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青年与老年胃癌临床病例特征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岁的青年患者30例,年龄≥60岁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特点和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青年胃癌患者与老年胃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主要为低分化或者未分化,以腺癌和鳞癌为主,浸润深度T0-T2占更大比例,淋巴结转移较老年组低。青年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为(6.3±1.2)个月,根据Logrank时序检验显示青年组生存预后较老年组显著更差(P<0.05)。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中主要为女性,起病具有隐匿性,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晚期,具有很高的恶性程度,因此针对青年胃癌需要早期诊断,尽早根治,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癌 青年人 老年人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冠心病是老年的常见病,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正在成为年轻的健康杀手。年轻对此要重视预防,切莫粗心大意。

  • 标签: 冠心病 年轻人
  • 简介:目的对比全机器人手术与机器辅助手术根治远端胃癌的近期疗效,评估全机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1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行全机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TRDG组),100例行机器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RADG组)。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手术相关指标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RADG组相比,TRDG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小(P<0.05)。结论全机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安全可行,且与机器辅助组相比,其对患者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显著。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老年安全用药的护理措施,同时阐明老年的用药特点、用药原则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提示临床要重视老年安全用药的护理及产生的不良反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老年安全、规范、合理地使用药物,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标签: 老年人 安全用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三高”饮食、运动减少、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不断增加,这些危险因素导致了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而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防治老年的血脂异常已成为社会和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血脂异常患者实施整体管理理念中,护理人员大有可为,任重道远。

  • 标签: 血脂异常 护理
  • 简介:摘 要: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正在不断增长,老年护理问题也摆在了社会服务面前,为了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笔者从分析当前老年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需求实际,提出了做好调查,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健全档案,提升护理服务针对性;完善保障,加强老年社区护理条件等三点对策。

  • 标签: 老年人 护理服务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话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关注老年人身体的同时不容忽视老年的心理健康,据有关资料表明,多数老年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因此做好老年的心理护理,让更多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个体化综合方案治疗老年压疮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应用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对99例老年Ⅳ期压疮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创床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O_2)等方法,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影响愈合主要危险因素有低蛋白血症、血细菌培养阳性、心肺功能障碍和周围血管血运障碍,且心肺功能障碍和周围血管血运障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rSO_2检测数据显著提升组的患者与其创面愈合率呈正相关。结论血细菌培养阳性、心肺功能障碍、周围血管血运障碍、低蛋白血症是导致治疗老年压疮失败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同时压疮创床rSO_2检测可作为临床疗效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压迫性溃疡 影响因素 负压治疗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老年各器官的功能在逐渐衰退,抵抗力下降,导致部分老年肺结核发病的症状不明显,缺乏典型症状;往往被认为是慢性肺部疾患所致;有的仅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等;有的则以神经精神紊乱为主要表现。护理老年肺结核病人锻炼和饮食是关键。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护理肺结核病的有效方法。应注意劳逸结合,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还要有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 标签: 老年人 肺结核 临床特征 护理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22例,第一组患者采取蛛网膜下麻醉的方式,第二组患者采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方式,第三组采取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之中,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复位时间也最短,且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用于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安全性更高,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药物误服及中毒的防范护理。方法抽选我所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例药物误服及中毒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误服药物均得到及时纠正,患者恐慌、焦虑程度有所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患者增加了使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达90%(9/10)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纠正老年误服药物及中毒的情况,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慌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增加患者用药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误服 药物中毒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与老年健康管理现状。方法选择近一年期间社区收治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开展电话和面对面访问的方式,最后做好社区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知晓率分析,其中健康知识的知晓率71.4%,疾病知识的掌握率68.6%,自身身体体质知晓率72.8%,整体知晓率比较低、对所有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身体指标评分分别是95.2±0.5分和93.6±0.8分,教育后效果明显。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对社区老年进行健康管理和分析后得知,提升老年的知晓率很重要,针对当前管理现状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具体整理工作,保证健康服务到位。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老年人 健康管理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在预防老年患者压疮中应用效果。方法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集体授课为主、个别讲解为辅的方式,集体教育以录像、专家讲课、集体讨论、患者家属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结果我们通过运用现代压疮护理观念与程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结论加强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能预防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压疮 护理
  • 简介:单县黄岗镇中心卫生院 山东菏泽 2743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老年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为合理规范使用各类药物来降低 ADR 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提取本院 2017年度上报的 204例老年患者因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老年患者在用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是皮肤及附件,比例高达 25.00%;及因使用抗菌类药物而引发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最多,比例高达 37.75%。结论 : 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 ,并重视用药后的检测 ,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用药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健康管理在病情控制、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作用。方法2016年间选择某社区经医院确诊为“高血压”且年龄≥65岁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2017年1月开始医院、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相结合,完善每位病例档案,对其均开展健康管理。管理前后评估患者健康保健及疾病知识认知度,检测血压情况,观察健康管理在老年高血压病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健康管理后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行为有了显著改善,可合理规划饮食、遵医给药、运动锻炼等(p<0.05);管理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亦较管理前更好(p<0.05)。结论高血压属典型慢性病,需长期控制病情,老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思想观念等相对滞后,对其实施健康管理有助于建立起系统健康行为,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进而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健康管理 老年人 高血压 慢性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构建一种实用稳定的CO2工气腹动物模型,模拟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环境。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幼兔(3周龄,体重0.8~1k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单纯腹腔麻醉;开腹组,麻醉后行开腹手术暴露腹腔;低压气腹组,腹腔气腹压力维持于6mmHg;高压气腹组:腹腔气腹压力维持于12mmHg。采用10%水合氯醛3ml/kg腹腔麻醉,追加采用4%水合氯醛1ml/kg。麻醉时间持续4h。气腹组采用精密电子压力计控制CO2输入的方法维持目标气腹压力。结果应用精密电子压力计可以维持理想的气腹压力。各组幼兔围手术期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内进食量恢复正常,术后7d切口拆线,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出血及死亡。结论采用幼兔作为动物模型、精密电子压力计维持CO2气腹压力的方法,可成功建立用于研究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CO2工气腹模型。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CO2气腹 幼兔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