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的核心思想就是“治病”,“治病”的理论指导着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实践,近年兴起的基因检测技术充分证明了中医“治病”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二者从宏观及微观两个不同层面诠释预防观念并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

  • 标签: 中医&ldquo 治未病&rdquo 基因&ldquo 治未病&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准确地对白内障疾病进行国际疾病分类1CD-l0编码。方法根据1CD-lO编码原则,临床医生书写好病案及疾病诊断,编码人员要认真阅读病案,准确地编码。结果总结了白内障各种发病情况和主要诊断原则而进行准确编码。结论提高白内障编码的准确率,为疾病分类编码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国际疾病分类 白内障 1CD- l0编码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瑞特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淋巴囊肿、空泡蝶鞍综合征以及心肌桥等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进行分析,总结了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的主导词以及编码查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疑难疾病 编码 主导词
  • 简介:摘要国际疾病分类是医学统计及卫生统计的基础,随着临床和科研对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需求,要求各级临床医师在疾病诊断上力求科学、规范、准确;病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专业业务水平,将临床诊断与疾病分类融会贯通,确保疾病统编码的准确性。

  • 标签: 诊断名称 编码
  • 简介:摘要病人的病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多种并发症或/和合并症,该如何正确填写并给予正确的编码?现探讨一种新的诊断书写格式,可明显缩短编码使用的时间,提高编码正确率;又符合当今医学和医疗保险的要求,也符合临床医生的工作思维模式。

  • 标签: 书写格式 编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病案首页填写与编码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经我院治疗出院的800份患者的病案首页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经我院治疗出院的800份患者的病案首页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任何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规范化质量管理措施,对比两组病案首页填写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观察组病案首页填写问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案首页填写中,重视规范化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填写问题的发生,提高编码质量,为此,应大力推广规范化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力度。

  • 标签: 病案首页填写 编码质量 强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液化前肝脓肿的CT表现,提高治疗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了经手术及临床病理证实的15例液化前肝脓肿的CT资料,使用GElightspeedpro单排CT机扫描。结果CT平扫均为低或稍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周围强化征(4例)周边多囊征(3例)花瓣征(3例)延迟强化征(5例)。结论液化前肝脓肿CT平扫无特殊征象表现,增强扫描有一定特征性,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

  • 标签: 肝脓肿 未液化前 CT增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病案编码员工作能力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其能力展开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1300份出院患者病历,分析整理并进行检查,统计病历缺项、准确度情况,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结果1300份病历经检查发现,5份存在患者基本信息缺失或错误、29份存在住院过程信息缺失或错误、37份存在诊疗信息缺失或错误、1份存在费用信息错误的情况。经分析发现,病案编码人员认知态度、编码能力、病案审核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是影响病案质量的主要因素。提高病案编码员的工作能力势在必行。结论端正编码员专业态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质控,加强病案专业团队的建设,有效提高病案编码员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病案质量。

  • 标签: 病案编码员 诊疗信息 工作能力 病案质量
  • 简介:摘要分析影响疾病编码准确性的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医师的临床信息是影响编码准确性的重要原因,编码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基本掌握编码的方法及要求,但其对临床知识的掌握及其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会影响疾病编码的准确性。因此,临床应重视医师与编码员沟通,加强编码员临床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疾病编码工作的准确性。

  • 标签: 疾病编码 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的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以及对母婴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6例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产妇和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周至34周产妇分成A组(n=10),35至36周产妇分成B组(n=56),分析不同孕周产妇的处理办法和妊娠结局。结果A组和B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出现围产儿死亡、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针对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可以根据不同孕周采取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临床治疗及母婴结局。方法对110例足月胎膜早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28-34+6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与35-36+6孕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所产下的婴儿其窒息、感染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道炎、双胎、臀位、不良孕产史等是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因素;围生儿的结局与孕周密切相关,对不同孕周足月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孕28-34+6周胎膜早破产妇,宜采取期待治疗,以达到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期待治疗 围生儿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治病是预防保健的重要的方法,其理论基础雄厚,经验丰富,简单易学,效果明显。中医保健养生是通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已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 标签: 中医治未病 保健养生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原因及不同孕周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发病原因、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并发症及新生儿病死率。结果感染仍然是导致足月胎膜早破最常见原因之一。新生儿并发症及病死率随胎龄增加,发生率逐渐降低。结论对足月胎膜早破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积极给予促胎肺成熟、预防性抗感染、抑制宫缩延长孕周等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蘑菇伞堵闭器治疗患儿动脉导管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对32例患儿PDA实施经导管介入治疗,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确定PDA位置、形状及直径。结果所有PDA中临床关闭(听诊无杂音)在出院时达100%,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出院时无分流达90.6%,堵闭术后3月达100%。结论经导管堵闭法治疗患儿PDA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堵闭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分娩方式、处理、妊娠结局及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99例,其中孕28~33+6周为实验组A,孕34~36+6周为实验组B,孕37周以上胎膜早破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导致pPROM易发因素中以不明原因、头盆不称、生殖道炎症为主;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pPROM、孕37周以上产妇剖宫产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头盆不称和生殖道炎症等关系密切,但大部分患者原因不明,胎膜早破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的选择应根据胎儿所处的危险性大小来决定。

  • 标签: 未足月 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 早产儿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参与了染色质修饰、基因表达调控、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运输等多种生物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多种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并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本文就lncRNA的定义、功能及其与肺癌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肺癌 基因表达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