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高质量CR乳腺靶影像的技术要点,从而提高乳腺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乳腺靶检查女性患者的CR片,总结乳腺X线摄影中乳腺投照体位、乳房摄影的压迫技术、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患者CR片200张照片,优质片占93%。结论在现有乳腺X线成像设备的基础上,掌握和控制乳腺X线摄影中乳腺投照位置、压迫技术的技术要点是提高临床影像质量、提高X线乳腺检查利用率的前提和关键。

  • 标签: CR 乳腺X线机 投照体位 压迫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X线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治的两例乳腺癌患者的靶X线影像、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例患者中X线表现为星芒征1例、结节合并钙化1例;经病理诊断为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靶X线早期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早期乳腺癌应用靶X线检测,能将病变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诊断方法,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对临床及早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钼靶X 乳腺癌 病理诊断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传动直弓矫治器及技术临床应用文献的综述,分析传动直弓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正畸医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传动直弓技术得到推广。

  • 标签: 传动直丝弓 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巧用输液器点滴系数之比来计算输液速度,简化计算程序,缩短计算时间。方法甲、乙、丙三人分别用传统计算输液速度的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与用输液器点滴系数之比计算输液速度所花费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甲、乙、丙三人用输液器点滴系数之比计算方法所花费的时间均短于用以传统方法计算所用的时间,此方法简便、节省时间。

  • 标签: 输液器 点滴系数之比 计算 输液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压力导仔细检测患者的冠脉内压力,在计算患者的心肌部分中的血流储备,进而指示冠脉内支架优化置入,并且观察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患者,对它们实施压力导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依靠经导引导管将事前的压力导送进入靶的血管,这样就方便传感器处于患病部位,进而让此处的压力与压力导所记录的压力持平。在此基础上,将传感器处在患病处的远端,进而记录导和该处的压力,导所测定的窄处远端中的血管的平均压与导管所测得的主动脉的平均压的比值就是FFRmyo。而在静脉滴注ATP(140-180ug/kg.min)后,FFR小于0.75,说明冠脉病变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经过介入治疗后,重复检测患者静脉滴注ATP最大扩张冠脉后的FFRmyo。结果患者在应用该项技术后,介入前,FFRmyo所测定的数值均为小于0.75,释放支架到病变的位置,FFRmyo所测定的数值均为大于0.95。结论压力导能够精准客观地治疗患者的适应症,在指示支架上的优化置入与判定它的治疗效果等方面,效果明显,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力导丝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FFRmyo 腺苷最大扩张冠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对肝硬度值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间隔1-33周分别检测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FS)肝硬度值,及血清ALT、AST、GGT、ALB、GLO和TBIL等。分析患者肝硬度值变化与年龄、肝功能变化幅度间的相关性,以及年龄、初始肝功能指标与肝硬度值变化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ST、GGT、GLO、TBIL、DBIL的变化幅度,以及年龄均与肝硬度值变化幅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初始ALB、TBIL和DBIL水平,与肝硬度值变化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661,0.5225,0.5746;P<0.05)。结论炎症程度对肝脏硬度值的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初始ALB越低,TBIL和DBIL水平越高,肝硬度值变化越快。

  • 标签: 瞬时弹性探测仪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DR靶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631例因乳腺疾病及参加乳腺普查的女性采用数字化DR靶X线摄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31名妇女乳腺检查中,总患病人数为561例占88.9%,其中乳腺增生症438例,占69.41%,纤维腺瘤58例,占9.19%,乳腺癌49例占7.76%。结论数字化DR靶乳腺X线摄影作为无创、相对低辐射的影像检查方法操作简单、影像清晰、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明确诊断各种乳腺疾病,应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在乳腺疾病的普查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钼靶 DR 乳腺疾病 普查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X线靶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了高频超声与X线靶联合诊断。对高频超声、X线靶、高频超声与X线靶联合应用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频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3.33﹪(25/30),X线靶诊断的准确率为86.67﹪(26/3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高频超声与X线靶联合应用的准确率为96.67﹪(29/30),与高频超声、X线靶的准确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与X线靶诊断的优势各异,高频超声与X线靶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高频超声 X线钼靶 联合应用 早期乳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靶X线摄影和(或)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我院87例手术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靶X线摄影(或)MRI表现以及术前诊断正确率。结果靶X线摄影术前确诊率为83.6%,MRI检查术前全部确诊。结论靶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而MRI检查能清楚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 线摄影 MR I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VV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VVC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引起VVC的致病菌种类。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氟康唑(A组)和酮康唑(B组)治疗。连续用药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中致病菌为白色假酵母菌151例、热带假酵母菌14例、近平滑假酵母菌8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引起VVC的致病菌以白色假酵母菌为主,采用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后临床疗效均较满意。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氟康唑 酮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和数字化靶X线在早期不典型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不典型乳腺癌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彩超和数字化靶X线表现。结果彩超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合的概率69.2%,数字化靶X线符合率71.3%,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86.1%,与单纯的一种诊断方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和数字化靶X线联合对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有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彩超 数字化钼靶X线 不典型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放置鼻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0月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置鼻胃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传统方法放置鼻胃管成功率为80%左右,采用导法放置鼻胃管的成功率为1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导法置入鼻胃管能显著提高成功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鼻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诊断为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患者321例,自愿接受健康教育和正规治疗的患者采取消除诱因、心理教育、生活指导和预防等方面予以健康教育。结果患者中189例(58.9%)经1个疗程后痊愈,108例(33.6%)经3个疗程后痊愈,24例(7.5%)转变为顽固性、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结论健康教育明显有助于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患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臭氧治疗辅以达克宁栓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科收治400例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取2-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阴道放药,治疗组采取臭氧液清洗+阴道放药。通过体征、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1.5%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的预防效果评价,观察组有效率76%高于对照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臭氧液阴道冲洗雾化熏蒸辅以达克宁栓阴道置入共同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疗效佳,且具有预防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臭氧治疗 达克宁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孕症精液中粘稠度和活动力和轨迹速度的关系。方法学对不育男性精液作精液粘稠度(粘度计法)和活动力与轨迹速度(计算机自动分析)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精液粘稠度越高,常伴有精液标本不液化,影响精子活动力,运动轨迹呈锯齿形运动越多,速度越慢。

  • 标签: 精液粘稠度 活动力 轨迹运动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4名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3组,每组68例。3组输液速度分别为20滴/分,26滴/分和33滴/分。结果3组患者在皮肤血管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所需时间及接受程度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时应将输液速度控制在26滴/分,患者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少,且所需输液时间适应。

  • 标签: 输液速度 七叶皂苷钠 皮肤血管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索静脉血流速度与内径比值(V/D)对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1例临床确诊为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VC组)及5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左侧精索静脉的发病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C组精索静脉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宽,V/D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速度在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索静脉血流速度与内径比值作为评价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索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 血流速度内径比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局部使用制霉菌素加上乳杆菌活菌胶囊。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治疗有效率升高复发率降低。结论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治疗使用制霉菌素加上乳杆菌活菌胶囊疗效满意。

  • 标签: 妊娠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制霉菌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联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临床效果,为选择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将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连用3日,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口服3日,连用3个月经周期;B组每日阴道塞入制霉菌素栓20万U,连续应用6天,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用6日,连续3个月经周期;C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连用3日;同时阴道塞入制霉菌素栓20万U,连续应用6天,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重复一次,连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A组治愈率为50%,B组治愈率为54%,C组治愈率为86%,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联合应用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结论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是配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伊曲康唑 制霉菌素栓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