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一种能有效促进面瘫患者康复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住院治疗的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闪和雷火灸等中医护理技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闪联合雷火灸等中医护理技术能促进面瘫患者的康复,无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闪罐 雷火灸 面瘫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按《医院消毒供应室规范》要求将中医拔器具集中到消毒供应室进行规范清洗以保证其安全使用。通过对中医拔器具采取两种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比较两组火罐清洗消效果。方法选取针灸科治疗使用后的玻璃火罐20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只。对照组采用由消毒供应室集中用碱性多酶清洗液浸泡清洗+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的处理方式,实验组采取消毒供应室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集中清洗消毒的处理方式。比较两组火罐清洗消毒后的蛋白残留;对采用以上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后外观目测加放大镜检查火罐的清洗质量及对两组的劳动率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合格率为80.00%(80/100)低于实验组的100.00%(100/100),差异显著(P<0.01);采用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后目测加放大镜检查,对照组清洗消毒的火罐外观不清亮、有水迹,合格率为78.00%(78/100)。实验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的火罐大多外观清亮、无水迹,合格率99%(99/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清洗消毒用时(38.60±1.95)min少于对照组的(223.2±8.76)min(P<0.001)。结论将中医火罐器具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回收、进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的清洗、发放管理,可有效提高火罐的清洗质量,为诊疗使用安全与方便提供保障。

  • 标签: 火罐 集中 清洗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拔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骨科接收诊治的跗骨窦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针刺联合红外线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小针刀联合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拔治疗跗骨窦综合征,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小针刀 拔罐 跗骨窦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薄层螺旋CT诊断流程。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局限性肺部磨玻璃结节50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经过手术病理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结果病灶形态、大小、边缘、实性成分、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与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有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薄层螺旋CT检查是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磨玻璃结节 薄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我院2017年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刺络拔联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疱、结痂、止痛和疱疹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刺络拔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带状疱疹 龙胆泻肝汤 刺络拔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干眼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研究组(玻璃酸钠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干眼症患者采取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干眼症 贝复舒滴眼 玻璃酸钠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并分组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52例纳入研究,并对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6例。实验组采用理疗方式,研究组采用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康复训练和常规护理。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膝关节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退行病变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治疗方式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病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酸钠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热成像引导下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将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治疗,实验组在常规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基础上对进行红外线检查后异常区域进行重点处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颈肩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田中靖久神经根型颈椎病量表对颈椎功能行评价。于治疗结束1月后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总体疗效及有效率。其中实验组在试验过程中脱落1例,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肩部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间颈肩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8,P=0.986);治疗结束时和治疗1月后,实验组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8、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两组间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组间比较t=0.478,P=0.636;治疗1疗程后组间比较t=1.914,P=0.063);治疗结束时,治疗1月后,实验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7.012,P<0.00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热成像引导下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常规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走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红外热成像 二黄新伤止痛软膏 走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56只眼)因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其中术前视力为光感至手动16只眼;眼前指数10cm~20cm者21只眼;0.01~0.1者19只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02~0.1者7只眼(12.5%);0.2~0.5者29只眼(51.8%);0.6~0.8者12只眼(21.4%);0.8~1.0者8只眼(14.3%)。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难度大、情况复杂,但手术医生的熟练操作以及针对不利因素有效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白内障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共选取研究对象72名,均为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患牙110颗,采用Excel表格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中36人,55颗患牙分为对照组,剩余36人,55颗患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金属核桩修复,实验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修复,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修复后,实验组患者的松动脱落率为5.56%,对照组患者的松动脱落率为22.22%,实验组的松动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牙体缺损患者的修复中,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修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牙齿松动脱落问题的发生,改善修复水平,提升修复效果。

  • 标签: 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 修复 前牙牙体缺损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了28只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CNV的患眼。所有患者都接受过一系列广泛的眼部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查、眼压、眼底检查、SD-OCT、FFA、ICGA。在第一次治疗后,每例患者至少完成12个月的随访检查。评估内容包括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患者的BCVA由治疗前的0.61±0.14提高到0.4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治疗前CMT平均326.39±47.28μm,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入术后CMT平均268.29±33.95μm。患者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入术后与治疗前对比,CMT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的CNV,疗效安全肯定。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肌内效贴贴扎+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优良率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P<0.05)。除对照组治疗后即刻时间点的VAS、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外,两组其余治疗后各观测时间点VAS、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即刻、1周、5周VAS、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评分趋向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 标签: 肌内效贴 玻璃酸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早中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中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骨创伤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早中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病患30例,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其中给予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设为常规组,本组共15例病患,另一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骨创伤治疗仪进行治疗设为治疗组,本组共15例病患,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病患的Kofoed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早中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中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骨创伤治疗仪,可有效缓解病患的疼痛,促进病患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骨创伤治疗仪 玻璃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我效能干预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分为对照组(n=80)、观察组(n=80),分别行常规护理、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自我效能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眼内窥镜辅助下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重症眼外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近两年本院160例行眼内窥镜辅助下玻璃体切割术的重症眼外伤患者,摸球法分为A组(无缝隙护理)与B组(常规护理),每组80例。比较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A组眼压、视力均优于B组,并发症少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眼外伤行眼内窥镜辅助下玻璃体切割术中辅以无缝隙护理可改善术后眼压、视力,预防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重症眼外伤 眼内窥镜辅助下玻璃体切割手术 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32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采取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程度;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确切、安全。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体腔内注射术围手术期(术前及术后3天)抗生素眼液使用与否与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整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是否预防使用抗生素眼液分为两组预防使用抗生素眼液者为实验组,不使用抗生素眼液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生素眼液的使用与否与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术 抗生素 围手术期 感染性眼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