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探索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妇幼卫生年报为基础数据,对重庆市九龙坡区2011—2016年31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54.66%;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加大孕期保健知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5年-2016年职业暴露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医务人员。方法收集2015—2016年本院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资料,总结其暴露发生原因,方式等情况。结果最为常见的职业暴露为锐器伤,所占比例为%,护理人员所占职业暴露工种的比例为%,最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源为血源性疾病,所占比例为%。结论临床应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 标签: 职业暴露 医院 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维西县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和现有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维西县201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1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维西县居民粗死亡率794.71\十万,标化死亡率为749.49|十万,男性人口死亡率为1013.62/10万(标化率为1018.85/10万),女性人口死亡率为563.98/10万(标化率为486.36/10万)男性死亡高于女性(χ2=96.54,P<0.05)男女性别死亡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801前五位死因顺位依次为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前五位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11%。结论维西县居民以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为主要死因。维西县全死因各年龄段的死亡率有0~1岁组和75岁组两个高峰,除1~35岁出现一个死亡低峰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死亡专率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75岁以上达高峰,且男性各年龄段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 标签: 高原 死因 死因顺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社区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平均死亡年龄等情况,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社区派出所2016年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2016年死亡344人,其中男195人,死亡率839.79/10万,女149人,死亡率578.3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平均死亡年龄76±14.30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81±12.1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显著低于女性(P<0.05);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卫生、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男性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健康的问题更为突出。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因顺位 死亡率 平均死亡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能掌握食品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为食品风险管控和监管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规定检测。结果与结论2016年我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10份问题样品,合格率大于90%,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也不可忽视,建议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的修订等方面完善提高、解决食品安全的难点及热点问题。

  • 标签: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监管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富源县2014—2016鼠间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本县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云南省曲靖市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笼夹法监测宿主动物(鼠),并疏检鼠体蚤。结果2014—2016年共计捕鼠426只,全部为室内捕鼠,平均鼠密度为2.24%,鼠体蚤平均蚤指数0.11,病原学、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褐家鼠、黄胸鼠是我县的优势鼠种。结论尽早发现疫情,分析疫情流行趋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够为评价鼠疫防制工作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鼠疫 宿主 媒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13—2016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样病例流行特征以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活动情况。结果贵州省2013—2016年共检测4057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检出阳性标本5840份,阳性率为14.39%。其中以季H3最多,检出3877份,占比66.39%。阳性数最高的是1-年龄组,检出1869例;阳性率最高的是5-年龄组。2014年、2015年阳性率表现为冬春季和夏季高峰;2013年、2016年表现为春、秋季高峰。结论2013—2016年我省流感呈现春秋季和夏季高峰的流行特征,儿童、青少年是流感发病的主要人群,季节性H3和新甲型H1作为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交替出现。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瑞特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淋巴囊肿、空泡蝶鞍综合征以及心肌桥等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进行分析,总结了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的主导词以及编码查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疑难疾病 编码 主导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年桐乡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得到的187株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株)的标本类型与耐药情况。结果187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痰标本,药敏结果显示除替加环素,左旋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的均超过40%。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检测管理,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耐药株的产生。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4—2016年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药自制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评价中药制剂在我院自制制剂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1目—2016年12月31日医院中药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共应用中药制剂28种,累计销售金额2169万元,占制剂总销售金额的36.83%。各科室应用中药制剂差异性明显。结论中药制剂是医院特色诊疗的有力支撑,是转化药学的重要组成,是医院制剂的优势与出路。

  • 标签: 中药制剂 用药分析 临床特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疾病谱构成的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09年—2016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对其主要诊断以ICD—10编码分类进行疾病构成统计分析。结果八年来稳居前五位的疾病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共98696例,占出院总人数的64.43%。结论医院应抓好重点科室的建设,提高诊疗技术,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

  • 标签: 住院患者 疾病谱 构成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户籍居民主要死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新塍镇2016年户籍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死因分析。结果2016年新塍镇户籍居民死因前5位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占死亡总人数的86.09%。位居死因首位的恶性肿瘤占死亡总人数的27.05%。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户籍 居民 死亡率 死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光敏剂、短时间封包、红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单盲平均分为两组,1组外敷5%5-氨基酮戊酸(ALA)于全面部皮损处;另1组外敷安慰剂。均采用红光照射全面部,每周1次,共4次。每次随访记录皮损数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的第2周,试验组30%的患者皮损改善达到60%以上,而对照组的皮损改善均低于60%。疗效分析显示,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所有皮损计数,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总计数,与基线比较皮损的计数都减少(P<0.05)。而对照组,只有脓疱和总计数与基线比较计数减少(P<0.05)。结论5%ALA-PDT和单用红光治疗痤疮都能使皮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5%ALA-PDT疗效优于单用红光,不良反应较轻。

