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结核病防治现状以及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经验总结及文献资料查询方式了解现阶段我国结核病的防治状况、在预防方面存在的挑战因素以及有效的防控策略。结果我国目前结核病防治效果基本满意,患病比例呈下滑状态;在防治影响因素上会受到人口流动以及疾病耐药性、疫苗研发的影响,影响到结核病的宣传以及治疗效果;在防控策略上,应建立合理的体系,强调医疗机构作用并加强针对性宣传。结论结核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需要疾控中心不断完善宣传与控制模式,提升防控有效性。

  • 标签: 结核病 影响因素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此次研究是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抽取某医学的200名大学生当分析的对象,统一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总结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情况、预防结核病行为和对结核病的态度。结果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概率是57.19%。本次研究中愿意把所掌握的正确知识传授给别人、希望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如果自身得结核病会告诉周围的人、不随地吐痰、对待结核病患者同普通人一致、身边有结核病患者时自己主动检查、愿意从事结核病相关防治工作、愿意接受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概率分别是99.0%、98.50%、61.0%、97.0%、56.50%、81.50%、56.0%、96.50%。结论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概率比较低,应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 标签: 医学院 大学生 结核病防治知识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镶黄旗5年来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评价实施效果。方法对镶黄旗2005~2010年结核病季报、年报和相关工作报表进行分析。结果至2010年底,全旗为DOTS覆盖率达100%,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率达51.6/10万,结核病患病率132.3/10万。结论镶黄旗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促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进一步扩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以预防为主,对于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全方位配合治疗。结果与结论需要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结核病的预防工作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降低患病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病防治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领域,要求健全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机制,全面深化防治工作改革发展。本文立足结核病流行现状,分析了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优化防治工作环境、健全防治工作机制,、创新防治工作方式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当前强化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对策。

  • 标签: 结核病 防治工作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饮食干预治疗在糖尿病防治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3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及饮食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有所下降,但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饮食干预治疗的对照组较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饮食干预治疗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干预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高、感染率高、有强烈的传染性,死亡率高等特点。而且结核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导致呼吸道发生感染。尤其在我国,肺结核的患病人群较多,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是需要重点防护的一种传染病,为了有效的避免及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此次研究就我国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实施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日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医防合作策略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体质因素是会影响生物特性的,所以在进行疾病防治的时候重视体质之间的差异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近年来老年人口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所以对其老年病的防治已经是整个社会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对此本文将会从中医的体制学出发,探讨目前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以使其能够给老年病的防治带来一定的解决措施。

  • 标签: 中医体质学说 老年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在性病、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县疾控中心选取县人民医院性病、艾滋病患者52例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在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随机分组,研究组(26例)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知识教育,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生存质量情况的对比上,研究组的数据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在性病、艾滋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在今后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性病 艾滋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防治中饮食疗法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5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取常规的西医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在西医临床治疗基础上,结合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对患者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饮食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疗法 应用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社区全科医疗中防治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个人的基本情况和病情变化做密切观察并记录,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预防知识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结果实施防治计划和措施后,患者在心态、日常饮食禁忌、疾病健康知识方面大为改观,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慢性病实施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对减少其发病率、稳定病情防止疾病蔓延意义重大。

  • 标签: 社区全科慢性病防治 防治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防治中应用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自愿接受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的志愿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前与宣教后均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记录他们在艾滋病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晓率,并用统计学分析处理健康宣教前与宣教后的知晓率。结果100名志愿者经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后在艾滋病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宣教前(P<0.05)。结论健康宣教应用在艾滋病防治中可以明显提高艾滋病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知识知晓率,从而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与控制,避免发生艾滋病。

  • 标签: 艾滋病 防治 健康宣教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FSW)的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防治知识、防护行为、接受预防干预措施的情况及相互影响,为制定预防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娱乐场所高、低档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采取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况调查,统计年龄、文化构成、防艾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文化程度、防治知识、保护行为与干预措施的相互影响。结果(1)大众化的艾滋病防治常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相对专业的防治知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无关;(2)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可促进FSW最近一月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50%提高到64.2%,但对FSW最近一次性交易使用安全套没有促进作用;(3)预防干预措施对FSW艾滋病防治知识有明显提高,措施越多,知晓率越高。结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可以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发生,促进FSW坚持使用安全套,从而遏制艾滋病扩散。建议应倡导“重在预防”观念,联防联控,关口前移。应有针对性地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应多管齐下,健康教育应从早、从学校至少中学阶段抓起。

  • 标签: 艾滋病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现场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阐述大蒜素在不同疾病的使用中,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对大蒜素的不同成分在抗肿瘤和对糖尿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做出如下综述。但是对其所有成分和确切机制还不是完全了解。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阐明大蒜素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它治疗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大蒜素 心血管疾病 肿瘤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的运作与管理。方法自2001-2010年建立市、镇(乡)、村三级医疗网,将区县医院纳入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形成定点医院诊断治疗、疾控中心监督管理的新型医防合作新模式,配合定点医院经济补偿、培训和督导、信息系统、宣传教育等措施。统计2001-2010年期间结核病初诊患者就诊情况、涂阳患者检出情况、转诊情况、追踪情况、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01-2010年9月共接待初诊患者8327例,就诊5193例,转诊2892例。门诊共查痰24981片数,涂阳患者1461例;追踪1165例病人,追踪到位943例,追踪到位率80.94%,结防门诊计划完成数为2336例,实际完成数为2834例,完成率为121.3%。新涂阳病人发现297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85.68%。涂阳病人治愈率96.36%,初治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98.19%、总体治疗成功率97.26%,丢失率1.67%、失败率0.68%。结论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应将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转移至县区医院,建立三级医疗网络,同时做好信息系统建设、人才培训、宣传教育、政府领导及支持等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可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增强结核病防治

  • 标签: 结核病 医防合作新模式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慢性病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数种疾病、需长期服药,且其预后与药物治疗关系密切,慢性病工作中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应是充分满足慢性病患者对于用药信息的要求,关心、帮助、解决慢性病病人的用药问题。通过药师的作用来提高慢性病病人对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具体药品的理解,使慢性病人熟悉用药技巧和应注意的事项,了解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预防或避免不良反应与不必要的危险,从而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病 药学服务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岳池县花园镇经济条件相同、人员结构相当、空间距离相隔较远的花朝门、马家井村两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观察组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加强宣传力度,观察时间为2013年9月—2016年9月,观察期3年。期满后分别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所在村选择14~55岁各200位村民开展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两组对象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和行为改变情况,并对两个村的3岁以上居民进行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调查(对照组703例,观察组709例),评估两组居民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情况及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村民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00%(190/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0%(146/200);观察组村民寄生虫病防治行为形成率为94.50%(18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50%(143/200);观察组肠道寄生虫病总体感染率为11.85%(84/7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125/703),两组比较,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能够提高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改变,有效地预防肠道寄生虫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肠道寄生虫病 防治效果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布氏菌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82例布氏菌患者,根据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布氏菌病的发生率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布氏菌病的发病率为4.88%与对照组的26.83%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好,两组数据统计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布氏杆菌病的预防要人们从思想上重视,实行健康教育后人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布氏杆菌的发生原因,因此可以积极预防,有效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布氏菌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单位登记的结核病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治护理程序,观察组在常规防治护理程序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核病防治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结核病防治 常规护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