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SWOT分析的护理专科生就业环境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护理专科生100例,对这100例护生分组,每组各50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SWOT对影响护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其中的不足及时进行创新。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50例护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环境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教学中要注重SWOT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落实创新的教学模式,还应重视开展实训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牢记护理步骤,有效提高护理水平,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和就业。

  • 标签: SWOT 护理 就业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环境卫生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的环境卫生检测结果以及医院内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的情况作为研究分析材料,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的科室进行环境卫生监测发现其合格率在逐年的增高,我院的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在逐年的改善,感染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的感染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同时我院的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对患者感染率存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环境卫生监测的合格率并不是影响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环境卫生监测 医院感染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沂地区0~1岁婴幼儿家庭养育环境现状。方法选取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596例0~1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带养人根据自己家庭对孩子养育的真实情况填写《0~1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结果祖辈带养的儿童不良家庭养育环境检出率较父母带养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婚姻状况和谐的家庭,良好家庭养育环境的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大多数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父母带养的家庭养育环境优于祖辈,临沂地区内0~1岁婴幼儿的家庭环境及养育方式仍需进一步改善。

  • 标签: 临沂 0~1岁婴幼儿 家庭养育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幼儿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低劣的环境会对幼儿行为与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易导致幼儿出现智能迟缓、行为缺陷以及学习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2个方面进行考虑,探讨影响幼儿智能发展与心理行为的因素。

  • 标签: 智能发育 幼儿 心理行为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昆明市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的儿童哮喘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确诊的哮喘的患儿298名,同时选取298名年龄等与之相匹配的非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填写问卷调查表,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哮喘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被动吸烟、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近期天气变化、近期呼吸道感染、居室装修、家中霉斑、家中使用地毯、饲养动物是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3.435,5.456,4.349,2.584,3.012,3.682,2.175,2.912,2.017。室内通风式儿童哮喘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其OR值为0.428。结论为了减少哮喘的发生,应该保持室内通风,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哮喘 环境因素 危险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一种新的直观的评价医院或药厂环境微生物水平的技术正在应用和推广中,它就是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IMD-A),它能连续和瞬时地捕捉和鉴别空气中浮游的生物和非生物颗粒,并能同时读出微生物颗粒的数据以及进行趋势分析。与传统的空气浮游菌采集方法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于采用纯光学技术,测试原理是依据细菌或活性物质本身分泌出含荧光的核黄素的特征,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IMD-A)使用紫外检测器捕捉微量核黄素来确认细菌或微生物的存在,它可以实时地,不间断地,精确至颗粒地分析空气中的各种微生物数量。本文旨在通过对该项技术的解读和研究,以及它与传统空气浮游菌采集方法的比较,就该方法本身具有的实时检测、连续监控和风险降低等功能进行论证,并分析其在医院或药厂的环境控制上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环境控制 微生物瞬时检测方法 浮游生物颗粒 核黄素 光谱学 实时监测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至今已成为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些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在许多国家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无论给个人还是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自身因素、遗传、心理、生理因素等。在人群的遗传因素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与哮喘之间的关系的调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哮喘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环境因素 支气管哮喘 过敏源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环境卫生质量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便加强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环境空气和物品进行监测。结果连续3年对本科室检测标本565份,卫生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98.2%。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清洗消毒物品等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以医务人员手合格率最低95.1%。结论本科室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合格率较高,但任然要加强管理及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

  • 标签: 卫生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2014年医院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均与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呈负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升空气清洁度以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消毒灭菌合格率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环境卫生学 医院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供电公司各工作场所的室内环境质量状况,为该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中“作业环境”的评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3个不同性质的工作场所室内环境质量开展现场卫生调查与检测,每个场所均检测8个项目,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结果评价。结果13个场所中有4个场所的室内照度不合格,照度合格率是69.2%;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噪声强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醛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结论该供电公司的室内环境质量还需要改善,某些工作场所建筑照明设计尚没达到标准要求,需重新配置合适光源,提升光环境质量。

