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与探究通过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间氨基酚的方法。方法填充剂使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采用0.05mol/L的磷酸二氢钠-甲醇-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结果间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603至7.239ug/ml(r=0.9997),定量限为3.5ng,检测限为1.3ng,回收率为99.83%,RSD为0.82%(n=6)。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中的间氨基酚十分可靠,结果准确,操作简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氨基水杨酸钠 间氨基酚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38.5℃以下,对于正常背景小儿来说,这一适应性防御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不需要用解热药.世界卫生组织仅推荐扑热息痛在儿科临床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以毒性最低、安全、高效快速降热和维持降热时间长为特点.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在发热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

  • 标签: 发热 药理 适应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收载的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分别在15℃、25℃、37℃时对3批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进行酸度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由于原标准中的温度跨度过大,致使酸度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可能无法保证。结论应考虑临床实际用药条件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酸度测定中的温度条件进行修订。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对乙酰氨基酚 酸度 温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的准确性。方法以0.4mol/LNaOH溶液为溶剂,在257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该检验方法在1ug/ml~8ug/ml范围有较好线性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分别为0.59%、0.3%,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25μg/ml、0.76μg/ml。平均擦拭回收率大于72.17%。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残留灵敏度高,是一种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

  • 标签: 清洁残留 对乙酰氨基酚 紫外分光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昏迷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1例肝昏迷患者,使用支链氨基酸进行治疗,同时可给予维生素、白蛋白等以及相应的对症处理,但不用其他抗肝昏迷药和脱氨药物,记录治疗结果和影响因素。结果21例肝昏迷患者经支链氮基酸治疗后,15例神志完全转清,3例改善,2例无变化,1例昏迷加深。苏醒率为71.4%,有效率为85.7%,平均存活20天。讨论支链氨基酸在治疗肝昏迷方面,比传统的抗肝昏迷药疗效好,能改善肝脏的营养和提供能源,帮助恢复衰竭肝脏的代谢功能,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在预防肝昏迷的发生和改善重肝的预后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肝昏迷 肝炎 支链氨基酸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早中晚期孕妇中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00例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LAP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LAP作为监测胎盘的功能、胎儿的成熟度等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早中晚期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合理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近年来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发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包括滴速过快、过量使用、未正确输注、出现混用等。结论明确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用药监督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临床使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复方氨基酸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把150例小儿腹泻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采取补液、脱水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纠正等方法加以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小儿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的康复率为94.7%,对比组的康复率为76.0%,二者的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能够帮助小儿腹泻患者顺利实现康复治疗。

  • 标签: 复方氨基酸 小儿腹泻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茶碱为内标,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方法。方法经0.5%异丙醇叔丁基甲醚和二氯甲烷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能很好分离,无血浆内源物干扰,最低检测浓度(LLOQ)为0.5mg?L-1,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在0.5-2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低、中、高浓度(1mg?L-1、5mg?L-1、15mg?L-1)绝对回收率分别为71.82±10.14%、61.48±1.8%、63.45±4.02%,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5%。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无干扰,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适合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检测。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生物研究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技术研究人员加强了氨基酸分离纯化的研究,并借助膜分离技术进行相关的作业。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膜分离技术的特点以及原理,并就其在膜分离技术在氨基酸分离纯化中应用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氨基酸 分离纯化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0.75g规格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适合产业化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休止角和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对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处方进行优化。结果确定处方为盐酸氨基葡萄糖750g,无水乳糖75g,硬脂酸镁4g。休止角为31.1°,胶囊崩解时限为5分钟,盐酸氨基葡萄糖的标示量为98%~102%。结论此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 标签: 盐酸氨基葡萄糖 胶囊剂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用于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高热患儿150例等分为联合用药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组(单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组(单用对乙酰氨基酚)三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1h、4h和给药6h和24h后,联合用药组患儿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儿,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热患儿联合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时,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高热情况,效果优于单独给药。

  • 标签: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高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代替氨基酸分析仪测定18AA-III中半胱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系统适用性试验回收试验,线性试验,重复性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验证Pico_Tag方法能准确测定18AA-III中半胱氨酸的含量;并分别采用Pico_Tag方法与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方法(使用仪器氨基酸分析仪)对3批试制样品中半胱氨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回收率、线性和重复性良好,溶液稳定;两种方法测定半胱氨酸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法能代替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方法准确测定18AA-III中半胱氨酸的含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 Pico_Tag 方法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方法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I)半胱氨酸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眩晕症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治疗组采取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灯盏花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1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患者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方率。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72.5±5.8小时,对照组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79.7±7.9小时,治疗组的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10.2791,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完成3个的随访,治疗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1/19(5.26%),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4/19(21.05%),治疗组的复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χ2=9.77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花素联合氨基酸治疗眩晕症缓解时间短,治疗后短期复方率低,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灯盏花素 复方氨基酸 眩晕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复方氨基比林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良好效果。方法明确原发性痛经患者诊断后给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及口服山莨菪碱片10mg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判断疗效。结果两药联合使用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率100%。结论复方氨基比林及山莨菪碱治疗原发性痛经急性期治疗效果确

  • 标签: 复方氨基比林 山莨菪碱 原发性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期早产儿营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l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90例,所有早产儿接受静脉输注氨基酸治疗,随机将90例早产儿分成A、B两组各45例,A组出生24h内给予氨基酸2.0g/(kg?d),第2天开始每天递增0.5g/(kg?d),最高量为3.5/(kg?d);B组出生24h内给予氨基酸0.5g/(kg?d),每天递增0.5g/(kg?d),最高量为3.0/(kg?d)。结果A组早产儿与B组相比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百分比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安全性以及BE值、血氨、BUN、胆红素监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早期静脉输注高剂量氨基酸,可以可以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

  • 标签: 不同剂量氨基酸 早期早产儿 营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疗效,并观察其副作用。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1h2h后的体温、退热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用药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起效快,退热持续时间长,安全可靠。

  • 标签: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