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提高护理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能力。方法各科室设有1~2名总带教老师,数名工龄五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为带教老师。护理部定期对带教老师们进行提高护理教学能力相关的训练。结果通过我院护理部对于我院全体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我院整体护理教学能力有了全面的提高。结论通过对护理系带教老师进行提高教学能力进行系统培训后,使护理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效果显著,明显的提高了医学院的教学质量,值得在各教学医院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进步,法律知识普及,患者维权意识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优劣。实习期间由于护生经验不足、社会阅历尚浅,易出现差错,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为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避免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护生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让护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熟悉一般护理常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法律意识。现分析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 标签: 护生 实习质量 沟通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提高献血过程的护理质量,可以不断提升志愿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通过人文服务理念,注重献血过程的护理质量,努力把高质量的献血服务贯穿于献血全过程,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优质的服务,促进志愿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

  • 标签: 献血 护理 质量 志愿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氧气吸入治疗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做好氧疗护理,减少氧疗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12例氧疗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基础护理经验。结果2例无效吸氧因吸氧流量未能达到患者病情要求,3例气道黏膜干燥是因氧流量过大导致的,1例新生儿腹胀因氧气管误入食管造成的,4例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患者因湿化不足,导致鼻出血,2例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了气道导致肺不张。结论氧气吸入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由于供氧装置问题、医务人员的操作及患者自身原因,可出现无效吸氧、氧中毒、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及肺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临床氧疗护理时,需针对氧疗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加强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以保障患者机体的正常功能。

  • 标签: 氧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论述了护士在临终癌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共同面对死亡问题。强调在护理晚期癌症患者时临终关怀不仅是实现优死的良好形式,还要解除患者身体病疼,提高临终期生命质量。提出了护理过程中所应考虑到的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心理及个人宗教信仰,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坦然的有尊严的迎接必然到来的死亡。

  • 标签: 临终关怀 优死 癌症 疼痛 宗教信仰 坦然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产科护理文件书写中的效率。方法我院于1~3月份通过到现场抽200份病历对体温单、待产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进行调查,存在问题列入整改范围内,于4~8月份应用pdca管理,09~11月份现场抽200份病历对体温单、待产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调查发现,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pdca成效管理后有利于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应该全面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文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相关措施,提高药房服务水平。方法根据门诊药房服务现状,制定药房相关规章制度、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进行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建立具体提高门诊药房服务水平措施、对患者进行药物方面健康教育。结果门诊药房经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进行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建设、建立药房服务措施及药物方面健康教育,完善了药房规章制度,提高了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道德和专业素质,建立和健全了药房服务具体措施,提高了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结论门诊药房在医院药房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管理和建设是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学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健康教育在提高母婴同室护理效果中应用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5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产妇与婴儿并发症情况以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3/25)、婴儿并发症发生率4.00%(1/25)、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88.00%(22/25)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提高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健康教育 母婴同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3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将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基础护理组按重症监护病房常规流程开展护理;舒适护理组增加舒适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2)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3)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1)舒适护理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比基础护理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舒适护理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显著比基础护理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舒适护理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比基础护理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在生理、疼痛、精神和社会方面的舒适度和生命质量,家属满意度高,可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生命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医生与护士要改变个人的传统观念与做法。原先除了治疗都远离患者,现在要时刻靠近糖尿病患者们,拉近医护人员与病人的空间,消除糖尿病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陌生的感觉;原先除了医治的需要都很少与糖尿病患者交流,现在要多开口,多说话,多与患者们交流,增强糖尿病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另外,医护人员要多为糖尿病患者着想,把他们当做亲人,时刻想着去关心爱护他们,让糖尿病患者们从心底感到玩暖。

  • 标签: 糖尿病 患者 医护人员 健康教育 实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礼仪服务在提高门诊护理工作中效率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针对门诊接待患者展开规范化的礼仪服务。规范化的礼仪服务活动期限为一年,比较活动前后门诊护理工作的投诉率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实行礼仪服务后,门诊护理的投诉率明显低于活动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都患者展开礼仪服务工作,可以明显降低投诉率,提高患者对医院门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全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礼仪服务 门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升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在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198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9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进后的护理模式,评估患者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83%,观察组满意度为96.97%,则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改革护理方式,提升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利于缓和护患关系。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护患关系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碎片时间管理在产科护士业务素质提高中的作用。方法护士长利用每天晨会交班后时间就相关护理问题,随机提问在会护士,实现知识共享,互学互促;并将相关内容及学科新进展、新知识上传微信平台便于大家随时学习。结论晨会提问加微信平台信息服务合理有效的利用了碎片时间使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技术操作均有显著提高,改进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晨会提问 护理人员 碎片时间 信息平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医药卫生行业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从而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本文就创新政治思想教育方法,提高员工思想素质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行业更长远发展。

  • 标签: 创新 政治思想 教育方法 员工 思想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同感力对提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组开展班会,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通过班会活动筛选出需要单独干预的中学生进行个案心理辅导。选取两所高校的高中生共200名,依照学生意愿分配入干预组(n=105)和对照组(n=95)。干预组除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外,接受为期12周每2周1次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班会,而对照组仅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从学生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4个维度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进行12周末测评时,干预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性均有所提升;而对照组4个维度的改变不明显。结论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以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班会为载体,可以提升中学生管理情绪行为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同感力技术可以在中学生群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同感力 提高 中学生成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定期门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行常规门诊随访和每月定期门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定期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 标签: 门诊护理干预 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疗效
  • 简介:摘要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门诊高血压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实验行为干预,通过对比发现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全科医生能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使社区高血压疾病的管理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由NICU医生和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现状调查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观察品管圈活动展开前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应从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由之前的医护人员洗手总执行力57.20%上升到75.46%。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应从性,同时还能提升医护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NICU 手卫生应从性 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