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创伤 110例,起止时间是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 2个小组:对照组 55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 55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 2组的护理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 VTE和 DVT发生率分别为 3.6%、 1.8%,低于对照组的 16.4%、 12.7%;且 PT、 APTT、 TT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骨科老年创伤,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并减少 VTE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 VTE 预见性护理 凝血四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急诊严重创伤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在急诊科就诊的严重创伤 138例,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69例一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无缝隙护理,分析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 Barthel评分、 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满意度比参照组更高,生活质量评分, Barthel评分、 SF-36评分更由于参照组,康复效果好于参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护理质量更高,满意度更好,患者抢救成功率高,对医患关系有较好的影响,并且预后护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良好的生活质量,可以在急诊科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 临床护理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创患者在急诊临床护理中的方法及要点。方法:基线资料选取68例急诊严重创伤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对比患者护理效果,指标选取救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救治效果对比有差异(P<0.05),且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究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凝血功能在输血后 1d和 5d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 5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90例急性创伤作为研究主体,并根据 24h内输血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大量输血,对照组患者仅少量输血。观察组包含大量输血患者 51例,对照组少量输血 39例。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不同时间凝血四项功能和血小板计数水平。 结果:两组创伤患者输血前,其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输血1d后,较之输血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输血 5d后,较之输血前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较之输血后 1d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探究表明,急性创伤在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短期内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大量输血患者短期内的凝血状态进行监测,降低各种凝血功能障碍及纤溶亢进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稳定提升创伤大量输血方案实施的成功率。大量输血作为一种抢救性被动性支持治疗手段,存在多方面风险,但又必须实施,短期内的凝血功能障碍在有效的监控处置下,对病人的救治是有积极的支持意义,因此需要临床引起重视。

  • 标签: 急性创伤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救治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2 月 -2019年 12 月急诊严重创伤患者 20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 100 例分为观察组,另外 100 例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 采用常规急救 护理,观察组患者 在对照组患者 的常规急救 护理基础上进行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 。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急救 有效率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急救 成功率为 52 %,急救 有效率为 27 %,急救 失败率为 14 %,死亡率为 7 %,急救 总有效率为 79 %,对照组患者急救 成功率为 46 %,急救 有效率为 19 %,急救 失败率为 22 %,死亡率为 13 %,急救 总有效率为 65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 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急救 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救治 中正确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急救 有效率,为患者生命提供更大的保障,在医学临中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严重创伤 急诊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在急救抢救过程中的合适方法与抢救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选取的 53例需要进行急救抢救的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选取时间在 2019/4-2020/4,根据患者具体受伤情况按照边急救边诊治及优先处理致命伤并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方式对所有患者行对症处理。结果: 53例患者成功抢救人数有 50人,占比 94.34%;有 3例在去往医院途中因伤势过重导致抢救失败,占比 5.66%。结论:对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在急诊抢救过程中行科学有效的对症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骨折 多发性创伤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骨科临床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以创伤骨科患者为主,患者在2018年5月到2019年7月在本月创伤骨科接受相关治疗,共有106人,按照统计学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在治疗中采用常规负压引流,后者采用的是负压封闭引流,然后从引流管更换次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几方面来对比两种不同物流技术的效果。结果:在治疗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平均值分别为(4.53±1.06)次和(2.45±0.75)次,试验组引流管更换次数较少;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5.35±5.37)d和(30.15±4.79)d,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快;对照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5.75±4.76)d,试验组的住院平均时间为(17.75±3.63)d,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1.32%,共有6例,试验组感染发生率为3.77%,共有2例,试验组感染发生率更低。且上述各项观察指标所对应的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创伤骨科 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发生低钠血症的护理。方法 对我科 2019年 5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9 例脊髓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例均获得纠正,时间 5 ~ 7 天。 结论 对脊髓损伤合并低钠血症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护理, 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 ]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患者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感染,对感染因素分析,并且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随机抽选40例感染者编入感染组,随机抽选100例未感染者编入未感染组,分析两组治疗资料,获得感染因素。结果:两组资料对比中,骨科患者出现感染和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有关系,(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骨科产生感染因素多样化,需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

  • 标签: 感染 相关因素 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方式,对急诊骨科下肢创伤损伤控制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于 2017 年 1 月到 12 月,共收治骨科下肢创伤急诊患者 80 例,随后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于对照组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来说,采用常规急救方式。对于试验组来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联合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模式。 结果: 通过对比,试验组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相关评分优于对照组,休克人数较少( P < 0.05 )。 结论: 在现阶段采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方式能够减少休克人数,对于急诊创伤骨科手术患者具有一定效果。

  • 标签: 疼痛护理 急诊创伤骨科下肢损伤 疼痛程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接受手术的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无定论, Bedford 认为术后认知功能的障碍可能和麻醉方式有关。 老年人由于脊柱与关节的退行性变,接受骨科手术的概率增加。 因此,骨科手术的麻醉方式选择是否会对术后认知产生影响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探索骨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 标签: 麻醉,骨科手术,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颅脑外伤患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价值观察。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的 58例严重颅脑外伤患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 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对象,将其划分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当中。两组患者均采取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PCT、 CRP以及 WBC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 PCT、 CRP以及 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严重颅脑外伤患诊断中,通过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检测价值准确,能够为患者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早期诊断意义显著。

  • 标签: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 价值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快速康复理念对创伤性胫骨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 行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 的 84 例创伤性胫骨骨折患者 被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 42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理念,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快速康复理念进行联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 试验组开始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后 3d 疼痛 VAS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创伤性胫骨骨折的治疗中联合快速康复理念,不仅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还可以促使患者早期进行下床活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创伤性胫骨骨折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 。 方法 :选择 130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分组进行研究,为两组患者分别提供常规治疗与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结果差异 。 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了早期高压氧治疗方法之后, GCS 评分为( 13.05±0.65 )分、 ADL 评分为( 86.62±1.25 )分, 总有效率为 95.39 % ,各项结果优于同期对照组,而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治疗有效性显著提高,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 。

  • 标签: 早期高压氧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术后重症监护室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100例颅脑外伤患,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术后护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例,分别接受一般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和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疗效和 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颅脑外伤 术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改善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缺失率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骨科经手术治疗后的 14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成立品管圈小组,分为管理前组和管理后组,各组 74例患者。将两组术后目标达成率、改善率及功能锻炼缺失率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组的术后功能锻炼缺失率低于管理前组。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骨科术后患者中,有效的降低了功能锻炼缺失率,提升品管圈圈员素质 ,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患者 功能锻炼缺失率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老年患者使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观察该种护理对麻醉的影响和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我骨科在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治疗组使用心理护理方法。结果:(1)两组麻醉效果对照主要从VAS、OAA/S、Aldrete评分、心率进行对比,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骨科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