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娩孕妇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孕妇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30例接受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此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结果观察组孕妇出现产后出血时间概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孕妇进行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抑制产后出血的不良反应,极大程度降低并发症时间发生概率,保障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量失血患者中应用成分输血对DIC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大量失血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即冷沉淀、红细胞悬液及血浆等成分血的使用状况;所选取患者按照血浆/红细胞悬液比例差异,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比分析成分输血DIC发生的影响.结果当大量失血患者成分输血血浆/红细胞悬液比例,处于>12.0时,其相应红细胞悬液的用量状况,DIC的发生状况比血浆/红细胞悬液<12.0患者相比,明显性少于后者.结论针对大量失血患者,在具体抢救过程中对成分血合理搭配,能够有效实现对红细胞悬液的用量状况有效节约的目的,对DIC的发生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关键词大量失血患者;成分输血;DIC;影响AlargeamountofbloodlossinpatientswithcompositionbloodtransfusionapplicationeffectontheincidenceofDICXiao-feisun1,Ming-yueli2,Yongtian1,Xinli1,Lian-bozhang1,Jinding1Abstract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ofcomponentbloodtransfusioninpatientswithmassivebleedingeffectontheincidenceofDIC.Methodchoose68casesofmassivebleedingpatientstreatedinourhospital,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clinicaldata,namelythecoldplasmacompositionsuchasprecipitation,redbloodcellsuspensionandbloodusage;itisdividedintogroupAandgroupB,analysistheinfluenceofthecompositionbloodtransfusionincidenceofDIC.ReGsultswhenalargenumberofpatientswithlossofbloodcomponenttransfusionbloodplasma/proportionofredbloodcellsuspension,in>12.0,comparedtopatientswithsignificantlylessthanthelatter.Conclusionforpatientswithmassivebleeding,bloodintheingredientsintheprocessofspecificrescuereasonablecollocaKtieoynw,otrhdespurposeofsavingcaneffectivelyreducetheincidenceofDIChasimportantinfluenceonprognosisofpatients.Patientswithmassivebleeding;Componentbloodtransfusion;DIC;impact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58-01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中的应用。方法组织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调查现状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值,重点解析制定对策,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制定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结果选定紧张、空腹及紧张、空腹和疲劳的综合因素作为解决献血反应的主要解决方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献血反应发生从1.7%降低至0.7%;紧张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为153%,空腹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为79%,综合因素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为15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献血反应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献血反应 鱼骨图 柏拉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前后免疫接种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月以来在本社区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并统计2013年1~12月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和不良反应发生,与2012年1~12月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前的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和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2013年1~12月),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98.37%)和接种及时(97.00%)均较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2012年1~12月)(88.92%、84.32%)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4.82,P<0.05)。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2012年1~12月)统计的658名儿童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达0.91%;而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2013年1~12月)统计的722名儿童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为0.1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5)。结论通过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度,与儿童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履行告知义务,可让家长了解相关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接种和及时接种,另外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减少医疗纠纷提供了证据,起到了保护医务人员的作用。

  • 标签: 接种疫苗告知制度 免疫 接种率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出现湿疹样改变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4月就诊于空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41例,通过制订病例调查表记录患者信息和病情变化情况,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记录皮损图像信息,应用SPSS16.0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1例中,出现湿疹样改变122例,发生为50.6%;出现湿疹样改变与未出现湿疹样改变的患者在皮肤类型、瘙痒评分及疾病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家族史、病程及皮损形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自觉瘙痒感强烈、皮肤干燥或处于进展期时,皮损易出现湿疹样改变,在治疗早期应当重视口服止痒药物及外用保湿剂,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促进皮损消退。

