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每次在病程记录中书写一疾病病理机制对临床实习医生诊断治疗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实习满6月的临床实习医生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进行病程记录书写的培训,对试验组实习医生另外要求每日病程记录中必须至少有一所对应疾病病理机制的相关描写(不能重复),1月后进行科室所涉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考核,两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实习医生对所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病程记录中每日一病理机制相关文字的书写可明显提高临床实习医生的诊断治疗水平。

  • 标签: 病理机制 实习医生 诊断和治疗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手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部骨折病患中,按照随机选择的方法选取80例病患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有病患40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康复训练,而实验组病患则在护理康复的基础上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进行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膝关节的功能等级以及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治疗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而实验组病患的膝关节功能等级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也要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持续性被动运动 护理康复 膝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穴位按摩结合被动活动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肌力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4例脑出血后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被动肢体活动协助肢体康复,试验组加用穴位按摩,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情况,FMA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穴位按摩结合被动肢体活动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肌力运动功能较单纯被动肢体活动改善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被动肢体活动可明显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促进肌力的恢复。

  • 标签: 脑出血 穴位按摩 被动活动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孕中期孕妇血清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12~28孕周的孕妇332例,其中以67例孕前后处于被动吸烟环境中的孕妇为实验组,265例正常环境中的孕妇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孕12周、孕16周、孕20周、孕24周及孕28周外周静脉血血清β-HCG水平,经t检验分析两组血清β-HCG水平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孕中期两组孕妇血清HCG水平均在12w、16w最高,20w、24w28w血清β-HCG含量下降,且随孕周的增大血清HCG水平逐渐减低。两组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比较,各孕周被动吸烟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孕妇。结论被动吸烟可以引起孕中期孕妇血清β-HCG的增高,是一种由尼古丁所致的母体循环损伤的代偿机制。

  • 标签: 被动吸烟 孕中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对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该类手术配合的特殊性,总结术中与术后护理方法,及时预见安全隐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升主动脉置换 全弓置换 降主动脉支架 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众多受害人群中,儿童青少年的危害最深,本文着重阐述吸烟、被动吸烟对胎儿、婴幼儿、青少年的健康影响,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后代的健康,家庭的幸福,为你我健康尽早戒烟。

  • 标签: 吸烟 被动吸烟 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4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被动抬腿试验容量负荷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为有容量反应性患者无容量反应性患者,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每搏量均增长明显,P<0.05;其中容量反应性患者△每搏量除基线外,均显著高于无容量反应性患者,P<0.05。结论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明显的效果,评估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被动抬腿试验 感染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对于早期偏瘫患者的临床运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早期偏瘫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被动运动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肌张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肌力、肌张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肌力(2.79±1.13)分,下肢肌力(3.3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上肢肌张力(0.82±0.13)分,下肢肌张力(0.94±0.21)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早期偏瘫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能够是患者的患肢肌力得到提升,同时肌张力得到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早期康复进程缩短。

  • 标签: Rood技术 被动活动 早期偏瘫 临床运用
  • 简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及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均强调了要“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高校 教育部办公厅 防御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被动体位的依从性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采用被动体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6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结果A组与B组依从性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被动体位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效果,值得临床选择深度普及。

  • 标签: 护理方法 被动体位依从性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术的体外循环处理与脏器保护方法。方法2008年8月~2009年3月,对1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实施术中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采用深低温下半身停循环+右腋动脉插管区域性脑灌注体外循环管理方法。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3.2±16.4)min、平均心肌缺血时间(52.8±9.3)min、平均下半身停止灌注时间(24.7±6.9)min。本组10例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术中实施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并配合采用深低温下半身停循环及右腋动脉插管区域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处理与脏器保护方法对机体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A型主动脉夹层 全主动脉弓重建 三分支血管支架 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术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患者得到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护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在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并发症,有助于术后的身体恢复。

  • 标签: 腹主动脉瘤破裂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及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32例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结果CT显示有腹膜后血肿26例,6例行增强CT扫描后显示活动性造影剂外渗。结论CT诊断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则较为准确,尤其超高速CT(又名电子束CT)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扫描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对疑有腹主动脉瘤破裂,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应尽可能行CT检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对疑有腹主动脉瘤破裂,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应尽可能行CT检查。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破裂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1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除1例瘤体破裂大出血未能及时手术而死亡之外,其余患者均择期手术成功,9例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结果9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经过周密的观察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未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腹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护理的相关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的体征变化及其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患者的血压心率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在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物质生活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强对其的护理干预,提高其预后效果,促进其良好恢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急性期病死率。方法将在我院就诊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又给予护理措施干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手段泵点硝普钠方法治疗,与过去治疗方法相比,病人死亡率降低,治愈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护理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行腹主动脉瘤介入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介入术治疗及综合护理后,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18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其余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患者全部实施CT增强扫描诊断检查,所有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对其治疗效果加以综合评价分析探讨。结果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所有患者支架成功置入,其中2例患者的右边肾部分出现了严重梗死情况,手术结束后早期出现少尿情况,同时患者的BNP指标明显升高,及时对患者开展利尿治疗过程,患者的肾脏功能、尿液量基本恢复正常,所以患者都没有出现支架位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症状,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在术后随访调查两年内,患者全部存活,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改善。结论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方式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 胸主动脉夹层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