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理解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变化要点,规范院前急救中针对海水淹溺患者医护心肺复苏流程,强调医护默契配合,使淹溺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方法结合院前抢救医护人员少,携带仪器有限等情况,制定心肺复苏流程,医护配合演练,达到熟练掌握,准确实施的目的。结论医护熟练配合,抢救工作有序开展,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海水淹溺 心肺复苏流程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但疾病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威胁着我们的生命,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在这些数据中无情的流感带给我们多么大的伤害,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就可以找到对抗方法,就可以减少死亡的发生。

  • 标签: 识别流感 重在预防 减轻伤害
  • 简介:摘要目前关于患者戒烟的临床实践指南趋于完善,而全科医生必须首先确定患者是否使用烟草。本研究将检测(1)全科医生检测吸烟状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2)与检测烟草使用情况有关的全科医生和患者的特征。最终帮助全科医生识别患者的吸烟状况,从而在预防性保健方面或在提供戒烟建议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全科医生 吸烟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急救患者护理过程中关于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本院急诊所收治的所有急救患者中选取其中的4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这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识别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院前急救依从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精神,从而提高第护理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急诊急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让人们对消化道出血有所认识,有所警惕,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很快康复出院。方法回顾分析消化急诊科实习以来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活率,并避免了再出血的发生。结论家属送往及时,医生护士很快救治,护士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且及时报告医生使医生作相应的处理,加上护士住院期间认真细致的护理,使病人住院及时,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识别出血 抢救生命
  • 简介:深度辅导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型的教育和引导方式,更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举措。但是,有些大学生对于深度辅导的意义认识还不充分,理解还不到位,他们在深度辅导过程中往往采取回避或防御的态度,掩饰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 标签: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防御 识别 大学生 引导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8螺旋CT检查以及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疑患有输尿管结石的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用128的螺旋CT为这些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在128例患者中一共诊断出116例患者患有输尿管结石,诊断的准确率是100%。结论在临床中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检查时,予以128螺旋CT的方法,确诊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输尿管结石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采用单层缝合子宫浆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1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分别连续缝合子宫肌和浆膜,观察组采用单层缝合子宫浆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对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尿潴留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子宫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中采用单层缝合子宫浆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分别连续缝合子宫肌和浆膜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单层缝合 子宫浆肌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粘贴式腕带在ICU患者身份识别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ICU使用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员服的胸前,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腕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定期观察两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腕带在实验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腕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使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服胸前可减少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识别所需时间,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士核对的依从性,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患者 改良腕带 身份识别
  • 简介:(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放射科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关怀对提高CT检查患儿心理行为的效果。方法240名行CT检查的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对观察组120名接受CT检查的患儿实施护理关怀,与对照组120名进行常规护理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行为作比较,探讨护理关怀对患儿检查配合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93.33%,对照组78.33%),经护理关怀后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x2=75.45,p<0.005;对照组x2=19.90,p<0.005),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护理关怀可以改善CT受检儿童的心理行为状态,通过正面影响,提高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的成功率,减少了镇静剂的使用和重复扫描,从而避免各种不良后果,达到有效制动,保证影像图像的质量。

