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试验用药品作为整个药物临床试验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以及临床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等关键问题。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是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复核检查的一个重点关注环节。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是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PDCA循环法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药物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的质量。

  • 标签: 试验用药品 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 PDC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心动过缓病人行阿托品试验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假阳性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4%)明显低于对照组(94%)(P<0.05);观察组假阳性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2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对阿托品试验实施细节护理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提升实验准确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阿托品试验 细节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方法对临床试验的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加以研究,分析其加强管理的要点,再从问题出发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结果通过加强试验管理组织以及申报平台的改进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结论要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其试验过程控制和管理,把控好药物临床试验的各个环节,来实现最终的试验目标。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药敏实验情况。方法通过比例法对100株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0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性为31.1%。复治样本的耐药率明显的高于初治样本的耐药率,(P<0.05)。结论需要严格的按照结核病控制策略进行相关工作,保证肺结核病可以更好的被治愈,有效地进行治疗管理,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扩散。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从介绍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着手,详细论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的建设、专业团队建设与试验管理等方面内容,突出领导重视、制度保障、人才培养、软硬件配备等在建设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过程的重要性。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 管理体系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注射液的溶血、过敏及刺激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兔血体外溶血,豚鼠全身过敏、被动皮肤过敏,兔血管刺激的方法,观察丙泊酚注射液的溶血、过敏及刺激反应。结果丙泊酚注射液各管在15、30、60、120、180min均未发生溶血现象,也未出现红细胞凝集反应;丙泊酚注射液不引起豚鼠全身过敏、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丙泊酚注射液临床人用量对兔耳血管无刺激作用。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丙泊酚注射液临床人用量对兔耳血管无刺激作用;无豚鼠全身过敏、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无体外溶血现象,也未出现红细胞凝集反应。

  • 标签: 丙泊酚注射液 溶血 过敏 刺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各专业药物临床试验的讯速增加,管理组织(SMO)公司委派临床试验协调员(CRC)介入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已越来越多。但目前CRC的介入并没有确切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医院及科室应结合自身需求,采取实际行动取长补短,使CRC的引入和管理步入正轨1。通过近两年与CRC的合作对其管理、培训及考核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共探讨。

  • 标签: 临床试验协调员(CRC) 管理 培训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蒙眼试验对缓解儿童斜视矫正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52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实施蒙眼试验,患儿术后安返病房后10min记录小儿全麻术后躁动评分(PAED),10min,20min记录心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安返病房后10minPAED评分,10min,20min心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蒙眼试验可减少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率的发生,促进患儿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同时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蒙眼试验 儿童 斜视矫正术 全麻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血流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由于地区、医院水平、收治患者病情程度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不同,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耐药监测数据不尽相同1。为了解本地区社区和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我院2015年临床血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血流感染 敏感性 超广谱&beta - 内酰胺酶资料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复方肤清洗剂的防腐剂种类及浓度,提高复方肤清洗剂的质量。方法参照中药液体制剂常用防腐剂的种类和抑菌浓度,在复方肤清洗剂中分别加入0.1%苯甲酸钠、0.2%苯甲酸钠、0.3%苯甲酸钠、0.05%羟苯乙酯、0.10%羟苯乙酯、0.15%羟苯乙酯置阴凉处,并在不同留样周期(12个月内)对复方肤清洗剂进行稳定性考察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添加0.1%羟苯乙酯和0.15%羟苯乙酯作为防腐剂,能起到很好的防腐效果,而且稳定性好。结论0.1%羟苯乙酯是复方肤清洗剂较为理想的防腐剂。

  • 标签: 防腐剂 苯甲酸钠 羟苯乙酯 稳定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LIA)仪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COI大于1时,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阳性率的变化趋势及其临床价值,建立适合自己实验室的梅毒检测流程和报告系统,为临床提供应用参考。方法收集本院COBASE602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COI大于1的阳性标本100例,全部标本进行HISCL5000检测,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为标准确定真、假阳性。结果100份COBASE602阳性标本经TPPA法检测阳性标本95例,阴性5例,阳性符合率95%;100份阳性标本经HISCL5000检测阳性标本96例,阴性4例,TPPA法复检阳性符合率97%。结论在本实验室COBASE602和HISCL5000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均存在一定假阳性,COBASE602梅毒抗体结果1≤COI≤7的阳性标本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行TPPA复查;HISCL5000梅毒抗体结果1≤COI≤3的阳性标本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行TPPA复查,以防止梅毒的误诊,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对临床输血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为158例交叉配血的患者以盐水法、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展开临床输血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正定型、反定型一次性检验符合率100.0%、99.4%明显高于盐水法的96.8%、91.8%(P<0.05)。经交叉配血后,1例患者发生配血不符,占比0.6%。结论以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展开临床输血检验,可提升一次性检验正确率,为患者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传统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被动抬腿试验(PLR)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系统(USCOM)预测65岁以上单肺叶切除的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入组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南京市胸科医院ICU收治的65岁以上单肺叶切除术后的患者共42例。在PLR期间和进行扩容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用无创心排出量监测技术测量每搏输出量(SV),心排出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CVP),根据对容量负荷试验的反应(△SV≥15%者为有反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观察试验后SV的变化(△SV)及其相关性。结果入组的43例患者中,有反应组22例次,无反应组21例次;反应组在PLR后的SV、CO、FTc和CVP均明显增加(P<0.05);上述指标在第三阶段后有所下降,第四阶段后又明显增加(P<0.05);反应组患者SV的变化((△SV)高于无反应组(P<0.05)。结论被动抬腿试验联合无创心排出量监测△SV对65岁以上单肺叶切除的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有预测作用。可用以指导患者的液体治疗。

  • 标签: 被动抬腿试验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 容量反应性 单肺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疑似乙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ECLIA、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ELISA方式检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与ECLIA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乙肝e抗体(HBeAb)检验结果比较上,ELISA与ECLIA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ECLIA、ELISA两种检测方法的重复性,除高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含量差异不明显外(P>0.05),ECLIA检测到低浓度、中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含量的重复性与ELISA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CLI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使用推广。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