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切护理配合对无水乙醇加压连续置换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重要性。方法208例患者236个单纯性肝肾囊肿行无水乙醇加压连续置换硬化治疗,抽净囊液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囊液清亮,再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10-20ml,保留1分钟抽出,而后用无水乙醇反复加压连续置换冲洗囊腔至抽出液清亮,最后将残液抽净。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治愈率95.34%,显效率4.65%。结论密切护理配合是无水乙醇加压连续置换硬化治疗单纯性肝肾囊肿的保障。

  • 标签: 超声导航 肝肾囊肿 无水乙醇加压连续置换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观察导丝交换法置入鼻饲管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导丝交换法置入鼻饲管,观察使用导丝交换法与传统方法更换鼻饲管后患者的反应。结果使用导丝交换法置入鼻饲管成功率高。结论经导丝交换法置入鼻饲管患者痛苦减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导丝交换 鼻饲管置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入,需要的护工人员愈来愈多,同时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培养的教学质量刻不容缓。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一线护理实验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并归纳了一些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这些教学理论的不足或待改进之处。期望对今后的护理实验教学起到有益帮助。

  • 标签: 角色互换法 情景体验法 多媒体教学 护理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置换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2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只单纯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在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结果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膝前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的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Feller髌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髌骨置换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膝前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与髌骨功能。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据食品交换法制定饮食处方对于肥胖冠心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70例住院患者在住院及出院后持续按照处方饮食进食,与对照组60例比较,观察一月、三月、6月后体重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体重明显下降,饮食干预3月,减重效果最明显。结论以食品交换法为指导制定饮食处方法简单易算,患者依从性强,能明显降低肥胖冠心病患者的体重。

  • 标签: 食品交换法 肥胖 冠心病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冠直接修复活髓隐裂牙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隐裂牙患者,将96颗早期隐裂牙随机分成两组,48颗患牙采用调牙合,脱敏或充填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48颗患牙采用金属或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全冠修复组)。两组随访2年。结果全冠修复牙隐裂总有效率达91.67%,治疗组疗效为62.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轻微咬合痛和一些一过性冷热刺激痛患牙,早期可直接行金属或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能够有效保存活髓。

  • 标签: 牙隐裂 活髓牙 金属烤瓷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诊抢救室护士应用可视喉镜及直接喉镜对心肺复苏患者行气管插管。方法46例心肺复苏患者按其就诊顺序分为可视喉镜组及直接喉镜组,记录每例患者插管所用时间、患者1次插管成功率、患者因配合气管插管胸外按压中断时间及护士插管失败请麻醉科医师协助例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使用可视喉镜组明显缩短平均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由插管所造成的按压中断及请医师协助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可视喉镜培训简单使用方便且对臂力要求低,在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可视喉镜 直接喉镜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成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比对照组(7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更高。

  • 标签: 老年 人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及手术后的风险,阐述康复治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全髋置换患者的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总结康复治疗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必要性,强调康复治疗能明显加快此类患者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卧床时间。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为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本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除3例双侧同期置换患者及3例80岁高龄患者在术后3周后出院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周左右出院,出院后4~6周门诊复查屈膝、屈髋均大于90度,能完成日常生活,认为做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 简介:摘要对严重的肩关节病损,应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有可能同时满足治愈疾病、解除疼痛、稳定关节、重建功能的目的。术后给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较好地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以缓解疼痛。但由于肩关节的特殊功能要求和解剖特点决定了人工肩关节在实施数量和长期效果上仍不能与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 标签: 人工肩关节置换 患者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路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采用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0.0±11.5),低于对照组的(130.4±1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疗效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不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毫不影响假肢体位与置换后早期功能活动的锻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前路微创 全髋关节 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给予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以综合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包括正确的体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心理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45例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消失,伤口愈合良好,无髋关节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6-30d;术后随访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0例,生活自理完全独立7例,生活自理大部分独立7例,部分依赖1例。结论全面的术后护理有助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肠道菌群失调在医院住院病人中经常发生,由于大量广谱抗菌素的应用,使其在冶疗过程中会出现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等症。基层卫生院实验室条件差,一般不具备肠道细菌的培养。因此,粪便直接涂片染色观察肠道菌群比例失调是一种既简便又快捷的方法,帮助临床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症和紊乱症,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粪便直接涂片 肠道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可行性。方法将选取的130例血液制品标本注入双相血培养皿中进行培养,每天对生长状况进行多次观察,待发现双相血培养皿上有细菌生长后进行涂片染色,使用梯度离心法将血培养阳性的标本使用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随后使用传统方法对上述鉴定结果再次进行鉴定。结果130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引起的52例,革兰阴性菌引起的74例,真菌引起的4例,进行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6.2%,100.0%,50.0%。进行药敏试验中大部分药物的药敏符合率大于85%。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涂片确定菌种后使用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ATB药敏系统进行药敏检测可行度较高,缩短了需要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到了较多的时间。

  • 标签: 血培养阳性标本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髓隐裂牙采取全冠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的活髓隐裂牙患者,根据患牙受冷热刺激的反应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三组均行直接全冠修复,观察三组不同时间段的疗效。结果A组、B组修复后1周、6个月、1年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C组,其牙髓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临床在明确活髓隐裂牙的诊断后,根据牙髓状况、裂纹深度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的配合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征得其同意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全冠修复 活髓隐裂牙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