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氧疗已广泛运用于现临床治疗手段中,未来氧疗更会走入家庭,走入社会。为了达到更好的氧气湿化效果,设计发明实用新型装置。超声雾化湿化装置,原理是通过超声,改变水的性状达到湿化氧气的目的。装置运行简便适用度高,运用超声产生负离子达到湿化供氧专属通道内的除菌,减少细菌进入呼吸道的可能,从而起到最好的湿化效果,达到最高的氧疗作用,实现氧疗对治疗和改善疾病的目的及意义。

  • 标签: 氧疗 超声 氧气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压力蒸汽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方式之一,多数耐热耐湿的器械都选择了压力蒸汽灭菌法来消毒,然而缺陷就是压力蒸汽灭菌会造成湿包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无菌包合格数量的降低,影响了临床科室的使用。湿包将会使无菌包的无菌屏障遭受到破坏,失去了闭合的完好性,从而使微生物进入包内,无菌包裹失去了闭合完好性的先决条件,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因此,有效的控制湿包的发生率,是保障临床科室的诊疗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有效措施。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多观察多总结,发现了一些湿包原因,并且也用了一年的时间做了关于湿包产生的实验,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预防,有效的控制了湿包的发生率。

  • 标签: 湿包 原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氧气雾化面罩湿化器持续湿化气道的体会。方法选取于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斯莱达医疗用品(惠州)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用雾化器(气切型),根据医嘱及痰液的黏稠度调节氧流量;对照组采取间断气道湿化,气管导管口覆盖无菌湿纱布,比较两组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痰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粘粘稠度I°患者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比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雾化持续湿化气道能够保证吸入气体得到充分的湿化,减少患者气道水分的丢失,对改善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氧气雾化面罩 持续湿化 气道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氧气湿化瓶消毒管理避免感染。方法将氧气湿化瓶统一由供应室回收、清洗、消毒、储存、下送。结论加强氧气湿化瓶消毒管理是杜绝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消毒 供应 氧气湿化瓶 集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湿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40000个灭菌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中的湿包进行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湿包的原因。结果456个湿包,所占比重为1.14%,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包装因素、装载因素、环境因素、蒸汽饱和度因素、物品本身以及其他。结论因如包装、装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毒供应室会出现湿包现象;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如科学包装、科学装载,以控制湿包的发生,提升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伤口湿性化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换药患者130例,对照组常规碘伏纱条换药,观察组湿性敷料处理。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78.46%,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湿性化处理慢性伤口换药,选用湿性敷料,效果显著。

  • 标签: 伤口湿性化 慢性伤口 愈合
  • 简介:摘要人工气道是危重症患者的常用治疗措施,在构建人工气道后,护理人员需做好湿化护理,以避免各种感染、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以一例高龄呼吸衰竭患者的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为例,分析具体的护理方法与护理体会。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护理 呼吸衰竭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成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后发生湿包的原因,降低重复灭菌率,保障临床医疗安全。方法随机调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2300个灭菌包裹,检查出了29个湿包,对导致湿包的原因进行统计。结果造成湿包的原因主要为干燥时间过短31.03%、包装及装载灭菌不规范27.59%、冷却方法错误24.14%、包裹灭菌前潮湿13.79%、灭菌物品被锅壁冷凝水沾染3.45%。结论供应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包装、灭菌全程操作规范性,降低湿包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龋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高速牙钻机械腐备洞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腐技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腐技术治疗龋齿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且具有治疗时间短、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去腐技术 龋齿 临床效果
  • 简介:第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因为看到很多同学准备的求职材料里。或多或少都有发表的作品,自己也蠢蠢欲动了,于是熬几个通宵,写了一篇一万字的生活点滴和感悟,还兴致勃勃地寄给一家杂志。不久,编辑来信说.稿子的风格不适合杂志,所以无法刊登。不过,编辑补充说。上该刊的网站还是可以的。

  • 标签: 手心 大学生 杂志 编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欧洲一位专门研究爱情的学者对上千对男女跟踪调研多年后,得出一个结论:只经历过一次恋情的夫妻,感情最稳定、生活最幸福,他们往往能走完相濡以沫的一生。他还进一步分析道:因为只经历过一次恋情的夫妻,杂念最少,情感投入专一,极具排他性,并始终保持爱的温情。

  • 标签: 情感投入 夫妻 恋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对降低供应室湿包率的影响。方法供应室2018年1月起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分析发生湿包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方案并实施,比较护理专案活动实施前后湿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专案实施前后湿包发生率分别为1.34%与0.23%,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活动可以降低供应室湿包发生率。

  • 标签: 护理专案 供应室 湿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持续湿化加压给氧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例)使用间断性湿化给氧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0例)采用持续湿化加压给氧干预+舒适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患者分别在气管切开后不同时段痰液粘稠度情况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第3d、第5d、第7d对照组患者痰液呈重度粘稠率依次为56.67%、33.33%、16.67%,观察组为36.67%、13.33%、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6.67%,对照组为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持续湿化加压给氧治疗气管切开患者能快速稀释痰液,方便排痰,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湿化加压给氧 气管切开手术 间断性湿化给氧 粘稠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压疮的湿性愈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效益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压疮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治疗)和观察34例(采取湿性愈合疗法治疗)两组,对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下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3(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9.41%),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较短、换药费用较少,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利于病患的身体快速恢复,从而提升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湿性愈合疗法 护理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干燥、湿化瓶优效的干燥方法。方法改进呼吸机、湿化瓶干燥程序,将呼吸机管道200套、耐高温湿化瓶2000个分两组各100、1000个分别采用不同干燥方法干燥评价合格率。结果A组采用干燥设备干燥柜,干燥合格率95%,B组采用单舱自动清洗消毒机干燥合格99%。结论B组干燥设备单舱自动清洗消毒机干燥程序明显优于A组干燥柜,优效的干燥设备、合适的干燥程序輔以高素质操作人员是提高干燥质量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呼吸机管路 瓶干燥方法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观察及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7月伤口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传统护理组对伤口消毒后根据伤口情况覆盖凡士林或无菌纱布,之后再用胶布固定,换药间隔2~3天;湿性敷料组对伤口消毒后根据伤口情况覆盖湿性敷料,并用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换药间隔2~3天。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出血量;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差异。结果湿性敷料组患者伤口愈合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湿性敷料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出血量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应激状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湿性敷料组心理应激状态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换药出血量,减轻患者应激心理,值得推广。

  • 标签: 湿性敷料 感染伤口 换药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预防20%的甘露醇外渗对局部组织造成的损害,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蒲公英湿敷甘露醇外渗局部,收到良好效果。结果无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结论蒲公英作为一种中药材,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效果可靠,方法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 标签: 甘露醇外渗 蒲公英湿敷 无局部组织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式研究方式,将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原方法进行相关物品消毒所产生湿包事件进行统计,在2016年进行上一年度该事件相关原因分析,并探讨改进措施,同时将该措施应用于2016年度消毒中心工作中。结果2016年度消毒中心护理工作质量显著高于2015年度,同时各科室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消毒物品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所需消毒物品的消毒质量,确保了临床操作无菌物品的达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