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期间发生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PICC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给予循证护理模式,旨在降低导管堵塞率。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统计得出,所有PICC患者中18例未发生管情况,其余12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且经过对症处理后成功解除。结论对PICC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继发导管的管率,应作为临床优先采用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PICC 相关因素 堵管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气管切开管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签或胶布管,试验组使用自制管器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管一次性操作成功例数、感染发生例数、患方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管一次性操作成功例数、患方满意度均低于试验组,而感染发生例数却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管器可以提高操作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堵管 自制堵管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和肝素在深静脉置管管方面的解除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深静脉置管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即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解除管,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肝素。两组患者在接受管解除的同时辅以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管解除效果及其他指标。结果就再通率而言,研究组为92.5%(37/40),对照组为72.5%(29/40);就再通时间而言,研究组完全堵塞的再通时间为(14.29±4.58)分钟,部分堵塞的再通时间为(9.81±4.28)分钟,对照组则分别为(19.11±6.41)分钟和(15.88±5.04)分钟,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尿激酶在解除深静脉置管管上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而辅以临床护理可以加快管的解除速度。

  • 标签: 尿激酶 肝素 深静脉置管 堵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管堵塞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共261例其中有8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分析导致其置管堵塞的原因。结果8例中心静脉置管堵塞患者中,其中有1例因反复穿刺于置管后第一天发生管,有1例患者由于导管打折导致导管堵塞,有1例患者由于血液的高凝状态导致导管堵塞,有1例患者由于长期使用高浓度营养液并且冲洗不彻底导致管,有2例因为输液结束后封管手法不正确而导致管,有1例从导管中抽血后封管液的量不够而导致管,另有1例治疗间歇期未及时换药而导致管。结论掌握正确的冲封管方法及合理的导管维护有效预防导管堵塞。

  • 标签: 肿瘤 中心静脉置管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高压双腔PICC管留置期间管的原因,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0月我院发生1例置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发生的原因与护理体会。结果1例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导管复通,能正常使用。结论根据管的发生原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堵管原因 护理对策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PICC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本研究选择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1月,对于所有患者出现PICC管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总结,包括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穿刺静脉、尖端位置、吸烟史、咳嗽、及时冲管封管、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2种以上慢性疾病等。对于肿瘤患者在治疗期PICC管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同时制定相关护理策略。结果经过分析得出,患者的年龄超过60周岁、患者穿刺静脉为贵要静脉、尖端位置为异常位置、患者存在有咳嗽症状,存在吸烟史是患者在治疗期出现PICC管的单因素。对所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PICC尖端位置、及时冲管封管、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种以上慢性病是患者出现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PICC管和患者的尖端位置、及时冲管封管、咳嗽以及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等相关因素存在关联,针对患者管的风险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情况。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堵管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手法分析静脉留置针管的原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管发生率。方法由8名圈员组成,以“降低静脉留置针管发生率”为主题,分析静脉留置针管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手法经过干预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率由9.5件/周降低为1.2件/周,改善幅度为87.4%。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了静脉留置针的管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 标签: 品管圈 药物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PICC导管血栓性管采用尿激酶再通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PICC导管血栓性管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4例,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8例,80.00%),观察组患者的PICC导管再通成功率(33例,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2例,62.8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PICC导管血栓性管患者采用尿激酶再通等针对性护理方式,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PICC导管再通成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PICC导管 血栓性堵管 尿激酶再通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了新生儿PICC管的现状、临床表现、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相关护理研究,以期寻找预防和控制发生管的有效途径,提高新生儿PICC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PICC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措并举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发放调查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区分马氏高分组和马氏低分组,选择马氏高分组,再次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半年后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后,马氏人格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采用多种举措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其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马氏人格 工作积极性 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