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华法林在预防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常规强度华法林1组、低强度华法林2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华法林1次,华法林1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为2.2~3.0,2组INR为1.5~2.1,对照组每日给予阿司匹林100mg。各组均随访2年。观察各组全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1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及2组及对照组(P<0.05),各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强度的华法林能有效减少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性卒中事件发生,且相对安全。

  • 标签: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 脑栓塞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脑梗塞患者围手术期栓和凝治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病历,分析1例脑梗塞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的治疗方案,探讨围手术期如何进行栓和凝治疗。结果根据患者使用栓药物的出血风险为“低度出血”和停药所致的血栓栓塞风险为“较高风险”,权衡利大于弊,应继续使用栓药抗血栓治疗。根据“接受凝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类别”进行分类,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较低,可不予临时替代性的凝方法进行治疗。结论围手术期栓和凝治疗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体现个体化治疗,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脑梗塞 围手术期 抗栓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环瓜氨酸肽(CCP)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方法试剂供应商分别是,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评价方法的指标为精密度、线性范围,相关性及偏倚

  • 标签: 抗CCP抗体 线性实验 精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粘接系统下3种衬洞材料的剪切强度。方法选用新鲜的离体磨牙50颗,分成5组暴露牙本质面。1组和2组选用自酸蚀粘接剂Kerr(OptibondVersa),3组和4组选用全酸蚀粘结剂3M(ESPEAdperTMSingleBond2),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使用后,1组和3组充填SDR,2组和4组充填美丽牙医流动树脂,5组直接充填FujiⅨ玻璃离子水门汀,制备成3mm×3mm的圆柱形试件粘接于牙本质面。所有的样本用DZS-Ⅲ硬脆材料性能检测仪测试其剪切强度,用SPSS13.0对剪切强度测试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组剪切强度最高,第5组剪切强度最低,与其他组剪切强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组间两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强度无明显不同。结论SDR配合使用kerr自酸蚀粘接剂具有较高的剪切粘接强度,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剪切强度 衬洞材料 粘接 继发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能量、治疗时间、肌瘤消融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能量、治疗时间、肌瘤消融率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无水乙醇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及其临床用药相关研究,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具感冒药物处方的感冒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感冒药物成分进行药理分析以及对临床用药情况展开探讨。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常用感冒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囊括“收缩热管、解热镇痛、抗病毒、镇咳祛痰、组胺、中枢兴奋”等6大类。在这370例处方中经过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50张(13.5%),药物成分重复处方38张(10.27%),药物使用不对症处方8张(2.16%),其中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临床感冒药物成分很复杂,增强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用药分析,对于改善感冒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感冒 临床用药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坤舒康颗粒对小鼠的镇痛、炎作用。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乙酰氨基酚组、坤舒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坤舒康颗粒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坤舒康颗粒的炎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及中剂量坤舒康颗粒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坤舒康颗粒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P<0.01)。结论坤舒康颗粒有较好的镇痛及炎作用。

