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贵州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贵州2013年共报告AEFI个案285例,报告县覆盖率为98.9%,48h内报告率为92.28%,48h内调查率为97.06%。一般反应占88.07%,异常反应占8.42%。AEFI病例中≤1岁的儿童占62.81%;各月均有AEFI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7~9月,占45.26%。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后报告的AEFI病例最多,分别占32.75%和11.97%。临床诊断分类居前三位的是发热/红肿/硬结(占60.7%)、其他(26.32%)和过敏性皮疹(5.96%)。结论贵州AEFI发生主要集中在≤1岁的小年龄组,该部分儿童应作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年贵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对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贵州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通过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贵州2014年共报告AEFI个案261例,报告县覆盖率为87.1%,48h内报告率为90.42%,48h内调查率为94.59%,3日内调查表上传率为72.97%。AEFI报告发生率为1.68/10万剂,严重AEFI报告发生率为0.07/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12/10万剂。AEFI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661;≤1岁占61.3%;病例发生集中在第二季度;治愈和好转病例占90.42%。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最高的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0.34/10万剂),异常反应中临床症状报告发生率居前三位的是其他(0.4/10万剂)、过敏性皮疹(0.15/10万剂)和无菌性脓肿(0.01/10万剂)。结论贵州AEFI监测敏感性和完整性都有所提升,但同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通过提升业务人员素质、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强化非NIP疫苗监测报告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AEFI监测水平。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并具甘肃地域特点的灾难护理培训体系。方法随机抽取9所三级甲等医院中435名护士,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及灾难护理教育培训调查表做问卷调查并进行专家咨询走访研究,根据问卷及专家咨询结果构建灾难护理培训体系;依据培训体系基本框架对其中150名护士中的试验组68人进行培训,对照组70人接受医院现行的常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心理适应能力量表及交流恐惧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35名护理人员中,交流恐惧低度者11人(2.5%)、中度者占278人(63.9%)、高度者146人(33.6%)。74.21%未接受过突发性灾难知识的培训;80.70%未接受过应急组织管理的培训;79.30%未接受过灾难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76.64%未接受过院外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82.67%未接受过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培训;构建灾难护理培训体系对实验组进行培训后做问卷调查,试验组组心理适应能力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基于胜任能力并结合甘肃的现状,提出了灾难护理培训框架体系,探索和创建了符合我省地域特点的灾害护理体系。

  • 标签: 灾难护理 灾难护理 教育培训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澄城县2009-2014艾滋病疫情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整理澄城县2009—2014逐年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监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结果6年来共监测各类人群22131人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共计24例,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30-50岁16例,占66.67%。全为性接触传播。结论陕西澄城县HIV/AIDS报告病例以农民工最多。扩大检测范围,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健康的性观念和安全套的普及、美沙酮维持治疗是主要干预手段。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患双方围绕疾病诊治、医疗服务、医疗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重塑良好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将社会学与医学视角相结合,通过对云南医患关系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力求阐明医患关系的本质问题,并借鉴日本良好医患关系的经验,为重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言献策。

  • 标签: 云南省 医患关系 调查分析 医疗制度 医患交流
  • 简介:摘要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a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简称HDN。临床上造成胎儿、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如G6PD缺乏,a-地中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等,但这些病因只占新生儿溶血的少数,大多是由于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所以“新生儿溶血病”这一病名就特指由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胎儿、新生儿溶血。

  • 标签: 晋中市 新生儿 溶血病 微柱凝胶血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易激综合征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77.8%)(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马来酸曲美布汀 谷维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2015年参加四川临检中心的全血细胞室间质评(EQA)回报结果,总结分析室间质评失控的原因和在控的经验,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采用能力对比试验(PT)方案和偏倚对室间质评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BC失控率为5%,RBC失控率为0%,HGB失控率为0%,HCT失控率为0%,MCV失控率为1.67%,MCH失控率为5%,MCHC失控率为1.67%。所有项目PT评分均>90%,除失控的9个数据外,各项目每次质评结果的最大偏倚均小于评价标准的1/2。结论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仪器性能,试剂的质量及质控品的标准化。仪器还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比对。

  • 标签: 全血细胞分析 室间质评 能力对比试验 偏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