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12月分娩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自然分娩106例,剖宫产14例;对照组自然分娩84例,剖宫产36例;两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老年肺炎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老年肺炎患者168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84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出院后1、3、6个月肺炎复发情况。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肺炎复发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肺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老年细菌性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 肺炎 复发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如何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法对93例烧伤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6例患者效果良好,满意度为92.5%,7例患者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结论烧伤科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固然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但只要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针对患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护理,护理风险可以降至最低。

  • 标签: 烧伤科 护理风险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士降低产后出血率的措施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建立孕检卡的孕妇48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对比,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产妇采用助产士进行一对一陪产,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剖腹产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不同助产方式下观察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产科中采用助产士的方式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助产士 产后出血率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水疗疗法对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按摩、针灸、蜡疗、痉挛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水疗。治疗三个疗程,采用修改的Asworth痉挛评价表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痉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两组在肌张力缓解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疗配合功能训练等方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可明显降低其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水疗 肌张力
  • 简介:摘要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尤其是重复人工流产严重影响着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其发生原因总体归结为未避孕或避孕失败。随着实践发展,法律及计划生育政策约束的逐渐减弱,避孕方式实行自我知情选择。PAC服务模式既尊重了患者的避孕知情选择,又能提高女性对人流危害及避孕知识的了解,增加自我避孕防范意识,提高正确避孕率,有效降低人工流产,避免重复流产。

  • 标签: 流产 关爱干预 重复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0例孕妇多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其中未参加优生检查的孕妇作为A组,参加孕前优生检查的孕妇作为B组,两组各500例,并将两组孕妇的出生缺陷率进行对比。结果B组孕妇的出生缺陷为2‰,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通过孕前优生检查,可及时对胎儿的异常情况进行预防,可通过及时预防或治疗降低缺陷发生率,以此促进优生优育。

  • 标签: 孕前优生 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耐量降低,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选50名于2016年—2017年内来我院就诊且确诊为糖耐量降低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5人,试验组25人,对照组老人给予安慰剂治疗,试验组老人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4人显效,1人有效,20人无效,总有效率20.0%;试验组8人显效,11人有效,6人无效,总有效率7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糖耐量降低,控制血糖水平,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糖耐量降低 阿卡波糖 疗效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助产技术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1月-2016年5月本院接收的80例产妇,都在知情下愿意配合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产妇采用传统助产技术,研究组40例产妇采用一对一助产,观察两组剖宫产情况,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2.5%,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0.0%,两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统计学意义显著,即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期间采取阴道助产技术可降低剖宫产率,效果确切,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剖宫产率 助产技术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产妇常规行围产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产后抑郁专项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23.81%)显著低于对照组(47.62%),组间差异P<0.05。结论围产期积极采用产后抑郁专项护理,可有效产后抑郁风险,有效维护了产妇心理健康。

  • 标签: 产后抑郁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人工流产的对象认识到人工流产的危害,掌握避孕的方法,降低重复流产率。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病例共100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对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是否及时坚持使用避孕方法以及半年内非意愿妊娠致重复流产情况。结果实验组半年内意外妊娠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意外妊娠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知识掌握率、及时坚持避孕方法使用率分别为100%、9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让妇女快速从人工流产术中恢复正常,及时落实适合的避孕措施,还可减少患者手术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流产重复率 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加强在降低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份2016年1月-12月我院加强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后的器械清洗质量资料为研究组,以2015年1月-12月供应室的选取80份器械清洗质量资料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清洗质量满意度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清洗质量满意度分别为72.5%,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7.5%,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医院感染率为12.5%,研究组没有医院感染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器械清洗质量的满意度,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供应室 医院感染 质量管理 器械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样本160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抽取的门诊西药房处方样本800份划入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抽取的门诊西药房处方样本800份划入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和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样本的处方调配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多处方同时配药8例,药品数量错误6例,漏配4例,品项错2例,差错率2.5%;对照组多处方同时配药8例,药品数量错误8例,漏配10例,品项错16例,差错率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进一步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 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研究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全体圈员按品管圈程序开展活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65.25%降至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健康宣教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方法选择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发生。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为45%,研究组产妇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下降至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的健康宣教,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发生率。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规范化健康宣教 降低产后乳房胀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约束肢体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约束肢体肿胀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肢体约束肿胀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8.8%降低至实施后的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有效降低了约束肢体肿胀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约束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通过加强随访管理的方式,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随访管理,并对比三个月后的血糖、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则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观察组为(28.5±2.4)分;对照组为(22.3±1.9)分,且患者能够做到良好的自我管理控制。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意识,降低血糖、血脂,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随访管理 2型糖尿病 血脂 血糖 自我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体温单缺陷率。方法对2016年2月在架病历体温单进行调查,利用头脑风暴、鱼骨图分析原因,提出并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2016年6月对在架病历体温单进行调查得出本科室体温单缺陷率降低,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活动前的51%下降到15%,目标达成率为92.3%,进步率为70.6%。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体温单缺陷率中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体温单 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年我院接收的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1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价值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妇科护理用药错误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妇科的住院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用药错误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用药错误率为7.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5.00%(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用药错误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妇科护理 用药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