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血不足量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保证血液质量。方法对血站2016年1月—2017年2月产生的不足量血液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献血车采血量不足血袋有11袋,产生的原因有献血反应3例,穿刺失败6例、静脉条件差2例。站内采血量不足血袋有7袋,产生的原因有献血反应2例,穿刺失败4例、静脉条件差1例。结论采血不足量的原因较多,加强采血护士的培训,提高技能,对献血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减少献血反应发生,从而减少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 标签: 采血不足量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我院近期问诊投诉进行分析,总结投诉产生的根本性原因,针对投诉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院能够提供更好地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表格对我院近期门诊护理投诉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研究分析,发现我院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主要有医护人员态度问题、患者期望值过高、诊断时间过长以及长期的医患关系等等原因。结论医护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温馨优质的就诊服务,同时加强对于门诊的管理,增加患者就诊的舒适程度,通过多种措施减少门诊护理的投诉数量,让患者对就诊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门诊护理投诉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探讨
  • 简介:摘要探究献血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应该采取的相关预防措施,以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尽可能降低,可以有效保证献血者生命健康。本文选择某献血中心本年度前五个月的献血人员共计一千人,把他们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所有人都应该在献血前进行相关检查,其健康条件符合献血标准规定。选择某献血中心本年度前五个月的献血人员共计一千人,把他们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对这些献血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资料90份。调查结果表明献血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5%,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即是由于精神的高度紧张导致的不良反应,其他因素也包括献血前未进食、睡眠缺乏或者过度劳累等。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和献血次数有一定的关系,第一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02%,≥2次就会增长近乎0.50%,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所以,作为献血医护人员,要努力加强采血刺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引导献血者减少心理压力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献血人员 不良反应 积极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感染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到减少导管感染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3例该类患者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感染的原因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23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的有2例,发生出口感染的有6例,没有隧道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严格无菌的操作环境,精心的护理措施等可以令导管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置管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静脉通路通畅,满足危重患者快速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及血液动力学的检测。方法对42例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在正确冲管、封管的基础上每输注两种药物之间均使用生理盐水冲管。结果42例患者均未发生CVC导管堵塞。结论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导管堵塞,确保危重患者治疗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CVC 堵塞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探讨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3月门诊药房62份药品调剂差错的具体原因。结果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药师因素引起差错原因的有28份,占45.16%,医师因素引起差错原因的有20份,占32.26%,患者因素引起差错原因的有14分,占22.58%。结论门诊药房中,需加强药房管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专业素质,注重药房工作每一环节,杜绝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事件,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调剂差错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及性别的关系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按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因素和性别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以一针成功率、疼痛感受和皮下瘀血发生率等评价指标分析比较,对调查结果及呈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不良静脉穿刺献血者的因素占68.59%(114/166)、采血者的因素占20.87%(35/166)、环境因素占10.54%(17/166),其中以献血者的血管条件差为主;2013年分别86.72%(93/107)、9.56%(10/107)及3.72%(4/107)。2012年和2013年比较,与采血者因素和环境因素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献血者因素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与性别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及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男性献血者占不良静脉穿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采取4项措施后,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率明显下降。

