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面瘫患者应用心理危机干预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0例)和观察组(心理危机干预,3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37.15±3.76分以及SDS(41.57±3.52)分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SAS(48.43±4.93)分、SDS(51.94±3.9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面瘫患者,采用心理危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因不良情绪诱发的危机事件发生概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面瘫 心理危机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护理危机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情控制时间都大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小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的护理中,护理危机管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快速稳定患者的病情,还缩短了住院时间,并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危机管理 急诊外科 外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护理危机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情控制时间都大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小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的护理中,护理危机管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快速稳定患者的病情,还缩短了住院时间,并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关键词危机管理;急诊外科;外科护理;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撷取产妇198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数据对比显示为93.54%、6.46%,89.39%、10.6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在产妇分娩安全护理中应用,护理效果较好,不但能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率,还能控制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剖宫产率。

  • 标签: 危机式护理管理理论 产妇分娩 安全护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Meta分析结果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应用的四种常见方法,为今后开展类似药物经济学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Meta分析结果采用四种方法计算干预措施的有效率,并代入决策树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方法一以风险差为增量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cost-effectivenessratio,ICER)为2420元,概率敏感性分析中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的等概率点约为2600元;方法二以高质量文献中研究组的有效率为基准,根据风险比计算对照组有效率,ICER为2016元,概率敏感性分析中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的等概率点约为2000元;方法三以高质量文献中对照组有效率为基准,根据风险比计算研究组有效率,ICER为2420元,概率敏感性分析中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的等概率点约为2200元;方法四使用文献权重加权计算有效率,ICER为2420元,概率敏感性分析中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的等概率点约为2400元。结论四种方法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差异较小,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评价结果均较为稳健。但应用过程中,方法一缺少两组具体有效率,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时,低估了增量效果的变化范围;方法二和方法三在敏感性分析中可能会出现有效率大于1的情况,需要通过相关假设进行限定。综合比较,通过方法四计算效果值的缺陷较少,更推荐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使用。

  • 标签: META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 决策树模型 方法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颈部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并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89例患者。49例患者行微波消融(微波消融组),40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浓度。结果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外科手术组患者[(55.85±5.05)minvs(25.73±9.46)min,(25435.91±5763.35)元vs(11307.48±3884.62)元,(6.78±3.03)dvs(2.92±0.78)d],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85、-13.084、-7.747,P均<0.001)。2组患者均无重要并发症发生,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3/49)vs10.0%(4/40),χ^2=-0.452,P=0.779]。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较术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科手术组患者术后FT3、FT4浓度较术前有所降低[(4.5±0.50)pmol/Lvs(3.90±0.72)pmol/L,(13.94±2.41)pmol/Lvs(12.69±2.88)pmol/L],TSH浓度较术前有所升高[(3.66±6.29)mIU/Lvs(10.12±15.61)mIU/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01;t=2.808,P=0.008;t=-3.035,P=0.004)。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较手术切除创伤小、美观、经济,且疗效确切,为不愿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消融技术 普通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学。方法选取2016年至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NSCLC),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服用吉非替尼,每天250mg,B组服用厄洛替尼,每天150mg。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药物经济学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药物治疗费用和费用疗效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对NSCLC患者的治疗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吉非替尼比厄洛替尼花费更少,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