  • 标签: 寻常型痤疮 氨基酮戊酸 化学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6年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月报表、咨询点月报表数据及质控反馈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6年虹桥社区开展了大量且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但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及吸引力、硬件、软件等问题。结论健康教育工作有待提高,总之,要重视健康教育的质和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咨询服务点 健康教育活动 讲座 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地区2016年—2018年的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农村饮用水的供水情况和质量。方法收集广元地区2016年12月—2018年6月农村集中式供水厂和居民分散式供水点的水样资料,共收集样本360份,检测样本中菌落数量、浑浊度、pH、硬度、金属及毒理成分含量等项目,分析合格率和存在问题。结果自来水出厂水样本合格率与管网末梢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管网末梢水与井水合格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丰水期水样监测合格率显著低于枯水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色度、浑浊度、微生物指标外,出厂水其他指标正常,管网末梢水存在部分铁含量不达标,井水存在部分铁含量、铝含量不达标。结论广元地区农村饮用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情况,多为微生物不合格,部分管网水和井水含金属超标,今后需要加强饮用水的监测和安全建设管理,以确保农村居民正常饮水。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监测分析 集中式 分散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瑞芬太尼、芬太尼单独与联合应用于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需实施胃肠道全麻手术的99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应用芬太尼全麻,乙组应用瑞芬太尼全麻,丙组联合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全麻,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苏醒时间以及用药量。结果甲组诱导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要明显高于乙丙两组(P<0.05);乙组苏醒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要明显高于甲丙两组(P<0.05);甲组苏醒时间要明显长于乙丙两组(P<0.05);丙组瑞芬太尼用量要明显少于乙组,芬太尼用量要明显少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组全麻方法都能满足胃肠道手术要求,但联合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全麻,术中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较快苏醒,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加强辖区内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建设,了解重点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及时掌握重点职业病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积极防范职业病的发生。方法设计调查表,运用采访法调查填写并汇总分析。结果凉山州境内企业行业主要为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电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规模以“小型”为主,经济类型以私有为主。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主要为“严重”。凉山州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煤矽尘)、矽尘、电焊烟尘、苯、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噪声共七种,其中煤尘(煤矽尘)、矽尘、电焊烟尘、噪声的检测合格率在66.7%~86.5%之间,其余三种合格率均为100%。2016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主要为粉尘、噪声作业人员,检出职业禁忌症45例,未检出疑似职业病例。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中主要异常检出项为纯音听力测试、血压、谷丙转氨酶(ALT),检出异常的劳动者年龄主要分布于30岁至49岁。凉山州报告的职业病种为煤工尘肺、矽肺两种,2016年全州共报告病例151例,其中3例为煤工尘肺,148例为矽肺,病例主要为男性,从事行业主要为采矿业,接害工龄主要分布于4至9年之间。结论凉山州职业病重点防控行业为采矿业及制造业,重点地区为德昌县、盐源县、冕宁县,矽肺、煤工尘肺、职业性噪声聋为凉山州辖区内罹患风险较高的职业病种,职业病防治关注的重点人群为接触煤尘(煤矽尘)、矽尘、噪声的生产作业人员,尤其年龄在30至49岁、接害工龄在4至9年的男性生产作业人员。

  • 标签: 职业健康 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为我院城站院区癌痛治疗的规范化与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城站院区对于癌痛用药过程中疼痛评分,每日疼痛的动态评分,用药后不良反应评分,爆发痛用药,用药频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我院城站院区对癌痛用药的使用上还需改进,应提高医护人员的癌痛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学习国外成熟的疼痛管理模式,加强本院区对癌痛用药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癌痛管理措施,努力创建癌痛示范化医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对我院2016年的门诊处方点评,进步处方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供给参考。方法对我2016年1-12月门诊处方每月按份额随机抽取共990张处方。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剖析。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7种,国家根本药物使用率为37.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6%,注射剂使用率为24.2%。960张处方合理用药处方908张、占93.2%,不合理用药处方82张、占6.8%。结论经过处方点评与干涉,我院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得以明显进步。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