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边缘前置胎盘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对此病的了解与认识,减少诊断中的漏诊,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0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5例边缘前置胎盘,全部病例先经腹超声检查,而对临床怀疑的、胎盘位置较低且未能发现边缘前置胎盘的病例,嘱孕妇排空膀胱后再次行经会阴检查。结果25例边缘前置胎盘患者,经腹超声检查发现17例,经腹联合会阴超声检查发现23例。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结论经腹联合会阴超声检查较经腹超声检查边缘前置胎盘诊断准确率提高,尤其是位于子宫后壁或侧壁,胎先露位置较低等情况。

  • 标签: 边缘性前置胎盘 超声检查 经腹 经会阴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梗死性Q出现的临床意义及与疾病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间心电图中出现异常Q而非心肌梗死的患者102例,观察其异常Q发生的导联,分析其发生机制,总结其与原发病的关系。结果并不是所有出现Q都意味着心肌梗死,除了心肌梗死外异常Q还可出现在预激综合征、心肌炎或肥厚性病变、心肌缺血性病变、继发性心脏病等疾病中。结论临床上发现异常Q时,应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异常Q而盲目诊断心肌梗死,应想到心肌炎、肥厚心肌病、肺心病、预激综合征等可引起Q改变的疾病,以防误诊或漏诊心肌梗死。

  • 标签: 心电图 异常Q波 非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电图对老年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异常Q心电图的改变情况,并探讨异常Q心电图改变的影响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心电图Q异常改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2例患者进行诊断,从而观察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的检查结果,并提高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我院收治的非梗死性Q患者分别出现心肌酶谱增高、心瓣膜出现病变等,Q心肌梗死患者中分别出现不同方位的心肌梗死,患者Q出现异常且ST-T发生改变。结论采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病例对老年异常Q患者进行观察,有利于提高确诊率,具有临床诊断疗效。

  • 标签: 老年 异常Q波心电图改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I、III、aVF导联碎裂QRS(fQRS)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压分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96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fQRS,比较下壁与前壁、侧壁导联fQRS发生率,以及下壁导联fQRS与肺栓塞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下壁导联fQRS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和侧壁。在下壁导联fQRS阳性的肺栓塞患者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肺栓塞患者中,下壁出现fQRS的机会较前壁和侧壁为多,且与肺动脉高压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穿刺计划对降低AVF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为持续血液透析AVF患者计164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穿刺方案的对照组(n=82)与采用精准穿刺计划落实行精准穿刺的实验组(n=82),对比两组患者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透析效率。结果实验组内瘘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UN及Scr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AVF患者在穿刺的过程中采用精准穿刺计划干预可明显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对透析效率无影响,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

  • 标签: 精准穿刺计划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央前置胎盘行胎盘边缘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央前置胎盘孕妇38例,行胎盘上界边缘开横行切口行剖宫产手术。结果采取胎盘边缘横行切口,无子宫切除及产妇死亡的病例。结论行胎盘边缘剖宫产手术和选择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能够成功抢救母儿生命,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学习。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手术 止血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短Q-T间期与死亡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50例死亡病例中出现继发性短Q-T间期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死亡病例中临终前出现继发性短Q-T间期者24例,占48%(24-50);男性18例,女性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例、高血压并脑出血4例、肺心病3例、2型糖尿病4例、颅脑外伤3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合并有高血钾、高血钙2例,低氧血症16例,酸中毒18例,失血性休克3例。临终前心电图出现显著窦性心动过缓6例,窦性停搏8例,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心房颤动3例,心房静止、窦-室传导、QRS群变宽2例,最终均出现室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缓慢性室逸搏心律、心室静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有某些临床疾病的情况下,继发性短Q-T间期往往预示患者病情恶化、心电活动衰竭,是患者临终前特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与死亡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高度关注。

