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液相色谱-联用技术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的高鉴定性能于一体,对研究对象有足够的灵敏度、选择性,分析快速且方便,在药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液相色谱-联用是目前最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之一,在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药物代谢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以及体内药物分析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液-质联用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气相色谱-联用技术(GC-MS)综合了与气相色谱的优势,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和鉴别能力强等优点。本文研究分析了大量GC-MS方面的文献资料,分析表明目前GC-MS应用的主流方向在环境污染物、农药和激素这3个方面。并把GC-MS与其他仪器进行了优劣比较,展望了GC-MS最新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GC-MS) 环境污染物 农药 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氩刀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125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62例应用氩刀治疗设定为AHC组,另一组63例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设定为RF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HC组与RF组两组治疗效果对比,AHC组完全消融率98.4%,RF组完全消融率92.1%,AHC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HC组发热、疼痛等明显少于RF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癌患者应用氩刀与射频消融不同的治疗方法,HAC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发热、疼痛等不良反应更少,治疗安全可靠,而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氩氦刀 肝癌 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液相色谱技术(LC/MS/MS)检测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方法。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分析模式检测干血斑标本(DBS)中17-OHP、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4-A)和皮质醇(cortisol)等类固醇激素,进行定量分析。观察样品定量检测限(LOQ)、变异系数和回收率等指标,分析该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使用WatersUPLCI-ClassXevoTQ-D系统结合HSST3色柱建立了干血斑DBS中5种激素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皮质醇、21-脱氧皮质醇、11-脱氧皮质醇、雄烯二酮和17-羟孕酮等5种激素在XevoTQ-D系统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呈线性,线性拟合系数r2均>0.99。最低定量限在5~10ng/ml之间。信噪比大于三倍最低定量限。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线性关系和重现性结果。结论串联技术可应用于皮质类固醇激素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有开展二线筛查的可行性。

  • 标签: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类固醇激素(steroid hormone) 新生儿筛查(newborn screening) 17-羟孕酮(17-&alpha -hydroxyprogesyerone) 液相色谱质谱(LC/MS/M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氩刀冷冻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氩刀冷冻术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均采用规范化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0例采用氩刀冷冻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氩刀冷冻术治疗肝癌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是良好疗效的保障,对促进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氩氦刀冷冻术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超高速液相色谱--串联联用法检测食品中灭蝇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匀浆后经乙腈水提取酸化后经以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应用超高速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离子反应监测(MRM)定量法检测。结果经方法学确认,该方法对灭蝇胺的检出限为1.0ug/kg,定量限为1.0ug/kg。在5.0~200.0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78.2%~95.6。结论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测定浓度范围广,是食品中灭蝇胺含量检测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超高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多离子反应监测(MRM) 固相萃取 灭蝇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氩刀冷冻治疗恶性肿瘤在的影像学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应用氩刀冷冻治疗恶性肿瘤94例患者的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灶明显缩小,但是肿瘤直径超过3厘米的结果则与之相反;结论氩刀在治疗恶性肿瘤的术中情况较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快。

  • 标签: 氩氦刀 恶性肿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体检漏检项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减少体检中心体检者的漏检项目,对漏检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体检中心体检者漏检率及满意度的变化。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后,体检中心体检者的漏检率低于干预前,护理满意度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检中心体检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体检者的漏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体检中心 护理干预 漏检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是一组多肽化合物家族,它们在调控血压和心血管重构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液相色谱联用技术(LC-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组学分析技术,它以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生物基质中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方面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在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血管紧张素及其代谢组分的检测。探讨生物样本中血管紧张素代谢组份的LC-MS检测过程中的样本采集和前处理、色谱谱系统的选择、参数的优化等方法策略对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血管紧张素 样品前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电解、心肌酶和血糖变化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抽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8月,依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观察组(重症)和对照组(轻症),随后对两组患儿的血清电解、心肌酶和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检测后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Na+、Ca2+、CK、CK-MB、LDH、ASD以及血糖水平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内环境存在紊乱现象,而血清电解、心肌酶和血糖变化情况和病情存在一定的关系,能够将患儿的实际病情进行客观反映。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血清电解质 心肌酶谱 血糖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氩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3年初开始选择30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ⅢB、IV期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进行氩刀冷冻消融治疗及化疗,手术均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疗方案包括TP、GP等。结果所有病例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咳嗽、胸痛、咯血、发热、气胸、血胸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手术相关性死亡。术后CT扫描显示病灶CT值明显降低,3个月后肿块逐渐缩小至消失。结论氩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创伤小,不良反应轻微,是一项有推广价值的综合治疗手段。

  • 标签: 冷冻消融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针穿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科84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判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分析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漏诊及误诊的常见原因。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54例(占64.3%),恶性肿瘤24例(占28.6%),良性肿瘤6例(占7.14%)。细胞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分别为97.2%和93.4%。8例诊断不符合病例主要来自于滤泡性肿瘤诊断组,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学诊断错误及腺瘤性结甲和滤泡性肿瘤间重叠的细胞学特征。结论甲状腺结节针穿刺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诊断良性或恶性病变准确性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 细胞病理 组织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4年中接回的120内科病人中来分析以那几个系统为主要高发病种。方法将4年中120出诊共接回的内科病人,逐年接诊七大系统疾病来计算出每个系统在每一年所占的百分比,并用表格式来排名次,并综合4年所排出的排序情况。结果发现为心血管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急性中毒四个系统为120接回的疾病为高发疾病。结论现在发生疾病的系统中以心血管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急性中毒为高发疾病。

  • 标签: 院前急救 内科 疾病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氖(He-Ne)激光治疗及护理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皮损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行-氖激光治疗的74例带状疱疹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而观察组则辅以-氖激光治疗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27/37),观察组总有效率则是97.3%(36/37),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也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带状疱疹的患者,予以-氖激光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缩短皮损愈合时间。

  • 标签: 氦-氖激光 带状疱疹 皮损愈合 护理
  • 简介:摘要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脂代谢的因子。最近发现的microRNA-33aandb(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小RNA 脂肪代谢 高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以芍药甘草复方为例,探讨效关系应用价值。方法取合适SD大鼠分组,随机分组,每组5只,分别以芍药苷效应组分A(0.3、0.6、1.2g/kg)、甘草酸效应组分B(0.3、0.6、1.2g/kg)、甘草总黄酮效应组C(0.6、1.2、2.4g/kg)分,进行配比,灌胃,共17组,另取2组各5只,分别以阿托品、生理盐水灌胃,计算药剂对胃底肌条抑制率制。结果A3B3C3配伍抑制率最高,达到(35.83±5.73)%;芍药苷效应组分、甘草总黄酮配比与抑制率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重复试验平均抑制率(36.43±7.19)%。结论效关系以色谱峰获取体内活性物质与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谱效关系 芍药 甘草 效应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各科急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常见急诊患者疾病的流行的流行趋势及不同季节各科急诊疾病的构成。方法对2006-2010年接诊的病历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分类体系,不同类别疾病的就诊高峰,发病时间。不同年龄组及危重病人构成进行统计.绘制图表,分析各个疾病是如何构成。结果急诊病人排在前5为的是急性损伤、心、脑血管疾病、中毒、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占94.45%;男女比例为1.62∶1;年龄组中以30-39岁组最多,其次为40-49岁组;急诊病人以10.11.12.1月最多,7月最少。结论了解了疾病的流行趋势和构成可增加我们国家的病人的存活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也能体现我们国家的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

  • 标签: 疾病谱 分析 调查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