  • 标签: 儿童 护理关怀 CT检查 心理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弹力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方法将我院73(139眼)例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中均采用SBK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其疗效,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术前矫正视力0.99±0.09,术后裸眼视力1.07±0.26。经配对T检验T=-8.230,P=0.000。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可靠的心理护理和耐心细致的术前指导可以令患者增强其手术的信心,手术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使手术顺利进行,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 标签: S B K 屈光不正 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6螺旋CT用于肋骨骨折病人的诊断作用研究。方法此次研究胸外伤患者为68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所有患者进行16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种方式检查结果,X线平片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7.92%,16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45%,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螺旋CT检查在肋骨骨折病人诊断中的应用十分有效,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诊断信息,诊断准确性高,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检出符合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16层螺旋CT 肋骨骨折 X线平片检查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于我院影像中心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1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工作站对数据进行重建、分析,重点观察肺动脉栓塞的部位、数量、栓子的大小、各级肺动脉的显示及肺野、胸膜及心脏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干、肺叶、肺段动脉的均显示,其显示率为100%。多发栓塞19例,单发栓塞12例,均表现为肺动脉内低密度的充盈缺损,其中5例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5例患者发现一次或双侧胸腔积液,3例患者并发肺梗死,2例患者显示westemark征。结论16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栓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肺栓塞诊断的正确率,降低错误率和漏诊率。方法选择64螺旋CT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开始常规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至膈水平。结果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12例为两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2例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部分分支栓塞,4例为左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栓塞。结论64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除了可以确定肺动脉是否具有栓子并且可以诊断出栓子的具体位置和栓塞的范围,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

  • 标签: 肺动脉栓塞64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肋骨骨折患者分别采取64螺旋CT检查与DR胸片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肋骨骨折44例患者,分别采取64螺旋CT检查及DR胸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与漏诊率,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螺旋CT检查准确度100%明显高于DR胸片准确度81.82%(χ2=8.8000,P<0.05)。结论64螺旋CT检测准确度更高,可更精准判断患者骨折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64层螺旋CT DR胸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通过对基层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如孕产妇、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组织管理及医院设施、设备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对策,从而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旨在为孕产妇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医院产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基层产科 护理风险识别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心理疾病上应具备的识别能力。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在嘉兴市的秀洲区、南湖区、桐乡市三个市辖区或县级市中整群抽取30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这些服务人员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结果就抑郁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80.0%>秀洲区60.0%>桐乡市40.0%;就焦虑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70.0%>桐乡市30.0%>秀洲区20.0%;就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90.0%>郑秀洲区50.0%>桐乡市30.0%。虽三组数据有所不同,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服务人员缺乏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资源不足和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社区应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其心理疾病识别能力。

  • 标签: 卫生服务人员 社区 心理疾病 识别能力 人员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64螺旋CT进行诊断,以病理检查为诊断标准,分析64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64螺旋CT检出良性结节70例,恶性结节50例,诊断准确性为93.33%(112/120),灵敏性为93.06%(67/72),特异性为93.75%(45/48),阳性预测值为95.71%(67/70)。结论64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高有利参考依据。

  • 标签: 64层螺旋CT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64CT进行病情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CT的表现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检查结束后,共计发现108例个病变部位,常见部位为88例(81.48%),上叶尖后段为59例(54.63%),下叶背段为29例(26.85%),少见部位为20例(18.52%),其中上叶前段为9例(8.33%),左舌叶为6例(5.56%),右中叶为3例(2.78%),下叶基底段为2例(1.85%)。54例患者中,28例(51.85%)患者表现为多个肺段的病变,16例患者表现为肺段病变以及单肺叶病变。结论64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将患者的病症部位进行明显的显示,以毛玻璃影、绒毛结节、肺实变影、树芽征以及小空洞等形式表现出来,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64层CT 肺结核 病情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NT)在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14周孕妇,一共有2205例,有针对性的检测其NT厚度。结果在所有所选取的孕妇中,一共发现了84例NT异常者,其中有14例是预后不良者,在14例中包含了6例在之前就接受了新的染色体检查,有5例孕妇检查结果呈现为染色体核型异常,有1例孕妇的染色体核型正常。在所有孕妇中,在孕中期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有8例孕妇,没有接受与之相对应的染色体检查的孕妇有2例,有2例孕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他系统畸形的有3例,有3例出现了死胎的情况。结论早期超声测量胎儿NT在筛查胎儿异常等相关的方面,包括染色体和结构异常等一系列的相应情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NT增厚的程度越明显,导致胎儿出现结构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就越高,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加以着重关注。

  • 标签: 超声测量 颈项透明层 厚度 产前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