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五种中药的颗粒剂与水煎剂对几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五种抑菌中药(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剂与水煎剂,采用血平板分离处理后获取五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通过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药物抑菌圈直径,并对比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情况。结果:本次所选5种中药药物水煎剂及颗粒剂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黄芩、连翘薄荷的水煎剂及颗粒剂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黄芩水煎剂颗粒剂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五种中药水煎剂颗粒剂对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次所选五种中药制剂均可抑制耐药菌株,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效果相近。

  • 标签: 耐药菌株 抑菌中药 颗粒剂 水煎剂 抑菌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降低血液病漏诊与误诊中的应用价值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 8 年 5 月至 201 9 年 5 月收治的 120 例白细胞计数> 25×109/L 或< 4.0×109/L 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中正常率为 14.17% ( 17/120 ),高于对照组的 7.50% ( 9/120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小细胞性贫血占据 20.83% ( 25/120 );大细胞性贫血占据 9.17% ( 11/120 );疟原虫占据 2.50% ( 3/120 );异常细胞占据 10.83% ( 13/120 );提示感染占据 26.67% ( 32/120 );异性淋巴细胞占据 22.50% ( 27/120 )。结论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疑似血液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漏诊与误诊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 形态学检验 血液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或者急诊中医生相关干预,对急性心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医院急诊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急诊管理,重点关注病情的评估、及时的转运、治疗方案的实施、合理的药学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纳入医护特色管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综合性、客观性、系统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适应能力、心理强度、心理耐受、心理自控、意识水平、社会交际、心理修复、逻辑思维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特色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对患者情志的把握正面的引导,更加有助于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实现,也间接提升了急诊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诊 医护相关干预 急性心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导管护理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0 月 本 内分泌科 接诊并在住院期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共计 40 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2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导管护理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留置导管时间。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专业的导管护理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尿路感染发生率更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临床适用导管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留置导管患者的身体恢复,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降低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护理 尿路感染 干预 效果 发生率 安全性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导管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为护理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全部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比较,观察组(2.22%,95.56%)优于对照组(13.33%,82.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针对性导管管理,对存在问题采用相应处理措施,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内科 重症患者 导管管理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腹膜透析(PD)患者导管感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40名为对照组(常规护理),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观察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导管的感染情况。结果:预防性护理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更好,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腹膜透析(PD) 导管感染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空气栓塞是一种罕见但可能致命的事件。它可能发生在各种程序手术中,但最常见的是作为中心导管插入的医源性并发症[1]。由于国内相关文献较少,本文就目前中央静脉导管防止空气栓塞的研究进展作一定的总结。

  • 标签: 中央静脉导管 静脉空气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变迁及耐药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对比其耐药性及变迁状况。结果:ICU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且其占比耐药性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在后续的ICU医院感染预防工作之中,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地结合病菌的耐药情况,进行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

  • 标签: ICU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环状RNAs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诊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A组;将本院同时期行常规体检的30例健康者纳入B组,两组均运用circRNAs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外周血环状RNAs的表达谱,对比其差异。结果:对比B组,A组共26种环状RNAs具有fold change,绝对值≥4,其中14种表达上调,12种表达下调。结论:外周血环状RNAs表达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存在明显异常,可作为临床诊治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外周血环状RNAs 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方法 对院内50例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并发症类型及预后进行统计。结果 本组50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中,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最高(26.00%),其次为意识障碍、粒细胞缺乏症(24.00%),少数患者发生右股动脉穿刺点血管夹层、抗凝与溶栓腹部渗血。13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经对症治疗后12例患者逐渐恢复,但1例患者基于发病急且病情严重而死亡;12例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12例意识障碍患者经治疗后均缓解;4例导管打结患者经处理后恢复;其他患者对症处理后均恢复。结论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以肝功能衰竭与意识障碍等为主,与用药合理性等因素相关,可通过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合理用药予以防控。

  • 标签: []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