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NADPH氧化的非吞噬细胞氧化(non-phagocyticcelloxidase,NOX)NOX的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非吞噬细胞,目前研究认为其核心结构蛋白NOX2是β细胞ROS产生的主要来源。生理状态下NOX产生的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有控制新陈代谢,调节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等重要作用,高糖、高脂等异常状态下导致的ROS堆积则可能抑制胰岛素分泌,并可能通过JNK、PI3K等信号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NOX2对β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可能成为改善机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有效防治糖尿病寻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NOX家族 NOX2 氧化应激 &beta 细胞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氧化2(COX-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中选出50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健康组,对两组对象进行氧化2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在COX-2的四个基因型(-1195A>G、8473T>C、-765G>C、1795G>A)分布方面病例组与健康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2(COX-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发生风险之间不具备相关性。

  • 标签: 环氧化酶2 基因多态性 口腔癌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因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一直成为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的探讨和治疗方案的研究呈现多样化,本文就细胞色素c氧化(CcO)在脊髓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脊髓损伤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继发性损伤 神经修复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2(COX-2)基因启动子区-765G/C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熔解曲线不同的高通量SNP分型法方法,在中国泰安地区汉族人群中,对182例2型糖尿病变伴视网膜病变者(DR),150例健康对照者的COX-2基因-765G/C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765G/C位点的基因型G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明显增高(OR=2.14,95%CI=1.10-4.16)。结论泰安地区汉族人群中,COX-2基因-765G/C多态性与DR有相关关系,-765G/C位点的基因型GC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遗传易感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环氧化酶2 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ERp29、MPO的表达量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ICP孕产妇作为ICP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因胎位不正及社会因素等原因选择剖宫产的8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TBA、AST、ALT水平及胎盘组织ERp29、MPO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CP组血清TBA、AST及AL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组织ERp29表达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组织MPO表达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p29、MPO参与ICP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该病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ICP ERp29 MPO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合-2抑制剂能否有效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防止SIRS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从而提高SAP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死亡率。方法将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及氧合-2抑制剂(塞来昔布)预处理组(SC组)。3h,6h,12h三个时间点,用5%Tc-Na(1ml/kg)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结果血清细胞因子SO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显著低于SAP组和S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SC组TNF-α、IL-6和IL-10浓度低于SAP组,TNF-α、IL-10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6h、12h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合-2抑制剂可以下调TNF-α、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降低了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了胰腺损伤,但氧合-2抑制剂的应用在SAP起病的2小时前使用,其预防胰腺炎的作用强于其治疗意义。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环氧合酶-2抑制剂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沙利度胺在人体内经CYP2C19代谢。方法将重组CYP2C19-沙利度胺进行体外孵育,用HPLC检测沙利度胺的浓度。结果沙利度胺在灭活的重组CYP2C19孵育液中孵育后浓度无变化,而在重组CYP2C19孵育液中孵育后浓度降到检测限以下。结论沙利度胺在人体内被CYP2C19代谢得到证实。

  • 标签: 沙利度胺 CYP2C19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xperimentalvaricoceleEV)的模型,测量睾丸中过氧化(catalaseCAT)活性和Bcl-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变化关系。方法将30只雄性青春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EV8周组和12周组(各9只)和相应的假手术对照组2组(各6只),通过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大鼠EV模型,分别于术后8周、12周处死动物,测左侧精索静脉直径,用比色法测CAT活力,免疫组化法测Bcl-2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EV模型,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左侧精索静脉直径明显增大(P<0.01)。EV组双侧睾丸的CAT活性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左侧睾丸比右侧睾丸更低,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EV组双侧睾丸间质细胞中Bcl-2的染色指数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左侧睾丸染色指数比右侧睾丸下降更明显(P<0.01),EV12周组与EV8周组相比,EV12周组染色指数更低(P<0.05)。CAT活性与Bcl-2的染色指数在0.01水平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我们对EV模型做了观察和研究,认为过氧化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可能影响Bcl-2并抑制细胞凋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艾粉、艾片、艾油的抗氧化、抗络氨酸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生化学法。结果艾粉、艾片、艾油与阳性对照清除DPPH自由基的大小顺序为熊果酸﹥维生素C﹥艾油﹥艾粉﹥艾片,在抗络氨酸活性实验中,艾粉、艾片在0.25mg?mL-1时抑制效果最佳分别达到31.82%、41.67%,艾油的抑制率在0.25mg?mL-1~2.0mg?mL-1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最高达到62.50%。结论艾粉、艾片、艾油缺乏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抗络氨酸活性。

