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是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人体自外界摄取信息的85%以上来自眼的观察,故将眼和脑、手并称为人体的三大智力器官。人眼是如何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最终形成视觉的?下面就视觉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功能、成像原理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 标签: 视觉 形成基础 成像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0-3月龄新生儿进行视觉相关检查,了解新生儿视觉系统发育规律。方法通过对600例0-3月龄正常新生儿分为3组进行视觉诱发电位以及屈光检查,记录FVEP的P2潜伏期、振幅以及屈光检查的球镜、柱镜数值,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观察新生儿视觉传导功能以及屈光状态。结果0-3月龄所有新生儿FVEP的P2波潜伏期平均值为(158.42±20.74)ms,95%可信区间为(153.42―163.42)ms,振幅平均值为(6.30±4.09)μv,95%可信区间为(5.40―7.20)μv;0-1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58±1.39)DS,柱镜平均值为(-1.56±1.16)DC,1-2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09±1.52)DS,柱镜平均值为(-1.91±0.62)DC,2-3月龄组新生儿的球镜平均值为(3.11±1.27)DS,柱镜平均值为(-2.10±1.71)DC,三组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月龄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正常参考值为153.42―163.42ms;3月前各组婴幼儿的球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光随诊时间定为大于3个月。

  • 标签: 新生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视觉训练在治疗弱视及斜视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弱视斜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斜视患者)30例,对比组(弱视患者)30例,均给予视觉功能训练方式开展治疗研究,然后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和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61.6%,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视觉功能训练疗法治疗斜弱视患者的效果均比较突出,安全性高、没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视觉训练 弱视 斜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弱视及斜视患者采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弱视及斜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29%,与对照组的74.29%相比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治疗弱视及斜视期间,应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眼视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降低斜、弱视复发率,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弱视 斜视 视觉功能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类型的孕妇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随机抽取94例近三年在我所就诊的孕妇病例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孕妇的心理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焦虑型、抑郁型、疑心重型。经过我们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所有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均得到显著缓解,并顺利分娩。结论对孕妇的心理状态特点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孕妇克服不良心理,顺利生产,从而保证母婴平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孕妇保健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 标签: 孕妇 心理状态 护理 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基层医院外科病区的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病区内备用药品、急救药品、高危药品采用视觉提示管理方法,将每种药品用颜色与数字相结合进行标识,按序放置,采取固定药品基数,循环运作的方式,并制定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结果采用药品视觉标识管理两年中护士摆错药物发生率由前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同期的86.7%,上升至99.6%,护士药品工作满意度有原来的89.6%上升至98.2%,使用中未发生任何护理差错事故,均安全用药。结论基层医院病区药品的视觉标识管理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病区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基层医院 病区 药品管理 标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5例脑梗塞病人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治愈例188,好转7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11例。结论心理护理可使病人较早度过疾病带来的心理创伤,积极接受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脑梗塞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骨科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心理情况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7月一2009年11月收治的78例术后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情况。结果治疗组心HA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患者不易出现心理问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心理护理 心理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配合视觉训练治疗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疗效。方法选取84例(168眼)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84眼)和观察组42例(84眼)。对照组给予视觉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角膜塑形镜配合视觉训练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和眼轴。结果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平均屈光度降低,平均眼轴缩短,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合视觉训练在青少年初发性近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视力,降低屈光度,并缩短眼轴,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视觉训练 青少年初发性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视觉电生理技术在中医眼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从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视力色觉障碍患者随机选取68例作为本研究病例,所选68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34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接受假同色图测验,研究组接受视觉电生理技术检查,将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确诊率,研究组94.12%明显比对照组79.41%要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视力色觉障碍疾病上,可考虑将视觉电生理技术检查方式作为首选诊断方式,此方式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疗效 色觉辨别力 色觉障碍 视觉 电生理技术 中医眼科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心理问题成为很多人的困扰。龙口市市民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或工作压力大和受情感问题困扰,其中青少年和中年人是心理疾病的多发人群。就心理咨询的现状看,很多市民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因此政府,医院和市民应该共同努力,提高龙口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心理咨询 社会压力 龙口市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为有机磷中毒患者制定有效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且针对调查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比对照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将心理学应用于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中毒 心理护理 SCL- 90
  • 简介:摘要调查50例住院临产妇心理特点并在临产期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临产妇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复杂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临产妇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临产妇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对病人是较强的压力和应激源,此时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应对症实施心理护理和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缓解和消除病人及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

  • 标签: 患者 手术前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据统计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多达1.8亿左右,占总人中数的13.26%,65岁以上的人口达1.2亿,占总人口数的8.87%.在人口定义学中规定,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即为老年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以便加强和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不断改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理变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甲亢患者58位,并将这58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人,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则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以往最常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观察两组患者在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这两种情绪上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焦虑评分(64.32±6.73)明显高于观察组(59.49±9.41),对照组患者的躯体焦虑评分(75.43±7.98)也明显高于观察组(68.82±6.84),两组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总评分为128.31±16.25分,对照组的总评分为139.75±14.71,可以看出观察组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甲亢患者的心理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理 甲亢 心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