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重症手足口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对照研究,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重症手足口进行一般治疗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28例辅以丙治疗为实验组。评估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痊愈率高,疗程缩短。结论丙治疗重症手足口疗效好,能明显缩短疗程。

  • 标签: 丙球 重症 手足口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33例经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行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诊断声像图特点,同时计算超声诊断的检出率,并和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经过超声诊断后提示有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例腹腔游离气体、33例腹腔积液及20例腹部包块。采用X线平片检查发现28例膈下游离气体,但未能将腹腔积液与腹部包块显示出来,同时也无法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直接征象显示出来。结论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诊断率较高,相较于X线平片诊断,除了可以显示游离气体之外,还能将腹腔积液、腹部包块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情况直接显示出来,很好地弥补了传统X线平片诊断的缺陷,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穿孔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作为药物载体制备微制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乳化溶剂挥发法中影响载药PLA微球粒径及包封率的因素,并且介绍了PLA微在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 标签: PLA 微球 粒径 包封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研究COOK宫颈扩张囊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初产妇延期妊娠伴宫颈不成熟1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A组106例为COOK囊组,采用COOK囊促宫颈成熟后再静滴缩宫素引产,B组78例为缩宫素组,静滴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两组孕妇在年龄、孕次、头盆评分、宫颈成熟度评分方面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引产成功率为79.25%,B组引产成功率56.41%,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产后出血、宫颈裂伤、产后生殖道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OK囊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疗效高,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COOK球囊 延期妊娠 促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设备制造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识别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各项检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各项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较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8月,对15例16指手指血管瘤进行诊治。术前15例16指Love试验阳性,冷敏感试验阳性,6指X线侧位片显示末节指骨有明显压迹。全部病例均采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结果15例16指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6~36月,术后症状均消失,指端无畸形,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指血管瘤的诊断依赖临床三联症表现及Love试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球瘤 手指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mbosphere栓塞微粒在子宫腺肌症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在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共使用Embosphere栓塞微粒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疗48例总结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使用Embosphere栓塞微粒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疗效与文献报道疗效相近,但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不良反应减少。结论Embosphere栓塞微粒在子宫内膜腺肌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且术后疼痛轻,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并缩短平均住院日,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子宫动脉栓塞术 Embosphere栓塞微粒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表面麻醉联合筋膜囊下麻醉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33例白内障患者采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筋膜囊下麻醉,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6.25%,基本满意率为3.75%;术后视力>0.5者102眼(76.6%);术中术后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筋膜囊下麻醉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应用安全、有效、实用、提高了白内障手术的质量。非常适合基层白内障手术医师推广使用。

  • 标签: 表面麻醉 眼球筋膜下麻醉 白内障 基层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评价膝下动脉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治疗重症下肢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患者,采用膝下动脉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患肢。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66±10)岁,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择手术方法,膝下动脉病变首选PTA,合并髂股动脉病变则同时进行血管重建,结果髂股动脉重建术一期均成功。手术主要并发症为小腿血肿4例(6.7%),膝下截肢4例(6.7%),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16±10)个月,患者一期通畅率为58.3%,25条肢体发生再狭窄(41.2%),其中10条肢体再次接受外科干预,二期畅通率为75.0%,总的救肢率93.3%。结论膝下动脉囊扩张血管成行术是治疗重症下肢缺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管成形术 气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型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月1月—201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真菌型鼻—鼻窦炎患者56例,全部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鼻内镜检查可以看见窦口开放情况良好,窦腔粘膜上皮化良好,没有异常分泌物潴留,并且可以看见血管纹分布,在鼻腔、鼻窦内没有真菌团块,手术腔引流通畅,痊愈率100%。经随访1年均没有复发。结论鼻内镜在手术治疗真菌型鼻—鼻窦炎上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术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手术治疗 真菌球型鼻&mdash 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机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50例急性心机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均使用冠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囊反搏术(IABP)治疗,通过加强护理观察及监测,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观察及监测,50例患者,47例抢救成功,死亡3例,这47例在置管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出现,其后2例病情较重转内科ICU治疗,余45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PCI联合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IABP工作原理、并发症产生的相关因素的掌握,细致的护理观察及全面的监测,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镜引导下的鼻窦窦口囊扩张术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之间收治的鼻窦炎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鼻窦窦口囊扩张术,对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手术配合护理资料。结果20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及护理下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高。结论对于鼻窦炎采用内镜下鼻窦窦口囊扩张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对经抗生素,局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治疗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抗生素治疗超过4周,但鼻窦CT表现为异常,且每年鼻窦炎急性发作次数超过3次的慢性鼻-鼻窦炎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术中手术室护士娴熟的手术配合和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鼻窦炎 鼻窦口球囊扩张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低位腹主动脉囊阻断技术对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囊阻断组),复习既往11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腹主动脉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出血量为(7388±706.99)ml,有1例骶神经损伤,3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囊阻断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 标签: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 骶骨巨大肿瘤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九十中小学校学生的视力状况,分析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更好的为学校制定预防近视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学生近视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国家统一的学生视力检查方法和要求,对我团中小学生2007—2012年度全体在校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论近视是目前中小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病,已经成为危害中小学生健康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更好指导学校开展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中小学学生 视力 调查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