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增强 MRI T1 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息扫描序列( VIBE )与 TSE T1W 序列检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价值。方法 对 31 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 MR 增强检查,增强后先后使用轴位 TSE T1W 序列和轴位 VIBE 序列。比较 2 个序列显示转移瘤病灶的数目, SNR , CNR 和病灶边缘清晰度,运动伪影评分。结果 TSE 序列和 VIBE 序列扫描时间分别为 3min23s 和 16 秒。增强后 VIBE 序列显示病灶的数量与 TSE T1W 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 0.816 , P = 0.414 )。增强后 VIBE 序列的 SNR ( 432.54 ±271.60 ), CNR ( 233.27 ±197.65 )均低于 TSE T1W 序列的 SNR ( 674.32 ±375.79 ), CNR ( 312.38 ±207.4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4.366 ,- 2.660 , P <0.001,0.012) .TSE T1W序列显示病灶边缘较 VIBE 序列清晰( Z =- 4.082 , P <0.001 ),但运动伪影较 VIBE 序列明现( Z = 2.291.P = 0.022 )。结论 增强扫描 VIBE 序列扫描时间段,运动伪影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检出数目与 TSE T1W 序列相当,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检查中取代 TSE T1W 序列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盆腔淋巴结转移 Vibe TSE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探讨了DR投照技术的图像特征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100例。这100例患者均接受DR投照技术和X线投照进行诊断,之后观察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诊断结果,并探讨了两种诊断方式的三片率情况。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诊断后,这100例患者经过DR投照技术进行诊断的确诊概率为98.00%,这些患者经过X线投照诊断的确诊概率为74.00%,前者概率更高于后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三片率可知,经过DR投照技术进行诊断的甲片率(94.00%)明显高于X线投照诊断的甲片率(72.00%),经DR投照诊断的废片率(1.00%)明显低于X线投照诊断的废片率(8.00%),两种诊断技术的三片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工作中,采用DR投照技术进行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图像处理理想以及图像分辨率高等特征,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DR投照技术 图像特征 临床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局部红外线照射治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针灸进行治疗;试验组:在使用针灸治疗的同时结合局部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以14天为一疗程,在疗程结束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经14天(一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缓解情况,发现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局部红外线照射治肩颈腰腿痛对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缓解情况,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方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疼痛。

  • 标签: 针灸 红外线照射 颈肩腰腿痛 临床研究
  • 简介: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的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小方块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这些小方块反映相应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系数,叫做象素。象素大小由具体设备规定,如1×1mm或0.5×0.5mm。一个画面可为256^2、336^2、512^2个象素。象素越小,数目越多,则构成的图像越细致、

  • 标签: CT图像 CT值 象素 X线吸收系数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 T2WI-TSE和 HASTE序列在肾脏 MR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对 44例可疑肾脏肿瘤患者进行 MR检查,分别采用 T2WI-TSE和 HASTE序列扫描,比较两组图像的运动伪影,肿瘤边缘清晰度及肿瘤与肾脏解剖学结构关系显示清晰程度。结果:两组序列在现实显示肾肿瘤及肾脏解剖学结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49),但 HASTE的图像伪影少,明显优于 T2WI-TS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HASTE序列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 SAR值低,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在肾脏检查中的取代传统 T2WI-TSE序列具有可行性。

  • 标签: HASTE 肾肿瘤 TS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1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5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采用口服胆康胶囊治疗,后者则采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6.36%,对照组为80.00%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14.40±4.58)分、(14.35±4.41)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4.36±5.80)分、(7.85±7.36)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加快了患者的恢复,效果理想。

  • 标签: 远红外磁电脉冲 慢性胆囊炎 疗效
  • 简介:摘要:基于空间能谱体匹配框架SSCMF的CT图像重建方法具有其局限性。为保证充分利用图像的非局部相似性,通过张量分解探索能谱CT图像特征,采用非局部低秩体张量分解方法,利用张量分解挖掘出高低能量通道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据其构建三阶的低秩张量体,实现更加充分的编码非局部相似性,完成高质量的图像重建。通过数字仿真和能谱数据集的验证,结果表明非局部低秩体张量分解(NLCTF)能获得比其他方法更高质量的图像