  • 标签: 坤舒康颗粒 镇痛 抗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方法此次调查对象随机选自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感冒患者300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处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针对患者的一般病情、处方中用药情况等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处方信息、不良反应及药理成份分布。结果在3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占12.50%,药物成分重复处方占10.00%,药物使用不对症占1.67%;出现不良反应为9.67%,其中胃部不适者51.72%,过敏者35.58%,血压升高或心跳加快者27.59%,恶心呕吐者31.03%;300张处方中涉及的感冒药物包括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咖酚伪麻片、复方氨酚伪麻片、氨咖黄敏溶液等。结论感冒药引起不良反应可涉及各个器官系统,使用感冒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的滥用,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感冒药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以及日常合理应用的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感冒门诊接诊的752例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开具的752张处方进行分析,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752张处方的合理性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62张,占全部处方的8.3%,其中不规范处方38张(5.0%),不适宜处方15张(2.1%),超常处方9张(1.2%);且通过随访发现,不合理用药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31例,发生率为50%。在不合理用药的处方中,单一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结论临床上对于感冒患者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特征进行诊断以及用药,对不同特诊的感冒类型进行特殊用药,不能盲目的使用联合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感冒药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抗压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发展历程,探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目前临床上针对高血压治疗的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其中联合用药存在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致力于高血压治疗药物的研究上,分析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价值,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于高血压药物以及联合用药在临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 标签: 临床现状 抗高血压药物 联合用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在乙肝后肝纤维化中的疗效。方法方案设计要求从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且不论是有创的病理还是无创的(血清标记、评分与数学模型、放射影像(CT、MRI、B超、Fibroscan))至少有一项确诊为肝纤维化的的患者中,随机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对照组46例只抗病毒用恩替卡韦;观察组46例在服用恩替卡韦的基础上加服安络化纤丸。观察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均值(病理学、肝功能生化学、病毒学、血清标记、放射影像学)。结果12个月后两组患者PCRHBVDNA的阴转率均为1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肝生化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不论是临床表现、肝功能生化、病理学(部分缺失)、血清标记(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放射影像学(Fibroscan、、B超、CT、MRI)等多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影像学(Fibroscan、或是B超、CT、MRI)、血清学(病理学缺失较多)分层分析比较提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组的肝纤维化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

  • 标签: 中医药 抗肝纤维化 安络化纤丸 联合 恩替卡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时使用解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解痉凝治疗,将两组24小时尿蛋白、平均动脉压、新生儿窒息率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24小时尿蛋白、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新生儿窒息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解痉凝治疗能够使新生儿预后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发型子痫前期 解痉抗凝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临床合理使用高血压药物的影响及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常规组和指导组,每组3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和基本用药指导,指导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用药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20/30),明显低于指导组总有效率8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系统的用药指导,能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提高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压控制 用药指导 高血压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除了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外,还要给予患者痨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抗痨合剂 结核病 门诊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栓降脂胶囊辅助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5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和胞磷胆碱钠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中药剂型栓降脂胶囊。治疗前和治疗后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28天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和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应用栓降脂胶囊辅助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 标签: 抗栓降脂胶囊 脑梗死 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感染的艾滋病患者24例,临床针对艾滋病的征兆及临床表现采取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结果24例艾滋病患者经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出现的发热、腹泻、皮肤疾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等症状均有所缓解,细胞比例倒置现象明显恢复,瓶小板恢复正常。结论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其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局部枸橼酸凝在改良床旁血液滤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床旁血液滤过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为研究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凝,B组为对照组采用体外甘肃抗凝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各项指标浓度比较结果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床旁血液滤过中应用体外局部枸橼酸凝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枸橼酸抗凝 血液滤过 体外 床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药物甲疏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片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对肝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在某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在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中,使用丙硫氧嘧啶片进行治疗;在实验组患者中,使用甲疏咪唑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30.0%)明显高于实验组发生率(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时间大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疏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片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均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损伤,其中使用甲疏咪唑治疗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时间较早,而丙硫氧嘧啶片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与甲疏咪唑相比可能会较大。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甲疏咪唑 丙硫氧嘧啶片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无偿献血者4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这4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HIV检测,分别采取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并和确证HIV的确证金标准免疫印迹法做比较,对比3种检测方法在HI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HIV的假阳性率为0.0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HIV的假阳性率为1.00%,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的假阳性率为1.50%。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HIV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HIV假阳性率(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3种检测方法在HIV检测中应用,其中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意义重大,可推广。

  • 标签: 金免疫层析试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抗HIV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骨质增生症患者166例,随机分为服用骨增生片的对照组患者83例,服用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83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一般51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8%;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一般47例,无效2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9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两组患者连续服用药物3~6个月后,并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预后效果良好。结论使用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能够提高骨质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抗骨增生片 骨肽片 骨质增生症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