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门诊药房的建设与发展的导向,并为之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17年1月自动门诊药房正式投入使用,将使用前的6个月(2016年7月至12月)的药房运营情况作为对照组,而将自动药房投入使用后的第7个月至第12个月(2017年7月至12月)的药房运营情况作为实验组。结果门诊自动药房投入使用后,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调剂质量、药师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自动门诊药房投入使用能大大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药房 自动化 药品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药房应用前后对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动药房系统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采取与传统工作模式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降低药师工作强度,提高处方调配效率和准确性,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结论自动药房系统的应用可优化药品调配工作流程,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自动化药房 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处方调配效率
  • 简介:摘要对血透机纯水供应装置智能监测纯水的温度、压力、电导率等参数,并反馈至控制主机,将采集的数据处理后通过通讯单元发送至护士及工程人员,实时监控水质,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血透机 纯水供应装置 智能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院药品实行“医院智能供应链”是否能改善医院在人力资源、物流、资金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对“医院智能供应链”的原则、实施后对药学服务、药品供应效率等的提高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药品供应不全、补货计划不完整等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思考、探索。结果医院供应链从原来的推动式变成拉动式管理,保障了医院药品安全和正常供应,降低院内物流成本,提高供给效率,解放药师和医护人员。结论医院药品供应链智能管理是一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和服务新模式。

  • 标签: 医院药品 供应链 管理
  • 简介:摘要国家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事前、事中监管,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医院通过医保智能监控,提高医护人员对医保政策掌握能力,达到减少医保处罚。

  • 标签: 智能化医保监管 提高效率 监控特点 分析能力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人类社会迎来了人工智能的革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也是极为巨大的。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对它在医疗领域现在及将来的应用作了简单的陈述及前瞻。

  • 标签: 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 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糖信息管理模式下智能型血糖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血糖监测模式,实验组给予血糖信息管理模式下智能型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治疗2月,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转抄误差率、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数值准确率、患者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智能型血糖仪进行血糖信息管理的误差小,血糖控制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智能型血糖仪 糖尿病 信息化管理模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儿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危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A组(n=39,未进行早期干预)和B组(n=39,进行早期干预),选择正常儿39例作为对照组,在3组1、2岁时进行智能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B组1、2岁时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可达到对照组正常儿的水平。结论早期干预对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和深度推广。

  • 标签: 智能发育 高危儿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在尿沉渣检查中能看到其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精子及析出的结晶物质等,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全自动尿沉渣检测 检测项目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酶免仪和全自动加样器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在血液检测中具有的重要性。方法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加全自动加样器检测血站血液标本,用手工程序和手工加样检测血站血液标本,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结果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加全自动加样器检测血站血液标本灵敏度高、精密度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均优于手工操作。讨论全自动设备应用于血站血液检测中效果显著,结果准确可靠性高,且在血站血液检测中应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作用非常大。

  • 标签: 全自动酶免仪 全自动加样器 血站 血液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全自动He染色机在用于He常规染色时遇到许多问题,造成染色效果不佳,质量不稳定,如何使得染色及染色效果更加稳定,流程更加合理。方法用改进后方法对一季度科室日常标本行He常规染色,观察染色效果。结果标本染色效果稳定,染色红蓝适度,核质比鲜明。讨论全自动染色机与人工He染色不同,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能从根本上控制染色质量。

  • 标签: 全自动染色机 He常规染色 染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智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老年智能障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6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老年智能障碍患者采用全面的安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事故发生率,降低患者受伤比例,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性,并且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此,非常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老年智能障碍患者 住院期间 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手段构建医院导管护理质量实时监测体系,实现导管管理的信息自动智能、精细化,提高导管护理质量。方法基于商业智能技术建立导管名称、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知识库,设计出标准、规范的导管记录单并嵌入智能辅助决策功能,用数字资源整合技术实现导管管理指标的提取与整合,指导临床的导管护理。结果实现导管名称的统一、护理记录的规范、导管护理问题的智能辅助决策和导管相关指标的全面监测。结论基于商业智能技术的导管管理软件有利于提高导管护理质量管理效能,保障临床患者安全。

  • 标签: 商业智能 导管护理 信息化 智能化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动包药机在我院中心药房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比我院中心药房自动包药机使用前后7个工作日内5个临床科室的耗时差异。结果在使用自动包药机摆药以后,5个科室平均每天的包药耗时都比人工摆药时明显减少,药师由原来的3~4人减少至1人即可。结论自动包药机提高了工作效益,增加了准确性,减少了以往各环节带来的不良影响。

  • 标签: 全自动药品分包机 中心药房 两种模式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疮出血进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痔疮出血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常规组50例,采取常规痔疮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术后三天的临床症状改善和疼痛评分(VAS)均明显大于常规组;术后6个月常规组的痔疮康复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6.0%、24.0%,试验组康复率和复发率分别92.0%、8.0%,两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自动痔疮套扎术运用在痔疮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能够促进其早日康复,减少痔疮复发率。

  • 标签: 痔疮出血 自动痔疮套扎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1。我院在这种服务理念指导下,开展了温馨的关怀活动,把人性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生活、生理、安全及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肺纤维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手工与全自动清洗消毒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7年3月需清洗、消毒的1500例内镜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A、B组,各750例,A组行手工清洗,B组行全自动清洗消毒,并将两组内镜经清洗、消毒后的清洗合格率、清洗时间及科室满意度评分。结果B组行自动清洗消毒的清洗合格率为100.00%,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清洗时间为(20.35±4.36)分,科室满意度评分为(90.25±6.13)分,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内镜手工清洗、全自动洗消机清洗消毒均具有显著的消毒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全自动清洗消毒 内镜手工清洗消毒 清洗合格率 清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ELACTALAB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测定血沉与魏氏法比较,评价ELACTALAB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测定血沉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门诊病人40例,用ELACTALAB全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同时测定其血沉,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魏氏法为参考方法,血沉结果在0~20mm时,魏氏法与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结果>21mm时,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沉较快的标本,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尚不能完全取代魏氏法,如遇血沉较快或在临界值时,应用魏氏法复核一次,以确保血沉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沉分析仪 魏氏法 血沉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