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联合化学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共40例,经简单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DCF”方案静脉化疗+局部。对照组单纯给予“DCF”方案静脉化疗。结果两组在近期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采用局部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局部热疗 中晚期胃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联合化疗应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各有4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均明显更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24±6.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2±6.03)分(P<0.05)。结论给予晚期胃癌患者和化疗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晚期胃癌 热疗 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联合顺铂(DDP)胸腔内灌注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恶性胸水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执行单用DDP胸腔内注入,实验组24例则执行联合顺铂(DDP)注入,总结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21)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83%(5)与对照组25.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癌性胸水中,以联合顺铂方案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升胸水的控制效果,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热疗 顺铂 胸腔内灌注 癌性胸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胸腔注射香菇多糖对肺癌癌性胸水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4年1月—2015年2月90例肺癌癌性胸水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疗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联合胸腔注射香菇多糖治疗。比较两组肺癌癌性胸水治疗效果;胸水减少50%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肺癌癌性胸水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水减少50%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以及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胸腔注射香菇多糖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胸水和改善免疫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热疗 胸腔注射香菇多糖 肺癌癌性胸水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电场在预防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化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膀胱癌术后行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化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前6周,每周一次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每次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行体外电场。比较两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电场可有效降低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后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提高了膀胱癌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电场热疗 吡柔比星 早期灌注 化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的26例成熟期内瘘作为对照组,2014年使用非康谱联合喜妥软膏进行远红外线照射26例,从首次穿次的血流量达标率、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观察,结果首次穿次的血流量达标率100%,穿刺成功率96.15%,血肿发生率3.85%。结论非康谱联合喜妥软膏对血液透析患者成熟期动静脉内瘘进行远红外线照射,能够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

  • 标签: 非热康谱 喜疗妥软膏 血液透析患者 成熟期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检验的3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道感染10例,消化道感染4例,血液系统感染2例,对其采集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成功分离真菌菌株72株,其中白色酵母菌3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克柔念珠菌5株。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侵犯的主要是内脏和皮下组织,会引发患者全身性感染的真菌,多数的深部真菌可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及坏死等病变。

  • 标签: 深部真菌 感染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15例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术前护理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5例帕金森病患者均接受丘脑底核电极植入手术,植入电极数目均为30,术后仅有1例发生单纯颅内积气,术后无颅内血肿、皮肤损伤、排异反应和导线外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DBS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术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108例舒缓护病人的诊治过程,分析相关数据及存在问题,促进舒缓护发展,更好的为舒缓病人服务。方法我们对2017年6至2018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108例晚期患者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生存期的评估以及症状治疗效果等的分析。结果终末期患者经过舒缓护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疼痛均能得到满意控制,但存在7.4%舒缓护病人退出治疗。病人家属满意度调查90.0%,明显减少医疗资源消耗。结论108例患者在进入舒缓护后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34.3%舒缓护患者未得到最大限度的舒缓治疗收益。疼痛的治疗上本社区已基本能消除,但对于其他症状尚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技术支持。早期的转诊介入舒缓护、减少舒缓护退出率等舒缓护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医护工作者进一步去努力。

  • 标签: 转诊 舒缓疗护 舒缓疗护退出率
  • 简介:摘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定义当中,安宁护是一种改善不可治愈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干预方案,安宁护可以利用临床现有护理干预方式等,通过早期识别以及科学评估等方式预防并且减轻生命终末期阶段患者身体、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痛苦。在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系当中,安宁护主要包括有舒缓医疗、临终关怀以及姑息治疗等,主要就是在患者病情终末阶段或者临终前对其提供多方面的照顾以及人文关怀等服务,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护理人员当中,对安宁护知识的掌握较为关键,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综述分析。

  • 标签: 安宁疗护 影响因素 知识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临终病人中实施安宁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老年临终末期病人4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参照组病人给予临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临终安宁护,对比2组病人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病人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家属总满意度90%高于参照组6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老年临终病人实施安宁护,不断加强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相关技能,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使病人能够舒适、安宁的度过生命最后时光。

  • 标签: 临终病人 老年 安宁疗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氧气吸入治疗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做好氧护理,减少氧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12例氧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基础护理经验。结果2例无效吸氧因吸氧流量未能达到患者病情要求,3例气道黏膜干燥是因氧流量过大导致的,1例新生儿腹胀因氧气管误入食管造成的,4例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患者因湿化不足,导致鼻出血,2例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了气道导致肺不张。结论氧气吸入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由于供氧装置问题、医务人员的操作及患者自身原因,可出现无效吸氧、氧中毒、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及肺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临床氧护理时,需针对氧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加强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以保障患者机体的正常功能。

  • 标签: 氧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氧用品300份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份,对照组氧用品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观察组由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对比两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前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清洗后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氧用品进行集中统一消毒清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降低致病菌的检出率,提高消毒合格率,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疗用品 集中消毒 分散消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用阅读疗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研究出对症的有效书方。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等5个量表,对选定的120名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测评结果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选择对症书方,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阅读疗法实验。两个月后,以上5个量表再测,对比分析测试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确定阅读疗法效果。结果显示存在自卑、孤独和交际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通过阅读疗法,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阅读疗法 对症书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小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25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将其分为观察组(静小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静脉输液,观察组在实施静脉滴液过程中采用静小组。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实施静脉输液时成立静小组,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 标签: 静疗小组 临床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刀配合深部透热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针刀配合深部透热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3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刀配合深部透热;对照组单独针刀治疗。每组各216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1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达98.1%。对照组21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7.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深部透热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针刀 深部透热 颈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本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方式行心脏手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最终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0.8%,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为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深部胸骨切口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明显降低感染发生,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心脏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是成立静小组对静脉治疗的作用。方法将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常规培训管理模式下于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50例患者及2例护士纳为对照组,将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静小组成立的培训管理模式下于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50例患者及2例护士纳为研究组。将两组在治疗期间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护患纠纷的概率为28%,显著高于研究组的6%(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对于参与静脉治疗的护士人员的培训管理来说,成立静脉小组的方法比常规方法更为有效,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而且对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也有着更加显著的积极意义,因此,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意义。

  • 标签: 科室 静疗小组 静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宁护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8年10月本院16例行安宁护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16例行常规护理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中应用安宁护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晚期 癌症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