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某节能灯生产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情况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生产工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接触危害因素员工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企业总体布局满足生产需要,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合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一氧化碳、汞、铅及生产性噪声等。检测结果大部分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工人体检结果未发现相应职业病和从事相应岗位的职业禁忌证。结论应加强汞、噪声等关键岗位的排毒设施及减震除噪措施和劳动者个人防护。

  • 标签: 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 节能灯
  • 简介:摘要在电气开关柜工程中,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工程竣工之后的验收工作。作为电气开关柜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要与相关的质量监督部门、消防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等联合起来做好电气开关柜工程的工程验收工作,这样才能很好的保证电气开关柜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从电气开关柜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电气开关柜设计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重点问题,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 标签: 电气开关柜工程 设计人员 工程验收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电气安全检测技术能力进行比对,推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建设发展。方法依据《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安全质量检测技术规范(试行)》中的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对29家实验室的电气安全检测技术能力进行比对,采用经典Z比分数进行比对结果判定。结果有20个实验室检测参数结果为满意,检测结果有一项离群值的实验室有6个,含有复查值的实验室有4个。结论开展能力比对,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人员管理水平和检测技术能力。

  • 标签: 电气安全 能力比对 数据处理 Z比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便节约能源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门诊输液患120例,其中60例按“输液贴规范操作”作为实验组,另60例按“棉签常规方法拔针法”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拔针后穿刺处皮肤出血,皮下淤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判断“输液贴法“的使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皮肤出血,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3%,优于对照组8%和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液贴法”拔针,可明显降低拔针后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减少棉签的消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前列腺电气化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在前列腺电气化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优质护理。结果无一例因为护理不到位而致并发症发生,健康教育覆盖率由原来的90%提高至99%,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原来的80%提高至达96%,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至9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或降低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手术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提高护理质量1。

  • 标签: 优质护理 前列腺电气化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后后尿道狭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切除术后后尿道狭窄患者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例)与观察组(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冷刀切开加电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后尿道狭窄患者以冷刀切开加电切手术治疗,此手术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前列腺 电气化切除术 术后后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2年间9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其术后疼痛程度、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有无并发症以及护理特点。结果术后疼痛较轻,平均留置尿管的时间为8天,平均住院天数13.26天,全部患者顺利恢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缜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 标签: 术后疼痛 导尿管留置时间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