  • 标签: 艾粉 艾片 艾油 抗氧化活性 抗络氨酸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转化(ACE)及超氧化物歧化(SOD)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家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表对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同时比较两组受试者及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ACE及SOD的浓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CE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型患者血清ACE浓度水平高于轻中型患者,SOD水平低于轻中型患者(P<0.05)。结论ACE及SOD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血清浓度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提取物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端粒(Telomerase)活性表达的影响,研究氧化苦参碱对RB的作用机制,为氧化苦参碱在抗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用药提供更完整的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细胞,实验组细胞加入氧化苦参碱提取物,对照组细胞中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同时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段的氧化苦参碱研究其对HXO-Rb的抑制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可抑制HXO-Rb细胞的生长,当浓度为100ug/ml时细胞形态学可明显观察到改变,端粒的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比值最大,并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凋亡增加。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视网膜母细胞瘤 端粒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心病患者血清β2-MG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7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27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β2-MG及TAC、SOD、CAT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β2-MG高于对照组,血清TAC、SOD、CAT则低于对照组,且风湿活动期患者的变化大于缓解期的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风心病患者血清β2-MG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较大,且活动期患者的波动相对更大。

  • 标签: 风心病 &beta 2-MG 抗氧化能力 变化
  • 简介:摘要一氧化碳(CO)中毒是常见中毒急症,早期判断患者的病情及缺氧程度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研究发现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水平与CO中毒患者的病情及缺氧程度呈正性相关,通过监测上述学指标的变化可评估CO中毒患者的缺氧程度及病情。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肌酸激酶 谷草转氨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利用第二代技术对分离自贵州梵净山的链霉菌分离菌株Streptomycessp.FJS31-2进行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组装后利用相应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预测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为相应产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 标签: 链霉菌 基因组测序 基因簇 次级代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谱及心电图变化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比较76例ACOP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的心肌谱及心电图结果。结果ACOP患者急性期的心肌含量均高于缓解期(P<0.05),且重度ACOP患者心肌谱比轻度ACOP升高更显著(P<0.01);急性期ACO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且重度ACOP组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比例明显高于轻度ACOP组。结论心肌谱及心电图变化可作为判断ACOP患者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2(MMP-2)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实验者血清MMP-2浓度,肌钙蛋白T(CTnT)浓度及检测心脏指数(CI)。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MMP-2浓度,肌钙蛋白T(CTnT)浓度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心力衰竭组心脏指数(C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2浓度增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心力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我国膜性肾病发病率较低,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9.9%~13.5%1,居于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位列第三。在临床工作和文献报道中,近年来膜性肾病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并且多见于老年人。目前对于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仍旧是一个焦点,对于IgG4、PLA2R的研究有可能为鉴别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以及膜性肾病病情活动及复发提供无创性手段。因此对于膜性肾病与PLA2R、IgG4相关性分析的研究,仍是目前国内外肾内科学的热门话题。

  • 标签: 膜性肾病 磷脂酶A2R IgG4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冰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唇部破溃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2-8℃酸性氧化电位水湿敷AIDS病人唇部破溃处。结果患者使用后唇部破溃处出血即止,创面愈合,未出现感染的情况。结论酸性氧化定位水低温时用于治疗破溃出血创面不仅可以愈合创面、还有止血和抗感染的效果。

  • 标签: 冰酸性氧化电位水 破溃出血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