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舟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舟骨骨折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借助X线、CT、MRI等手段进行诊断,并实施保守疗法、克氏针交叉固定、游离植骨加克氏针固定等疗法,评定效果。结果临床随访半年得知,30例手术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折端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1±0.5)个月;从并发症上来看,4例患者负重疼痛,2例患者轻度痛,占总数的20.0%,术后半年均相继恢复原有工作。结论临床给予舟骨骨折患者CT、MRI诊断效果显著,可明确诊断早、晚期病症。此外,借助加压螺栓内固定疗法治疗早、晚期的舟骨骨折患者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腕舟骨骨折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管综合症切开松解术后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管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切开管松懈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2.86%,对照组满意率为71.43%,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管综合症切开松解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腕管综合症 切开松解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门诊输液室患者病种复杂,患者多、流动性大,做好门诊患者身份核查并使用带,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腕带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粘贴式带在ICU患者身份识别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ICU使用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粘贴式带粘贴于病员服的胸前,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定期观察两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带在实验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使用粘贴式带粘贴于病服胸前可减少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识别所需时间,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士核对的依从性,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患者 改良腕带 身份识别
  • 简介:(宜昌市优抚医院)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使用带识别标识对防范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将带识别标识落实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等治疗时,严格三查八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防范医疗安全。结果护理人员在为病人使用带过程后,大大减少了差错事故,包括用药、诊疗和处置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是执行《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精神病人使用带识别标识的落实对防范护理差错事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精神病人 腕带识别标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管理规定,为了更好加强对住院病人的管理,需要通过病人姓名与住院号来确认病人身份。而精神科住院病人,由于心理、行为异常等原因,更需要加强管理。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认为,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应用标识带,对于降低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均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从标识带管理佩戴、应用的意义等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 标签: 精神科 标识腕带 安全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管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之一。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文献,就管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流行病学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合并管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管综合征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将同期确诊为周围神经病变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感觉传导指标、运动传导指标检出情况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腕部正中感觉动作电位检出值与对照组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腕部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远端运动潜伏期以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指标检出值与对照组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生理检测是诊断糖尿病合并管综合征的有效技术,腕部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的减慢是糖尿病合并管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电生理改变,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电生理检测 糖尿病 腕管综合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运用品管圈提高患者带佩戴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4日-2016年11月20日期间运用品管圈管理之前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02月20日-2017年03月19日期间运用品管圈管理之后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带佩戴作用总知晓率(93.33%)与对照组住院患者(6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的带佩戴总依从率(93.33%)与对照组住院患者(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明显提高患者带佩戴的依从性。

  • 标签: 品管圈 腕带佩戴 依从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管综合征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轻中度管综合征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与肌腱滑行训练康复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oston管量表(BCTQ)评分变化。结果护理8周后观察组右患手与左患手BCTQ功能维度评分、症状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轻中度管综合征行神经与肌腱滑行训练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训练治疗效果。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腕管综合征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透桡动脉直接穿刺假性动脉瘤的预防。方法采用活动护对直穿部位进行保护,以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32例患者的穿刺部位用活动进行保护后,大大的减少了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对一些没有做动静脉内漏手术的病人,在桡动脉直接穿刺血透结束后,用活动护对直穿部位进行保护,以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直穿部位的动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钛板经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并治疗的70名掌关节钩骨体冠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全部钩骨体冠状面骨折患者均接收治疗,随访5~10月,全部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评价依据ATM系统评定方开展功能评价,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68.6%,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且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临床效果良好,且效果显著,固定十分牢固,可以实现早期的功能锻炼。

  • 标签: 微型钛板 钩骨体冠状面骨折 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臂掌侧手矫形器对于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4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除常规救治处理外,再在前臂掌侧手矫形器辅助作用下行使急性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对每位患者上肢、手指等部位进行简化Fugl-Meyer评分,综合评估前臂掌侧手矫形器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病人上肢、手指以及上身平衡简化Fu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在前臂掌侧手矫形器辅助作用下进行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肢体功能,有利于后期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 脑卒中 急性期 康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带正确使用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小组,确定“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新生儿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身份识别带正确使用率由76%提升到90%。结论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是各项诊疗护理工作重要的前提,开展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带正确使用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无陪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患方满意度。

  • 标签: 腕带 新生儿身份识别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舟状骨隐匿性骨折经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4例舟状骨隐匿性骨折患者分别接受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检查、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检查,记录其检查结果,将所得数据经SPSS软件给予相应检验后得出结论。结果44例舟状骨隐匿性骨折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完成率为100.00%,接受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检查对舟状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率高达97.73%,而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检出率仅为79.55%(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可显著提高舟状骨隐匿性骨折患者临床检出率。

  • 标签: 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 多层螺旋CT 多向调整 多平面重组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raden评估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方法选取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科治疗的患者共计300例,按照Braden评估进行评估分为高危观察组40例,高危对照组40例,中危观察组40例,中危对照组40例。结果实施根据Braden评分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以后,压疮率有效降低,满意度显著上升。结论根据Braden评估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Braden 评估表 压疮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跌倒坠床分析在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患者入院或转入24h及时对照评估进行评估及跟踪评估,根据结果采取不同的方法防范跌倒坠床的发生。结果大幅度减少了意外跌倒坠床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放化疗患者 跌倒坠床风险 评估表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5年8月收治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30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判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由术后半年的随访得知,骨折处均为一期甲级愈合,其中,优12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且术后随访得知,30例患者出院后活动度均明显改善,恢复基本的运动功能,仅少数患者借助拐杖行走。结论临床给予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用突出,可提高疾病效果,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颈新鲜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