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痛风,古已有之,虽论述较多,但病因病机理论认识尚未一致,在古代文献散在记载中,多将痛风归属于“痹证”、“历节风”、“白虎风”等外感病范畴,虽有记载但与今之痛风性关节炎又有区别。今所论者为代谢性疾病的痛风,笔者通过阅读古今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痛风实为内伤疾病。病因特禀体质、饮食不节、不良环境等原因诱发,病位根在脾肾,标在肢节经络,病机脾虚不运、肾失气化、精微代谢障碍郁久化热伤血而引起痛风发作1。本文通过对痛风病因病机理论的探讨,希望为痛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脾虚 精微物质 脾经郁热 痛风
  • 简介:摘要呃逆是脾胃病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是气逆上冲致患者喉中呃呃连声,频发而声短,且患者无法自行停止。顽固性呃逆,在中医学上谓为哕症,西医上将之命名为膈肌痉挛,顽同性呃逆的出现会对该类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不利影响,造成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沉重压力,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便,发作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患者的死亡。目前西医对该病证在临床上尚未能确定准确的病因,也未研制出特异性的治疗方式,故现多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本文就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机理做出论述。

  • 标签: 中医 顽固性呃逆 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疾控卫生机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方法:分层抽样法,将我区, 2015年、 2016年具有代表性的疾控卫生机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状况纳入到此次调查中,分析其实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分析 2016年、 2017年我省疾控卫生机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状况, 2017年高于 2016年,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疾控机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所提升。结论:现疾病卫生机构在学校传染病防治中虽有一定提升,但仍需持续完善,相关部门需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卫生部充分发挥监管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基础薄弱、规模较小、机构又不健全导致内部控制的客观环境和制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阻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和发挥。本文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的落实。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内部控制 现状及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对 201 6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6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大部分病人发病前多有先兆,原发病因为脑梗塞,与高血压、高血糖、抗凝、溶栓等药物的应用关系密切,多发生在发病后的 7~ 14d;本组 67例患者,全部经头颅 CT检查确诊,经治疗基本痊愈 36例,好转 24例,死亡 7例。结论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当病情加重时,及时检查 CT是必要的,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溶栓、抗凝等药物,有利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

  • 标签: [ ]出血性脑梗死 发病机理 头颅 CT
  • 简介:摘要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渐趋低龄化,尤其以白领阶层为主,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及工作环境有关,例如过度使用电脑、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等。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虽不是最严重的一种,却是发病机理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方法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结果由于椎动脉的特殊解剖结构,致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异常复杂,诸多疗法存在持续疗效不理想,远期疗效不稳定等现状,而且某些疗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现总结国内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结论综述如下。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机理 综述
  • 简介:摘要支气管炎是小儿呼吸道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比较高,各种病原体感染引发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存在季节性差异,天气比较干燥的秋冬季节是小儿支气管炎的高发期。小儿患支气管炎不仅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父母还需要做好护理工作,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并且要注意室内的清洁卫生,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要让宝宝吃刺激性的食物,治疗期间饮食尽量清淡,那么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诱发小儿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如何护理。

  • 标签: 小儿支气管炎 呼吸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急诊医疗中产生的纠纷问题,个人认为除了人为因素在内外,更多的是医院制度的问题。制度本身就是这个约束,如果人没有道德底线的约束,就需要用制度条条框框圈起来,特别是在医疗届。本文通过研究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减少此类纠纷的产生,为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医院大环境做出贡献。

  • 标签: 急诊 医疗纠纷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病患当中,对其采集血液的标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平均分成三份,放置的时间分别为3小时、6小时和24小时,对比三组血清在经过放置之后生化检验的结果。结果血液标本在放置24小时之后,其血糖的检测结果要明显低于放置3小时和6小时的检验结果,而在对氯含量的检查上,放置24小时的血液标本其氯的含量则要高于放置时间在3小时和6小时的血液样本。结论在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时,其结果会受到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的检验中,要对标本放置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把握和安排,遵循规范化的检验程序,降低检验当中的误差概率。

  • 标签: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注,防止出现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应用经典抗人球蛋白法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标本进行抗体鉴定,分析特异性。结果在患者血清中检出IgM合并IgG性质抗-E抗体,效价为IgM32、IgG128。结论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鉴定,首次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Rh抗原分型(CcEe)检测,对保证患者临床输血安全、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同种异体反应 抗体鉴定 Rh抗原分型 迟发性溶血型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变化、生存质量、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和疼痛评分。结果(1)对照组体重增加15例,稳定12例,降低3例;观察组体重增加18例,稳定9例,降低3例。两组患者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但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3)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更少,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P>0.05;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参苓白术散 肺癌骨转移 疗效 作用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中医肿瘤临床辨治体系。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中医肿瘤临床辨治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肿瘤临床辨治体系用于肺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毒病机理论 中医肿瘤临床辨治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研究中医骨折分期治疗对骨折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Pilon骨折术后患者,共计9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是研究纳入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行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常规治疗。研究组间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切口感染、骨折愈合不良)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较更高,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较均更少,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对Pilon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中医骨折分期治疗,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速度。

  • 标签: 中医分期 骨折愈合 临床影响 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检查的312例患者的尿液样本资料,分析具有较大误差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复检。结果3.92%送检过程、7.84%样本保存、17.65%尿液采集、23.53%临床用药、47.06%实验室影响均为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临床检验中需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进而提升临床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只有抓好各个检验环节才能有效降低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误差,提高尿检的精密和可靠程度,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检验 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哮喘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哮喘治疗法;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心理干预。在这之后,需对两组患儿最终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65.00%),因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复发率中,观察组患儿病症复发有9例,对照组则有32例。由此得出,观察组复发率是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在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上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值得我院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小儿哮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用“数字随机表分组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医治的7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5例/组。一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加用恩替卡韦(观察组)。比较各项临床指标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74.56±32.33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79.52±10.1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68.25±14.13U/L)都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38.56±4.48g/L)、ALT复常率(85.71%)、HBeAg转阴率(88.57%)、HBV-DNA转阴率(91.43%)以及总有效率(97.14%)都比对照组高(p值<0.05)。结论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产房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对于母乳喂养所存在的影响,以更好的提升护理效果。方法随机的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方案要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数量相同。根据要求,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多给予的产房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然后进行产妇的泌乳时间以及乳量、喂养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各个方面都要比对照组要强,泌乳量要多,且喂养率非常高,所取得的数据具备可比性。结论采用产房早期护理的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产妇进行乳汁的分泌,泌乳量比较大,可以满足婴儿的需要,喂养率也比较高,可以更好的促进产妇身体快速恢复、新生儿不会出现任何的病症问题。

  • 标签: 产房 早期护理干预 产后母乳喂养 产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产妇采用优质助产护理对其分娩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挑选于本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46例,由两种护理方法分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助产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程。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78.26%明显高于对照组26.09%,实验组产妇产后12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总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行优质助产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能有效缩短分娩产程,可推广应用在高龄产妇中。

  • 标签: 高龄产妇 优质助产护理 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