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沙利度胺在人体内经CYP2C19酶代谢。方法将重组CYP2C19-沙利度胺进行体外孵育,用HPLC检测沙利度胺的浓度。结果沙利度胺在灭活的重组CYP2C19孵育液中孵育后浓度无变化,而在重组CYP2C19孵育液中孵育后浓度降到检测限以下。结论沙利度胺在人体内被CYP2C19代谢得到证实。

  • 标签: 沙利度胺 CYP2C19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对BD静脉留置针在呼吸科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相关护理方法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到12月200例我院收治的进行BD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和相关针对加强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科中应用BD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减少液体外渗以及穿刺次数,确保了静脉的维护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而相关针对加强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D静脉留置针 呼吸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BD试验不合格结果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BD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共进行BD试验2441次,其中不合格结果12次,不合格率为0.49%;各年度不合格率逐年下降。BD试验失败的原因主要为设备因素。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灭菌器出现故障及时检修,可减少BD试验失败。

  • 标签: BD试验 高压蒸汽灭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肋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31例肋骨骨折患者痊愈29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好转1例。结论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有极大疗效。

  • 标签: 肋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鄂西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DNAmicroarray)对96例鄂西北地区(十堰市)健康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鄂西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2/*3和CYP2C19*3/*3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1.7%、37.5%、6.3%、10.4%、3.1%和1.0%。结论鄂西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基因型分布与我国的藏族、蒙古族相似,与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人明显不同。

  • 标签: 鄂西北地区 CYP2C19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是通过监测患者动脉血液标本内的PO2、PCO2、PH、HCO3-等关键指标以及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乳酸、阴离子间隙血液学、或代谢产物等辅助指标,有效反映机体维持内环境并维持细胞功能正常的能力,为临床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血气分析对监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心肺功能尤为重要。目的探讨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5ml注射器抽取动脉血的穿刺成功率分析比较。方法对2014年1到10月份5ml注射器抽取动脉血和2015年1到10月份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抽取动脉血的所有病例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成功率高于5ml注射器的成功率。结论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能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蓝鼓膜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到2010年我院门诊收治蓝鼓膜患儿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儿16例为特发性血鼓室,1例为颞骨外伤,1例为中耳粘膜色素沉着,1例为高位颈静脉球。结论儿童蓝鼓膜成因多为特发性血鼓室,保守治疗大多有效,其他病因较少见,选择合理检查以明确诊断,需进行相应的病因治疗。

  • 标签: 儿童 蓝鼓膜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实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感染案例,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共计19例;选择同期实施剖宫产手术后未发生感染病例19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前身体状况、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方面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较差(P<0.05)。结论综上所述,剖宫产产妇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的分析,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合理的处理,防止或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并腰大池引流治疗丘脑出血所致脑室铸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9例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并给与尿激酶灌注消融引流血凝块,术后4~5天行腰大池留置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结果术后3个月评价神经功能,根据GOS量表评定,I级患者9例约占病例总数的47%,II级患者8例约42%,IV级患者2例约11%。结论这种方法可以明显加快脑室内血肿清除速度、减少脑积水发生率、减轻脑血管痉挛、降低病死率及重残率。

  • 标签: 侧脑室 尿激酶 腰大池 丘脑出血 脑室铸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并作出纠正。方法用ABXPENTER60血液分析仪检测,对血小板低于正常参考值的患者,同时采集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及抗凝血涂片显微镜镜检。结果手工血小板计数与EDTA抗凝血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枸橼酸抗凝血标本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血小板计数减低的标本均应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涂片镜检,以排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现象。

  • 标签: EDTA 血小板减少 血液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预防、诊断、治疗,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年间我院共收治胎盘早剥19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胎盘早剥中,无孕产妇死亡,因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行宫腔纱条填塞止血保留子宫1例,因子宫卒中严重,子宫次切术1例,围生儿死亡6例,死亡率为37.58%,其中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重视妊娠高血压疾病及相关疾病,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合理B超检查,防止延误病情,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 标签: 胎盘早剥 早诊断 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期常见致病菌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本院2015~2016年23~36岁产褥期感染及治疗方法。结果产褥感染为妇产科常见急性并发症,是由分娩及产褥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反应,常见的致病菌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包括B族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洛非不动杆菌等;常见真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治疗上经予全身抗感染及局部阴道灌洗、感染部位的切开引流治疗后病情好转。

  • 标签: 产褥感染 致病菌 治疗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表皮样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例已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声像图。结果有18例呈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无血流的类实性肿物。有1例合并炎性,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并有少量血流信号。19例肿物的内部回声由囊内容的成分含量多寡和成分排列的不同而不同。结论表皮样囊肿囊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在判别良恶性时,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表皮样囊肿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19例患者全部属于闭合性损伤,其中14例是车祸引发的损伤,2例由于上腹挤压造成损伤,其余3例被钝器所伤。19例患者十二指肠发生损伤的部位如下9例降部,2例球部,4例水平部,2例升部,2例多发性损伤。5例合并脾脏破裂,4例合并肝损伤,1例合并结肠损伤,1例合并胰腺损伤,3例合并空肠损伤,2例合并肾脏损伤。结果接受手术治疗之后,18例获得治愈,占总数的94.7%;1例死亡,占总数的5.3%。6例患者在术后引发不同的并发症,其中2例肠瘘,1例胰瘘,1例腹腔脓肿,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1例死亡的原因是患者存在肠瘘,最终使多器官功能发生衰竭。讨论十二指肠的生理学特点、发生损伤的部位、解剖位置等都存在显著的特殊性。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尽最大的努力降低漏诊的机率。十二指肠存在损伤将会对患者全身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必须要进行高效的综合治疗,避免出现术后感染并及时补充肠内营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十二指肠 损伤 19例 治疗临床体会 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