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创伤是继心脑血管病之后又一"社会发达病",是青壮年人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社会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创伤相关的预防控制网络和创伤医学救治体系,而我国的创伤学科尚未形成,创伤救治大多分散在医院的各专科之中,多发伤的救治明显滞后和不足。为普及多发伤基础理论与救治规范,本文就多发伤的诊治作了简要综述。

  • 标签: 创伤 多发伤 诊治 损害控制
  • 简介:患者,男,74岁。于2005—2—23凌晨3:00因车祸致头部及全身多处外伤,额面部活动性出血。当即昏迷约30分钟,意识清醒后感头部及四肢疼痛、活动受限。无恶心、呕吐.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急送当地医院,行头部伤口清创缝合,检查颅脑CT示:“颅骨骨折”;检查X片示:“全身多处骨折”。随即转送我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76/52mmHg。

  • 标签: 多发性创伤 多发性骨折 关节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儿童在ICU中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提高多发伤儿童康复或好转率提供依据,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方法对收治的135例多发伤儿童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儿致伤原因、创伤轻重度、护理措施等.结果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5例多发伤儿童,在经过有效的救治与护理后,除9例患儿家长签字放弃治疗,其他全部由ICU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结论多发伤患者病情紧急、危重、复杂,早期对多发伤患者伤情的判断、后期救治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护措施,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及康复率的关键.关键词多发伤;儿童;监护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患者予以初级创伤救治为原则的院前急救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9月-2021年10月我们急救中心救治的105例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患者,视为此次实验的探究对象,并依据盲选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初级创伤救治原则+院前急救方案)和对照组(n=53,常规院前急救方案),比较两组患者GCS评、Barthel评分以及急救时间。结果 依据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行急救护理后,研究组GCS评分(14.84±0.65)、Barthel评分(89.34±2.47)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 院前急救方案 应用
  • 简介:随着重工业、交通运输、建筑业的大规模发展和人口流动引发治安问题,使得因车祸、坠落伤、塌伤、械斗等所致的多发伤患者日益增多,其抢救难度大、死亡率高,已成为我国40岁以下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就我院急诊科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接诊的56例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作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多发伤 限制性液体复苏 损伤控制性手术
  • 简介:探讨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采用美容手术治疗的效果。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9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5例采取乳晕旁切口的美容手术治疗(美容组),84例采取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度。美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切口长度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4.71%),低于传统组8例(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美容组乳房视诊评分、乳房触诊评分、乳头水平高度差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采用美容手术治疗具有与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相当的临床效果,但术后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更好。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乳晕旁切口 麦默通旋切手术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脑血栓形成史2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间断给予降压、溶栓治疗.因睡眠中出现昏迷、抽搐、二便失禁,于翌日入院.体检:体温38.5℃,心率110/min,血压8/4kPa(60/30mmHg).深昏迷状,呼吸

  • 标签: 脑出血 多发性 脑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高血压 病例报告
  • 简介: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高速度的工农业生产、车辆剧增和高密度的高层建筑,严重多发伤的发病率13益增高,就125例腹部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1月~2008年10月.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25例腹部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男98例,女27例。年龄6~80岁,中位年龄23岁。其中〈18岁12例,18—40岁80例,41~60岁23例,〉60岁10例。

  • 标签: 腹部严重多发伤 救治体会 严重多发伤患者 第二人民医院 中位年龄 农业生产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为7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对其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1.5T磁共振对颅内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脑干诱发电位、脑脊液生化检查证实为MS的MRI影像资料。结果11例MRI表现为多种形式脑白质区多发结节状、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IWI上发现62个病灶呈稍长TI信号,17个病灶呈长T1信号;T2WI上发现31个病灶呈稍长T2信号,76个病灶呈长T2信号,其中45个病灶中心区信号较高(即“帽徽征”);FLAIR上发现124个病灶均为高信号。冠状位及矢状位发现73个病灶具有“直角脱髓鞘征”。8例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后,发现强化病灶53个,其中斑片状强化病灶24个,结节状强化病灶12个,环形强化病灶17个。结论MRI多方位、多参数成像能较准确地反映MS病灶特征,“直角脱髓鞘征”、“帽徽征”具有一定特异性,对诊断多发性硬化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多发骨折的临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多发骨折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对象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控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生活照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31.5±7.4)日,低于对照组(35.3±9.5)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多发骨折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老年人 多发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严重多发患者应用急诊急救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08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呼吸支持、急诊科以及心电图监测等常规方式进行急救,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急诊急救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患者生存率、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结论在治疗严重多发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性急诊急救方案结合常规急救措施,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有效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在临床上强化对于该急救方案的重视程度。

  • 标签: 严重多发伤患者 急救方案 治疗模式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