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超出急诊介入时间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36例,予以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最后治疗后均进行超声检查,最后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理想,其心脏超声指标可以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西丸在寻常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5月起到2015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寻常痤疮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分析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西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丸治疗寻常痤疮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西黄丸 寻常痤疮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临床有效分娩方式,为日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分娩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所接收的52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以剖腹产分娩)和观察组26例(选择阴道分娩)两组,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探讨其适合的分娩方式。结果经研究分析得知,观察组产妇的产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产程时间短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产程,利于母婴健康,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分娩方式。

  • 标签: 疤痕子宫 分娩方式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研究苏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对比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的是本院2017年07月至2018年01月门诊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苏止咳胶囊组40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症状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经过临床用药对比,苏止咳胶囊具有良好的止咳、降低气道反应的作用。

  • 标签: 苏黄止咳胶囊 感冒咳嗽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并分别采用B超诊断和CT诊断方法,对两组诊断方法和手术病理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4.74%(36/38),B超诊断结果符合率为76.32%(29/38),两种诊断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在腹部创伤诊断中采用CT诊断方法,准确性较高,且操作方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部创伤 CT诊断 B超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与40例发热但无惊厥症状患儿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高热惊厥多发于5个月~5岁之间的婴幼儿,惊厥发生在发热后24h以内的患儿占90%,全部患儿体温均超过38℃。本研究中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结论小儿在高热时会引起抽搐,应加强临床观察,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降低该病发生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 高热 惊厥 临床观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茵栀颗粒治疗小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茵栀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下降值和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值和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茵栀颗粒治疗小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茵栀黄颗粒 小儿病理性黄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积极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95.0%)和护理总满意率(92.5%)均高于对照组(85.0%、77.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的1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管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疼痛管理后,两组患者术后72小时的镇痛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除中度疼痛外,观察组在无痛、轻度疼痛、重度疼痛、高痛疼痛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率为84.5%,对照组的疼痛率为96.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术后患者实施疼痛管理后,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力,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提升,实现优质护理目标。

  • 标签: 疼痛管理 手术室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7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我医院同期收治的47例非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后,对照组患者在存活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结论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可表明患者生命垂危甚至濒死,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加强对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重视,严格进行血清电解质检验,提升血清电解质危急值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参考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葵胶囊在慢性肾小球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慢性肾小球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传统疗法加葵胶囊口服,用药4~8周后可根据病情酌减每日用药剂量,总疗程4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葵胶囊可降低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蛋白尿,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 标签: 黄葵胶囊 慢性肾小球疾病
  • 简介:摘要祖国医学对喉科相关疾病的调摄有着较为丰富的记载,但近年来中医调摄在现代临床的应用逐渐萎缩,原因为中医调摄理论零散不成系统,且现代医学的强势介入导致中医调摄的临床地位降低。无锡氏喉科作为一个传承300多年的流派,一直坚持运用中医调摄的方法参与梅核气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黄氏喉科 中医调摄 梅核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100例,回顾性的分析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以此对发病人群在年龄、性别构成、症状和内镜表现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男性患者一般多于女性患者,且60岁以上患者多于其他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反酸、烧心、胸后骨不适、吞咽困难以及身形消瘦和呕血。结论老年人患反流性食管炎的几率比较高,男性比女性多,并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需要及时的治疗,可以通过内镜检查来确定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治愈疾病。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茵栀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茵栀子颗粒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d,7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黄疸,茵栀颗粒具有很高的疗效,显著降低了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缩短了黄疸消退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茵栀黄颗粒,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拙上加服三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好转7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三黄胶囊 痛风 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均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对所有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患儿腹泻频率、粪便性状评分均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家属病理、治疗、家庭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各方面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显著加强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家长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小儿腹泻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4~2015年医院并发症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成管理小组,共同探讨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编制风险等级量表。结果高风险1项为特殊患者,中风险3项分别为法律观念、病史采集不全、专科技术操作水平低,低风险5项分别为职业风险、缺编、应急能力不足、环境因素、不依从。结论需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培养,做好护理技术管理,控制护理技术、法律风险;做好护理流程管理,做好病史、护理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检查陪同等活力活动管理。

  • 标签: 眼科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茵栀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分析,将其平均分作A组和B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A组应用短时、多次蓝光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茵栀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茵栀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疗效确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茵栀黄 蓝光治疗 新生儿 黄疸
  • 简介:摘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保障人民群众享有价廉、安全、方便、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但是,就目前而言,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如法律法规不健全及体制不完善等。本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均等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