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疗法在老年转子间骨折中起到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结束之后对其开展为期半年至2年的随访,主要观察指标有生活自理能力、疼痛程度以及髋关节的活动度。结果术后下床时间为4-19天,平均(5.21±1.73)天;住院时间为(14-34)天,平均(21.37±2.51)天;随访结果总体有效率为83.33%。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势主要有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速等。对于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是最为合适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成效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老年 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用DHS治疗的4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据骨折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41例患者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不同手术方法所得到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42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身体状况等将42例患者分为A组-股骨近端髓内钉组12例,B组-动力髋螺钉组13例,C组-外固定架治疗法组8例,D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9例。观察对比各组之间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有无并发症出现和术后愈合的时间。结果各组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4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有无并发症出现和术后愈合时间的比较均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治疗老年患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外固定架治疗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种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要选择更为合宜的手术方法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身体情况等。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外固定架治疗法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29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min,平均输血400ml。术后3~5天下地21例,7~10天下地5例,10~14天下地3例。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8例,良33例,可11例,优良率达83.2%。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可早期下地行走,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可作为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一种选择,但应慎用。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关节置换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延迟愈合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 老年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改革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实施以人性化、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为指导思想,以改革医设置和工作模式,明确医工作职责,制定医职业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医监督培训机制为内容的改革。结果在2012-2014的三年间,我院门诊患者从日均约800人次增加至1200多人次,患者对医的满意率增加了3.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年投诉记录从24例减少到15例。结论我院医改革取得成效。

  • 标签: 导医改革 报告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行走世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98.1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来讲,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而且还能增加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动力髋螺钉治疗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术后下地行走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夜间睡眠障碍打鼾患者进行多睡眠监测临床分析,提高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认识,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方法选取340例因夜间睡眠障碍打鼾患者,多睡眠监测(PSG)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根据AHI将OSAHS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比较年龄与体重指数(BMI)、AHI与最低血氧饱和度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不同AHI组间BM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随AHI增大而增大,且P<0.05,各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多睡眠监测夜间睡眠障碍打鼾患者,提高了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肯定了睡眠呼吸监测在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患者医需求特点,探讨医改革对策。方法对300名门诊患者或陪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获得信息和辅助是患者的基本需求,乡镇及外地受访者对信息的需求高于城区受访者。受访者倾向于认同医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强烈。结论壮大服务队伍,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技能,是医改革方向。

  • 标签: 门诊患者 导医需求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吸绵(NasoPore8×2×1.5cm)配合凡士林纱(6cm×30cm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和膨胀海绵(Meroce1)在功能性鼻内窥镜(FESS)术后填塞的疗效对比。方法将116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患者分为纳吸绵+凡士林组和膨胀海绵组。术后分别置入鼻腔纳吸绵+凡士林纱和膨胀海绵行填塞止血,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率、出血率以及术腔恢复情况比较。结果纳吸绵+凡士林组疼痛率和出血率分别为81.03%和13.79%;膨胀海绵组则为77.59%和41.38%;②在中鼻通粘连与筛窦内囊泡的方面,纳吸绵+凡士林组(15.52%)低于膨胀海绵组(32.76%)。结论在FESS术中应用纳吸绵+凡士林组纳吸绵填塞能更有效的减少术区出血,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缩短住院时间,加用凡士林纱弥补单纯使用纳吸绵填塞压力不足,渗血较厉害,通过这样的方式即达到有效止血、支撑术腔,促进术腔尽早上皮化问题,尤其减少使用过多纳吸绵或者其他止血材料,不经济等问题。使我们医务人员更容易有效的进行医患沟通,达到精简、效果好、痛苦时间短,病人恢复快的目的。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FESS术 纳吸绵 膨胀海绵 鼻腔填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乐分娩配合经络按摩对产程产生的影响。方法以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乐分娩,观察组采取乐分娩配合经络按摩方法,对比两组分娩方式、疼痛情况、产后出血率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分娩配合经络按摩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且产后出血率低。

  • 标签: 导乐分娩 经络按摩 产程 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医护士进行综合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对医护士实施常规管理,将100例门诊患者划分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对医护士实施综合管理,将100例门诊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总分分别是(67.7±2.5)、(88.8±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管理可以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导医护士 门诊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三针温针灸配合口透承山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门诊2013.03~2015.03期间进行诊治的11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58例患者运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58例患者应用肩三针温针灸配合口透承山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3.10%(54/5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4.48%(49/5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三针温针灸配合口透承山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肩三针温针灸 条口透承山 肩关节周围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经络平治疗仪是近些年来骨伤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依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并且结合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而研制出的中医现代化治疗设备。其通过超强刺激、超导激活,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治愈疾病。临床上运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报道较多,且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经络平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经络导平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程中胎儿头位不正与产程进展的关系,探讨使用乐球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139例单胎头位,分娩过程中发生持续性枕后(横)位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在活跃早期使用乐球,适时联合手转胎头术;对照组69例未加以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妇的耐受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诊断头位不正,适时使用乐球并行徒手旋转胎头,对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减少母儿损伤,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持续性枕后(横)位 导乐球 徒手旋胎头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队属医院如何发挥门诊医的服务职能,创新门诊服务理念的具体措施。方法从加强培训入手提升医能力素质,强化服务职能,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质量。结果促使医院门诊流程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人性化服务的新理念,明确医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不断多创新服务理念和丰富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才能获得广大患者好评,进一步提升医院为兵服务的能力。

  • 标签: 门诊导医 创新服务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应用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2例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00min,平均82min。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复查X片提示假体位置满意。随访时间1.8~5.8年,平均3年。随访期间,死亡4例,存活患者中39例获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分,优9例,良2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达82.05%。结论对于75岁以上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复位困难且内固定强度差。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避免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 标签: 股骨头置换 高龄 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病理生理学概念繁多凌乱,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机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抽象的内容较难理解与记忆,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对于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及效果尤为重要。我们将思维图这一工具运用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综合图片、文字及色彩等多种元素进而使知识条理化、具体化,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能力,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与比较相关知识点,有助于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病理生理学 思维导图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乐无痛分娩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行乐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行常规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临床镇痛效果、阴道顺产率、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有效率和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乐无痛分娩可以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降低产妇的疼痛感;促进阴道顺产率的提高,减少产后2h出血量;不会影响新生儿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导乐无痛分娩 分娩镇痛 阴道顺产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痰汤(简称肺癌方)联合化疗治疗痰瘀阻肺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痰瘀阻肺型肺癌患者中抽选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肺癌方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近期疗效有效率为50.0%,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实验组远低于对扎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痰瘀阻肺型肺癌患者采用肺癌方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缓解患者的症状,且能起到延寿减毒的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葶苈大枣泻肺汤 导痰汤 化疗 痰瘀阻肺型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