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护理的规范化教学,为提高护生带教质量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目前心血管内科临床介入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总结心血管介入护理的规范教学研究进展,探讨符合我院心脏介入治疗护理的规范化教学模式。结果心脏介入护理规范化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很多,但如何合理选择符合我院实际的规范化教学是我们探讨的问题。结论在心脏介入护理的规范化教学中,应注意合理选择带教老师,强化基础,着重实际动手能力,并学会与病人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感到介入护理的透彻明朗,客观实际,从而体会到介入护理的乐趣,提高兴趣和学习效果。

  • 标签: 心脏介入护理 规范化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哮喘患者92例,采用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有78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患者出现缓解,总治疗有效率为95.7%;4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采用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呼吸机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重症哮喘 呼吸内科规范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分析及其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对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规范治疗,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发病机制 规范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对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使癌痛规范治疗。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癌痛患者158例进行癌痛规范治疗。结果提高了护士对癌痛规范治疗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对癌痛管理的重视和认识水平。结论设计合理的疼痛护理单,统一对疼痛评估的记录要求,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促使癌痛护理在临床上使用的管理规范

  • 标签: 癌痛规范化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癌症疼痛患者的疼痛治疗所达到的效果,探讨如何治疗癌痛才是规范化,提高癌症患者晚期生活质量。方法对我医院肿瘤科100名疼痛患者进行为期一周疼痛治疗的跟踪调查。结果20%的患者不按癌痛的规范治疗,疼痛控制如以前一样;20%的患者初期按照癌痛规范治疗,而后症状缓解,自行改变治疗,导致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60%患者按照癌痛规范治疗而接受治疗的患者,疼痛缓解90%,一周内未出现爆发痛次数少于2次。结论应提高患者对癌痛规范治疗的认知度,明确科学合理规范治疗才是治疗疼痛的金标准。

  • 标签: 癌痛 规范化治疗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基层医院癌痛规范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癌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对本组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强度进行评分,结合患者疼痛强度评分制定疼痛治疗计划,依据患者不同时期疼痛程度调整治疗计划。结果本组患者中17例(23.0%)入院时癌痛评估NRS2~3分,35例(47.3%)4~6分,15例(20.3%)7~9分,7例(9.5%)10分。结论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对肿瘤患者的诊疗行为,提高癌痛规范治疗水准是癌痛规范治疗的重点,创建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充分发挥其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是提高我国肿瘤规范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

  • 标签: 癌痛 规范化治疗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脑卒中患者应用规范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69例在本社区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对比组(n=33)和研究组(n=36)。所抽取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应用规范社区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82,P=0.0926)、治疗前2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t=0.6982,P=0.0922),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MA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t=11.2346,P=0.0272)、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较对比组患者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35,P=0.0027)。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规范社区康复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脑卒中 规范社区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各类知识的掌握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医学作为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学科,相关研究者一直在不停地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我国的中医理论中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在治疗的过程中营养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理论也得到了西方医学的印证。本文即是对规范化营养支持在外科治疗中的地位进行探讨,主要针对于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以及免疫营养支持4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说明营养支持的意义和地位,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免疫支持 地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规范化保守治疗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规范化保守治疗治疗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总有效率为96.7%。结论规范化保守治疗治疗急性阑尾炎病症的主要方法,提高了临床治疗质量,减轻了患者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规范化保守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规范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慢性支气管炎10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8%,较对照组8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选取的病例临床总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病例采用规范方案治疗,即掌握患者病情,制定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吸氧等对症支持的规范治疗方案,并依据病程分期,个性化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对保障预后,提高远期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内科 规范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中,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CHF)疾病的药物治疗情况,并对其规范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采用药物治疗的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规范治疗,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基层医院在治疗CHF疾病中,有62例(77.50%)患者使用地高辛药物,有71例(88.75%)患者使用利尿剂药物,只有8.75%的比率达成靶剂量;有23例(28.75%)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药物,其只有2.50%的比率达成靶剂量;在疾病的治疗有效率方面,研究组和对比组分别为75例(93.75%)和42例(52.5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在CHF疾病的治疗上,采用药物治疗的状况不容乐观,采取规范治疗模式能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提升治疗有效率,其在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基层医院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 药物治疗 规范化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临床规范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中选取8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统计其治疗结果。结果88例患者中,1例患者为盆腔、左右肝均有转移,经手术及规律化疗,术后2年死亡;其余87例经术后随访复查,4例非肿瘤复发死亡,83例仍生存无复发。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患者实施规律化疗,定期复诊及随访对患者生命期的延长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实验组患者规范化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为对照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恢复总有效率是75.61%;实验组患者27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恢复总有效率是90.24%。实验组患者恢复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χ2=5.13)。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肢体功能丧失,促进臂丛神经损伤功能恢复。

  • 标签: 规范化康复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其规范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94例,按照入院顺序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规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胎儿死亡率、产妇血压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的疾病,应加强对孕妇及其家属的产前教育,督促其积极参加产前检查,以早日诊断并对患者进行规范治疗,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诊断标准 规范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癌痛治疗中的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方法我院100例癌痛患者均进行癌痛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实行质量监控和动态管理。结果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之后,患者的病痛持续时间和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明显大于实施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的癌痛治疗中,应用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不仅仅可以将癌痛相关知识增加,同时也能将护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 标签: 癌痛 治疗 规范化护理 操作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慢性盆腔炎规范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2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1日至2013年1月1日收治,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数字表抽取法联机分组,就常规治疗与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配分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为65例,均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治疗存在一定棘手性,在静脉注射抗生素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可取得显著效果,操作简单,患者有较高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临床规范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规范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的西医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规范化措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6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6.6%(58/67),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规范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31剂量规范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02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Graves甲亢患者按照甲状腺核素显像估计重量进行分组治疗,并对比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A组治愈率为75.94%,B组治愈率为30.77%,C组治愈率为7.69%,D组治愈率为0.00%,经统计学分析1个疗程治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64,P<0.05)。四组患者中好转和无效的患者经过2~4个疗效的继续治疗后均痊愈。342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甲亢危象前期症状2例,在经过快速危象处理方案及时处理后,危象很快解除;厌食、恶心、乏力、头晕28例,占8.18%,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甲状腺局部发生轻压痛、发痒或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4例,占1.17%,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预估计算剂量尽可能减少碘-131的使用剂量治疗甲亢,但其剂量的合理性及广泛性有待于今后的大样本量多中心应用及前瞻性研究证实。

  • 标签: 碘-131 剂量 甲亢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正在步入老龄化,医疗资源相对缺乏集中。社区康复在我国还刚起步不久,利用好社区医疗资源既可以解决患者看病难,又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更及时的治疗,尤其近年慢性病高发,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负担,因此我们要整合好现有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基层优势。

  • 标签: 社区康复 慢性病 规范化 整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