  • 标签: Q-T间期 缩短 死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组行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但乳晕边缘切口瘢痕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采取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乳晕边缘切口手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C1q抗体辅助诊断L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SLE患者66例(包括30例LN和36例非LN),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34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各组抗C1q抗体,并与抗ds-DNA抗体、补体C3、C4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抗C1q抗体阳性率SLE组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31.8%;8.8%;3.3%。P<0.017)。LN组高于非LN组(46.7%与19.4%。P<0.05)。抗C1q抗体诊断LN的敏感度与抗dsDNA抗体相同(46.7%),但其特异度高于抗dsDNA抗体(80.6%与55.6%),两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LN的特异度提高至91.6%。抗C1q抗体AUC为0.756,抗dsDNA抗体AUC为0.516。抗C1q抗体与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3和-0.467,均P<0.01)。结论血清抗C1q抗体能客观反映SLE疾病活动,有效指导LN的诊断。ROC曲线提示血清抗C1q抗体实验效能优于抗dsDNA抗体,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LN诊断的特异度。

  • 标签: 狼疮肾炎 抗C1q抗体 抗dsDNA抗体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脑炎(Autoimmune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边缘脑炎(Limbicencephalitis,LE)是自身免疫脑炎主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半个世纪前的一系列神经病理学研究描述了边缘脑炎的病理特征,并且指出了其与肿瘤的关系。AE合并相关肿瘤者,称为副肿瘤AE。副肿瘤AE中符合边缘脑炎者,称为副肿瘤边缘脑炎,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确诊的1例副肿瘤边缘脑炎报告如下。

  • 标签: 边缘性脑炎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卡糖不良反应及耐受。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本院糖尿病接受阿卡糖治疗145例,分析阿卡糖不良反应及耐受。结果不良反应率21.38%(31/145),其中11例因无法耐受而停药,占比7.59%(11/145)。不良反应31例中,以年龄41~60岁、>60岁占比较高,以消化道反应占比较高,其中10例腹胀,腹泻6例,4例腹痛,4例便秘;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糖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做好观察,并注意药物耐受

  • 标签: 阿卡波糖 不良反应 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化脓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肠梗阻诊治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实施阑尾炎切除术并在术后发生早期炎肠梗阻的34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之中,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34例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n=17)与综合治疗组(n=17),分别采用基础疗法和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达到100%,所有患者顺利恢复,但是综合治疗组在胃肠减压时间、胀痛消失时间、腹围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以及自主排便恢复时间均优于基础治疗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化脓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肠梗阻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该种措施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面部雀斑患者中IPL(强脉冲光)治疗和Q开关NdYAG532nm激光的疗效与安全。方法此次抽取在我院医治的面部雀斑患者(12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60例。此次研究乙组患者是Q开关NdYAG532nm激光治疗,研究甲组是强脉冲光治疗,总结不良反应、疗效、相关指标。结果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P<0.05。甲组的灼热感消失时间、色素沉着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都小于乙组,P<0.05。结论在面部雀斑患者中,强脉冲光治疗的疗效、安全、灼热感消失时间、色素沉着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等均要优于Q开关NdYAG532nm激光治疗。

  • 标签: 面部雀斑 强脉冲光 Q开关NdYAG 532nm激光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去除眼眶周围的蓝色、褐色、黑色、青黑色或混合色色素斑。方法调Q激光去除太田痣。结果32例患者选择了调Q激光治疗,疗效好,患者很满意。结论用Q激光治疗太田痣,其疗效好,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太田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乳晕边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和肿瘤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经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采用肿瘤原位切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乳房瘢痕情况。结果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瘢痕宽度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边缘切口切除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切口更隐蔽、瘢痕较小,符合现代美学观念,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乳晕边缘切口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卡糖治疗特发性功能低血糖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特发性功能低血糖患者采用口服阿波卡糖进行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糖、C肽段含量的变化。结果经过阿卡糖治疗后,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1%;患者治疗后2-3小时内的血糖、C肽段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阿卡糖治疗特发性功能低血糖具有显著疗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卡波糖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