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科学家通过模拟人类早衰症的小鼠发现,限制饮食可使小鼠的加速老化放缓,并有效防止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这项健康科学发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饮食限制的有益影响,并可能发现治疗衰老异常的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卵巢早衰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53例卵巢早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前瞻性自身对照法,将治疗6个月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的基本结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患者血清性激素中的促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基本结构的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和子宫体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总有效为94.34%。结论卵巢早衰激素补充治疗,通过半年的治疗后,对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作用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践。

  • 标签: 卵巢早衰 激素补充 治疗 血清性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疾病模型组、病症结合模型组A(雷公藤多苷片+冰浴法)、病症结合模型组B(雷公藤多苷片+猫吓鼠+高脂饮食),每组12只,按照实验方案实施,每组大鼠连续造模28天后24h取材,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雌二醇(E2)含量,ELISA法测定抗缪勒管激素(AMH),及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疾病模型组、病证结合模型组A和、B的E2和AMH水平下降(P<0.05);病证结合模型组A和B组与空白组及疾病模型组相比,血液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均上升(P<0.05),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中病证结合模型组B组在血浆粘度改变上较A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悬浮液灌胃结合“冰浴法”,或“猫吓鼠”加高脂饮食造模28天可成功建立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猫吓鼠”加高脂饮食法在血浆粘度改变上优于“冰浴法”。

  • 标签: 肾虚血瘀 动物模型 卵巢早衰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医源性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医源性卵巢早衰患者12例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给予性激素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期间10例患者恢复月经,占83.33%。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FSH、LH明显下降,E2明显上升,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性激素治疗医源性卵巢早衰效果满意,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源性 卵巢早衰 性激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卵巢早衰(POF)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西医病因是多因素,临床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疗效和风险并存。中医因病机理各家均基于肾虚的基础上以扩展,中医临床上辩证论治,调整月经周期为主,呈多元化趋势。目前卵巢早衰发病率高,一般人群为1-3%。在闭经中约占2-10%。可导致患者不育及低雌激素水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 标签: 中西医 卵巢早衰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谢萍教授积20余年临床经验,认为卵巢早衰的病因以肾虚脾亏为主,运用培土滋水法治疗本病,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卵巢早衰 培土滋水法
  • 简介:摘要目的用左归丸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观察治疗组与模型组等之间卵巢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及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的凋亡率比较,进一步探讨免疫性卵巢早衰卵巢细胞凋亡的发病机理。方法建立小鼠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以小鼠透明带3所合成透明带多肽为免疫原,以其免疫SPF级BALB/C雌性小鼠。以出现动情周期紊乱、卵巢细胞受损,表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共灌胃给药4周。用Tun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模型组小鼠卵巢中颗粒细胞、卵母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左归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卵巢中颗粒细的凋亡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归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的卵母细胞的凋亡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颗粒细胞 卵母细胞 凋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西药治疗组给予补佳乐和黄体酮胶囊治疗,中药治疗组服用滋肾固经汤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组采用中药补肾方联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治疗组和中西结合治疗组疗效相似,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且治疗后FSH、LH和E2的水平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卵巢功能早衰 中西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卵巢早衰的患者给予坤泰胶囊联合激素替代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5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坤泰胶囊联合激素替代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法治疗,对比两组雌二醇(简称E2)和卵泡的刺激素(简称FSH)等性激素的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雌二醇评分和卵泡的刺激素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卵巢早衰的患者给予坤泰胶囊联合激素替代法治疗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改善性激素的水平,还可以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

  • 标签: 卵巢早衰 坤泰胶囊 激素替代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卵巢早衰后患者的卵巢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卵巢早衰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西医雌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卵巢早衰患者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卵巢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分型 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不交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0例心肾不交型卵巢早衰患者给予激素替代疗法联合中药治疗3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FSH、LH、E2、AMH及窦卵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33%。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的血清FSH、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血清AM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窦卵泡数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清性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卵巢早衰 补肾宁心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激素替代疗法联合中药补肾调经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诊治的卵巢早衰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补肾疏肝调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激素替代疗法联合中药补肾调经治疗的卵巢早衰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可以将其用来治疗卵巢早衰

  • 标签: 激素替代疗法联合中药补肾疏肝调经 卵巢早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卵巢早衰的替代治疗中应用激素与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3月在我院治疗的卵巢早衰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激素替代的治疗,治疗组患者联合激素与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激素水平都有显著改善,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常规组治愈率明显比治疗组低,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早衰患者替代治疗中联合应用激素与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激素 六味地黄丸 卵巢早衰 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毓麟汤加减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方法择选我院收治的126例卵巢早衰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用毓麟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毓麟汤加减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毓麟汤加减 卵巢早衰 生殖内分泌相关指标 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