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钉治疗肱骨内侧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0~44岁,平均35.1岁。其中合并肘关节脱位3例,鹰嘴骨折2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钉固定。术后均采用石膏托固定。术后2~3周开始功能训练并定期期随访。术后6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0周,平均8.2周。肘关节MEPS评分(93.7±4.2分)(65~100分),其中疼痛(43.1±3.7)分(30~45分);关节活动范围(18.2±1.5)分(15~20分);稳定性(9.5±1.7分)(5~10分);日常功能(23.1±1.7)分(15~25分),本组患者优1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结论切开复位带线钉固定稳定性强,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内侧髁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肱骨 骨折 缝合锚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带线钉修复闭合性新鲜跟腱远端断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带线钉对21例闭合性新鲜跟腱远端断裂患者进行修复,其中改良Kessler缝合法12例;Krackow缝合法9例。结果全部病例均经6个月—1年的随访,按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判定1,优14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闭合性新鲜跟腱远端断裂采用钉固定及行改良Kessler缝合法和Krackow缝合法吻合跟腱可取得很好疗效。

  • 标签: 跟腱离断 带线锚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下极撕脱骨折运用带线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疗效,随访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结果19例患者采用带线钉内固定治疗,17例获得随访,随访结果骨折固定可靠、骨折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7周,无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6月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100%。结论髌骨下极撕脱骨折运用带线钉内固定治疗,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下极撕脱骨折 带线锚钉
  • 简介:摘要骨折愈合经过血肿期、机化期、骨痂期3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影响骨折愈合存在诸多因素,其中应力与微动是主要的因素,两者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应力能产生微动,同时微动能改变应力1。应力与微动对骨折愈合不仅需要骨折端良好的接触,骨折周围基本的血运,而且力学和微动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 标签: 骨折愈合 应力 微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钉治疗38例髌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髌下极撕脱骨折患者38例,采用5.5mm钉进行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观察和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58例完全获得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38例患者中有35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3例患者出现了关节强直。治疗的优良率达92.1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髌骨下极骨折分离移位及髌韧带切割滑脱的情况。结论采用钉治疗髌下极撕脱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复位并固定骨折,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髌骨下极撕脱骨折 锚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骨钉治疗TossyII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采用带线骨钉治疗的12例Tossy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Karlsson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对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获3~24个月随访,平均14.3个月,参照Karlsson标准,术后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1.67%。结论带线骨钉治疗Tossy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疗效肯定,其通过解剖方式重建喙锁韧带将成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带线骨锚钉 肩锁关节 脱位 带线骨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施乐辉公司微型双固定钉治疗25例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结果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3~12个月。按照Dargen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结论应用微型钉治疗闭合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优点突出,安全可靠,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闭合性 伸肌腱止点断裂 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尔联合舒洛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64例糖尿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局部换药的同时,对照组口服双嘧达莫50mg,3次/日,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1次/日静滴,2周为1疗程;研究组前列尔(凯时)10μg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舒洛特600LSU/2ml,肌注,每日1次,20天后改为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2周为1疗程。两组病人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尔联合舒洛特治疗糖尿病足,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

  • 标签: 前列地尔 舒洛地特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地砜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法对制剂中地塞米松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剂中氨苯砜进行定性鉴别;采用UV法测定制剂中氨苯砜的含量。选择290nm波长。结果样品化学反应鉴别均呈正反应,样品在290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氨苯砜在1.0~6.0μ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Y=9.562X-0.0228,r=0.9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地砜软膏 地塞米松 氨苯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带线钉固定手术治疗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4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23例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36-64岁,平均47岁;左侧9例,右侧14例,23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闭合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钉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患侧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患侧肩关节AS-ES评分术前平均为38.5分,术后平均为90.3分。随访23例患者骨折局部无明显疼痛不适,术后肩关节功能活动状况良好,所有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切开复位带线钉固定手术治疗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切开复位 带线锚钉 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
  • 简介:摘要文章从荨麻疹的实际临床治疗出发,就目前常见的两种抗组胺药物,即氯雷他定和枸氯雷他定的实际作用状况进行统计,并且进一步展开分析对比。被试者分别给药5mg以及8.8mg,并且于2周之后展开统计,发现枸氯雷他定表现略优。两组都有着良好安全表现。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枸地氯雷他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卡维洛与尼可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洛联合尼可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缺血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给予卡维洛联合尼可尔治疗,改善了患者心肌缺血状况,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卡维地洛 尼可地尔 冠心病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肱骨大结节骨折钉线桥技术的要点与不足,探讨规避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1月—2017年1月运用钉线桥方式治疗大结节骨折的临床资料,共11例,其中Ⅰ撕脱型6例,Ⅱ劈裂型2例,Ⅲ压缩型3例,合并肩袖损伤4例,前盂唇韧带复合体撕裂1例,年龄45岁~57岁,平均51岁,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完成手术,采用钉线桥拉网固定方式,归纳技术要点并列举分析其技术不足,尝试规避方法。结果11例病例均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13.4月骨折均愈合,所有病例未见术后固定移位,无钉松脱,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复位不足,主要表现在肩关节冠状位上的骨折块与骨床上缘的台阶残留,骨折块下缘未入骨床,骨折块前缘或后缘未入骨床。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优良率为96.3%。结论钉线桥固定方式治疗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牢靠,采用肩袖骨块兼顾固定方式稳定可靠、全面合理,镜下方式更是微创并可兼顾治疗合并损伤,但存在医源性复位缺陷,通过技术改良和熟练操作可加以规避。

  • 标签: 肱骨大结节 骨折 锚固螺钉 手术治疗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钉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远端新鲜跟腱断裂的术后疗效。方法分析16例采用带线钉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的新鲜跟腱断裂的治疗过程及及预后。结果术后疗效优13例,良2例,其中1例跟腱与皮肤有黏连。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断裂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带线钉结合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新鲜跟腱断裂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跟腱断裂 带线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尔在临床应用的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11月我院心脑血管科室收治的87例冠心病和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用尼可尔药物,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尼可地尔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实验采用水提醇沉和水提离心两种方法与茶止咳露现行工艺相比较,从实验结果来看,三种方法均能制备出符合现行质量标准的制备物,但综合考虑生产周期和生产安全性等因素,笔者认为采用水提离心法进行茶止咳露的制备更为实用可靠

  • 标签: 地茶止咳露 制备方法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尔硫卓联合卡维洛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绞痛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尔硫卓联合卡维洛治疗)和对照组1组21例(卡维洛治疗),对照2组21例(尔硫卓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47%,对照1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2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4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治疗效果上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尔硫卓联合卡维洛能够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临床效果突出,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卡维地洛 地尔硫卓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组合固定方法治疗Ⅲ°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方法、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3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损伤(股骨足印区)的病例资料,治疗均采用钉组合固定手术方法,术后按统一标准化方案进行康复训练,均进行关节镜复查,与健侧进行统计学差异的比较。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36个月,平均20.6个月,关节活动度与健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翻应力负荷下内侧张开间隙测定患侧与健侧差异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复查70°镜特定方位观察外翻应力下内侧半月板边缘均不可见。结论运用钉组合固定技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损伤(股骨足印区)简单可靠,疗效确切。

  • 标签: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损伤 锚固螺钉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