  • 标签: 工作场所 室内环境质量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的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不同公共场所所采集到的362份样品,对其环境空气细菌总数进行分析。结果商场环境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达到100%,理发美容业97.57%,洗浴业96.55%,文化娱乐场所合格率85.71%,旅店业65.43%。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空气细菌总数存在明显统计学差(P<0.05)。结论了解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实施重点监测,督促整改,不断提高公共场所环境质量。

  • 标签: 公共场所 细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和健康教育,干预家居环境的危险因素,有效减少儿童家居伤害发生率。方法以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3~6岁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评估1年前对儿童造成的居家环境危险因素,并针对居家环境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时隔1年对此再一次进行评估,对健康教育的作用进行评价。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降低家居环境的危险因素,使儿童的家居伤害得到有效的预防。

  • 标签: 家居环境 健康教育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以加强医院感染监控。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所有重点部门的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湿化液、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器械、无菌物品、内镜等进行采样,分析监测结果。结果2013年全年我院共计采集样本866份,其中合格828份,总合格率为95.61%;其中空气合格率为96.89%,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93.57%,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5.24%,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6.70%,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2.59%,透析液合格率为95.00%,内镜合格率为91.67%。结论我院重点部门总体消毒工作良好,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是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管理,认真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保持环境清洁,对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环境卫生学 监测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病房环境设施安全状况,为医院制定预防跌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深圳市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105个病区进行病区环境设施情况的现状调查。结果病房内总体状况较好,在细节方面部分不够合理如38.1%的病房内床头灯的开关位置在卧位时不能够到;走廊环境41.0%经常有加床,36.2%的没有安装扶手;洗手间环境安全隐患突出,86.4%没有冲凉椅,86.4%洗手盆旁边没有安装扶手,46.6%洗澡间没有安装扶手,34.2%没有防滑装置,33.0%没有座厕。结论病区环境安全是预防患者跌倒的重要措施,建议通过加强洗手间环境改造,改善走廊环境等措施或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 标签: 跌倒 安全 病区 环境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和环境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与分子流行特征。方法在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一年中,定期对三个监护室病人外围环境采样并分离出此菌;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3个监护室病人外围环境剔除重复菌株共采集标本3939份,共分离出此菌115株,其中呼吸科监护室分离率(5.4%)高于外科监护室(2.4%)和神外监护室(2.6%)(P<0.001)。多黏菌素抗生素敏感率(67%)相对较高,其余普遍较低。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药物敏感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护理工作环境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ICU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护理工作环境,并对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对护理环境的管理和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在院内发生感染的概率,使患者家属提高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护理 护理工作环境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在农村公共环境卫生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有不少问题与困难。要搞好该地区农村公共环境卫生建设,必须加强提高认识,统一领导,逐步落实领导责任制;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该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建设机制的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共环境卫生建设知识教育,推动观念转变;将该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与生态能源建设、经济建设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标签: 农村公共环境卫生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立 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州新区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等不同生态环境蝇类种群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11月采用捕蝇笼法调查不同环境蝇种构成和种群密度、重要蝇种季节消长。结果金州区常见蝇种有4科8亚科12属15种,优势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厩腐蝇、巨尾阿丽蝇、家蝇、黑尾黑麻蝇,平均密度为19.04,活动高峰期为6-9月,密度指数最高的为居民区(39.96),其次是绿化带(32.08)、农贸市场(13.67),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4.75)。结论金州地区蝇类种群密度较高,活动季节较长,种类较丰富。防治工作应以5-10月为重点,并充分考虑丝光绿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大头金蝇、家蝇的生活习性。

  • 标签: 蝇类 种群密度 生态环境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医院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的提升护理效应,促进患者的康复,应注重医院环境作用。本文就医院环境要素的构成、作用,以及良好护理效应进行分析,以期对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有所启示。

  • 标签: 医院 环境 护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