  • 标签: 银屑病 湿疹样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过急诊护理服务的患者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满意度,进而降低护理纠纷,方便护理工作及治疗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维持医院和平环境,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科 护理纠纷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抑郁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45例MS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抑郁评定,以及对MS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45例MS患者18例(40.0%)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12例(26.7%),中度抑郁5例(11.1%),重度抑郁1例(2.2%);40例对照组中5例(12.5%)伴发抑郁,其中轻度4例(10%),中度抑郁1例(2.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58,11.045,4.89,P<0.01).MS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比较显示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F1)、入睡时间(F2)、睡眠干扰(F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与MS患者ADL评分,睡眠质量,左侧大脑半球病灶,性别相关,(P<0.01).结论MS患者有较高的抑郁发生,抑郁的程度与ADL评分,睡眠质量,幕上病灶数,性别相关.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抑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cidenceandrelatedfactorsofMultiplesclerosis(MS)patientswithdepression,.Methods45Multiplesclerosis(MS)p(atientsand40healthysubjectswereassessedwith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aswellasMSpatientswereassessedwith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scoreand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Scale(PSQI)score.ResultsOf45Multiplesclerosispatients,18cases(40.0%)wereComplicatedbydepresGsion.12cases(26.7%)milddepression,5cases(11.1%)moderatedepression,onecase(2.2%)severedepression.Of40casesinthecontrolgroup,5cases(12.5%)wereComplicatedbydepression.4cases(10%)milddepression,onecase(2.5%)moderatedepression.Thereweresignificantstatisticallydifferentbetweentwogroups(X2=21.458,11.045,4.89,P<0.01).DifferentenceofPSQIscores,subjectivesleepquality(F1),sleeptime(F2),sleepdisturbances(F5)betweendepressiongroupandnon-depressiongroup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MSpatientswithdepressionwererelatedwithADLscore,qualityofsleep,theleftcerGebralhemispherelesionsandgenderofpatients(P<0.01).ConclusionsMSpatientshaveahigherincidenceofdepression;MSpatientswithdepressionwerereGlatedwKietyhAwoDrLdsscores,qualityofsleep,numberoflesionsonthescreen,andgender.Multiplesclerosisdepression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score中图分类号R7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9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如何应用QCC手法有效的降低住院期间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我科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我科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原来的34.4%降低到10%.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加强护士的查对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住院产妇满意度,为住院产妇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关键词品管圈;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2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人性化护理对于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8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另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发生不良事件1例,发生为1.11%;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8例,发生8.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产妇对医护治疗的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不良事件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焦虑、抑郁、失眠症状发生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50例,患者入院之后,应用焦虑、抑郁等量表,对患者的情感障碍等症状进行评定.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的50例患者,接受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评分量表评定之后,其中焦虑患者30例,占总人数的60.00%,抑郁患者33例,占总人数的66.00%,失眠患者28例,占总人数的56.00%;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病程、临床类型等.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在长期疾病的困扰中很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症状,而影响这种症状的因素有很多,如患者年龄、病程、居住环境以及临床类型等,医护人员应该注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情绪障碍;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7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静滴缩宫素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自然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产后立即使用常规静滴缩宫素治疗2小时,同时进行严密的护理干预,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60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及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静滴缩宫素和严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产后出血

  • 标签: 产后静滴缩宫素 降低产后出血率 临床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QC小组活动对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成立手术室QC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患者年龄、手术类型、参观人数和是否在层流手术室密切相关(P<0.05).开展QC小组活动后,切口感染、护患纠纷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开展QC小组活动可降低对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而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切口感染 QC小组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异常、体质量指数(BMI)和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62例体检人群的资料,按照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的脂肪肝检出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检出191例脂肪肝,检出为25.06%;男性、女性检出分别为28.62%和20.98%,男女间脂肪肝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脂肪肝检出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不断上升,P<0.05。237例检出患有高脂血症的人中有103例检出脂肪肝,检出43.46%;而525例血脂正常者中,脂肪肝检出为16.76%,血脂异常者脂肪肝的检出显著升高,P<0.05。随着体质量指数的不断增加,检出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的血脂水平与体质量指数以及脂肪肝检出相关,血脂水平异常者以及体质量指数较大者的脂肪肝发生较高。

  • 标签: 高血脂 体质量指数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