  • 标签: X射线CT 图像重建 能谱 张量分解 低秩张量体
  • 简介:【摘要】目的 XGS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在腹部肿瘤放疗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接收的90例腹部肿瘤放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已应用XGS图像引导放疗技术的45例患者纳入A组,实施逆向调强放疗技术(IMRT)的45例患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不同放疗方式肿瘤及周围组织放射量,评价放疗效果。结果 A组适形指数(CI)指标值为(0.27±0.05)、均匀指数(HI)指标值为(1.00±0.10);靶向区域V5指标值(23.39±5.30)、Dmean指标值(7.63±1.22);周围组织V5指标值(2.81±0.57)、Dmean指标值(0.43±0.10)。B组适形指数(CI)指标值为(0.20±0.05)、均匀指数(HI)指标值为(1.53±0.15);靶向区域V5指标值(18.25±3.40)、Dmean指标值(8.50±1.76);周围组织V5指标值(3.55±1.00)、Dmean指标值(0.79±0.20)。B组组的HI和CI均优于 IMR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41、19.722,P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 腹部肿瘤 放疗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红外线照射治疗,研究组接受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2%比研究组95.6%低(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塌渍 红外线照射 膝骨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估分析。方法:本项研究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医院接受救治的42例肺栓塞病人作为研究主体,都实行多层螺旋CT检测。结果:MPR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7.27%,肺叶动脉显示率是33.86%,肺动脉显示率是40.14%,亚段动脉显示率是10.23%。MIP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5.00%,肺叶动脉显示率是33.70%,肺动脉显示率是39.30%,亚段动脉显示率是8.86%。VR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4.66%,肺叶动脉显示率是29.73%,肺动脉显示率是35.12%,亚段动脉显示率是5.66%。结论:对肺栓塞患者实行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利于主治医生详细知晓其病情症状。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估分析。方法:本项研究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医院接受救治的42例肺栓塞病人作为研究主体,都实行多层螺旋CT检测。结果:MPR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7.27%,肺叶动脉显示率是33.86%,肺动脉显示率是40.14%,亚段动脉显示率是10.23%。MIP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5.00%,肺叶动脉显示率是33.70%,肺动脉显示率是39.30%,亚段动脉显示率是8.86%。VR在主肺动脉干显示率是24.66%,肺叶动脉显示率是29.73%,肺动脉显示率是35.12%,亚段动脉显示率是5.66%。结论:对肺栓塞患者实行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利于主治医生详细知晓其病情症状。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对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开始对于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随机抽取2018年1-12月进行数字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另抽取2019年1-12月进行数字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6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图像达标率、摄片问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图像达标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7.78%,P<0.05。观察组摄片问题发生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5.56%,P<0.05。结论: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可以提升图像质量,减少摄片中存在的问题,检查质量更加理想。

  • 标签: 数字乳腺钼靶x线 摄影技术 范化操作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应,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高血压病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92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前组患者均接受安慰剂治疗,后组患者均接受安慰剂治疗联合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明显较好,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治疗,能够发挥良好的降压效果,患者的症状积分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 高血压病 疗效
  • 简介:介绍飞行中无意中遇到恶性劣天气可给通用航空飞行员造成毁灭性结果(NTSB国家运输安全理事会,2005;GohandWiegmann,2001)。写这份报告是为了决定天气显示图与教育培训范例是否可以改进飞行员与大雷雨保持距离的能力。Beringer与Ball(2004)发现使用天气图的飞行员可被分为两种使用者(战述的和战略的)。尝试使用信息并导航通过或非常接近危险天气的飞行员是战术性使用者。

  • 标签: 航空飞行员 决策能力 教育培训 天气 通用 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