  • 标签: 街头采血 不良静脉穿刺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原因分析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10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研究其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100例血液透析患者有5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6%。其中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为主;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增加对病人的基础疾病的诊治,进而使患者身体的免疫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通过对整个操作过程的规范,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危险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了解综合医院中医科患者跌倒的高危人群、高危地点、高危时间段等,为做好住院患者的跌倒评估及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中医科发生的14例跌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1)14例发生跌倒的患者中,女性患者占71.4%,年龄超过65岁的占50%,因健康和环境因素导致的各占50%,Morse评分越高发生跌倒的机率越大,其中Morse评分》45分占71.4%。(2)跌倒地点多发生在卫生间和户外,分别占35.7%和42.9%。(3)跌倒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繁忙的白班和晨起时间,分别占64.2%和28.6%;尤其以800—1800及600—800居多。(4)发生跌倒的疾病中RA占42.9%,高血压占28.6%;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占35.7%,使用辅助的患者占28.6%。结论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院患者发生跌倒与患者年龄、疾病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护理人员管理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因此加强病区环境管理,重视对患者防范跌倒的健康宣教,加强护士自身跌倒防范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对跌倒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可有效预防患者跌倒,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缓解医患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产房发生的26例不良事件为研究对象,其相关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不良事件中Ⅰ级15例,Ⅱ级10例,Ⅲ级1例。主要原因分析,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产妇自身原因6例,业务素质不高3例,服务态度不良12例,法律意识不强5例。结论为切实将产房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产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可从护理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入手,分析研究造成其结果的一系列原因,进而根据原因予以相应的措施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产房 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采用人流手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和发生率,以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多于子宫出血、子宫穿孔和人流不全等并发症(P<0.05);初次妊娠者的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病率低于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者(P<0.05);妊娠时间>2月妊娠者的人流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妊娠时间<2月的妊娠者(P<0.05)。结论人工流产综合症为人流术后发病率最高并发症,其发病率与妊娠次数和手术时的妊娠时间有关,妊娠次数多或者手术时妊娠时间>2月的并发症发病率高。

  • 标签: 人工流产 并发症 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的发生原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妇产科在2013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前置胎盘的病例资料。结果科室医务人员给予期待疗法、适时终止妊娠处理,62例孕产妇,剖宫产44例,阴道分娩18例,发生产后出血16例,早产12例,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成活率96.77%,新生儿死亡率3.22%。结论前置胎盘在妊娠晚期易发生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多孕多产因素是导致发生前置胎盘的主要原因,所以产科工作者应加强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前置胎盘,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采取积极保守疗法,适时终止妊娠,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前置胎盘 发生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总结2014年55例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护理不良事件报表,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 原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式研究方式,将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原方法进行相关物品消毒所产生湿包事件进行统计,在2016年进行上一年度该事件相关原因分析,并探讨改进措施,同时将该措施应用于2016年度消毒中心工作中。结果2016年度消毒中心护理工作质量显著高于2015年度,同时各科室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消毒物品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所需消毒物品的消毒质量,确保了临床操作无菌物品的达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用药依从性指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的按照医师所开的药方或者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用药。在进行临床治疗的时候,患者按照医护人员要求服药,对于自身健康的恢复具有极大的保障。然而,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有许多用户不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用药,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将以儿科患者为例,分析其在用药期间不依从的原因,并寻求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科患者 用药不依从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复发的措施。方法收治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78例,术前行鼻窦CT扫描、鼻内窥镜检查,及短期口服药物治疗后,在鼻内窥镜下行鼻息肉切除、术区黏膜粘连松解、鼻窦再开放或窦口扩大术,术后密切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121例(67.9%),好转41例(23%),无效16例(9.1%),总有效率9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需规范围手术期处理和规律综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疾病,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窥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2例妊娠合并下肢急性蜂窝织炎进行相关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截取妇产科今年上半年以来共收治120个孕妇,其中发生妊娠晚期合并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的2例病人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发现急性蜂窝织炎与妊娠晚期孕妇的活动、皮肤的清洁完整和孕妇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孕期营养,适当增加孕妇孕期的活动,实行劳逸结合,保持皮肤的清洁完整,适当抬高双下肢,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一切外源性的感染可以有效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下肢急性蜂窝织炎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35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其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于5个方面,社会因素、职业因素、竞争因素、患者因素、人际关系。结论护士心理压力的形成主要源自于社会因素、患者因素、竞争因素等,基于此可以从优化护士工作与竞争环境、提升社会认知度等方面予以改善。

  • 标签: 护士工作压力 产生压力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偏食行为为自闭症幼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对幼儿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全面了解导致自闭症幼儿出现偏食行为的主要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措施进行积极干预,对患儿偏食行为的矫治和防范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闭症 偏食行为 食物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