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医务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医务人员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医务人员采用常规医务管理方法,实验组医务人员在此基础实施量化管理模式。以医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和医务质量为标准,对不同医务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量化管理模式后,实验组医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和医务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量化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急诊科医务人员自我效能感,提升医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建议在急诊科临床医务管理工作中应用。

  • 标签: 急诊医务 量化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脂在妇女妊娠中的变化情况,判断妊娠期血脂是否异常。方法对孕产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去除肝、肾功能异常及患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孕妇,对其他结果正常的孕妇进行血脂四项结果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随着怀孕周期的增加,血脂测定含量逐渐增加,产后与妊娠期血脂水平比较有显著下降。结论妊娠期间血脂增高的原因可能与过量的饮食、运动量的减少、妊娠期间的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并非病理现象。

  • 标签: 血脂四项 妊娠期 生化指标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过程中严重副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有效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发生严重副损伤的2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20例严重副损伤患者中,病灶损伤和大血管出血10例;肠管及膀胱损伤5例,子宫切口断裂患者3例,输尿管损伤2例。结论分娩过程中严重副损伤的类型主要包括病灶损伤和大血管损伤、肠管及膀胱损伤、子宫切口断裂损伤以及输尿管损伤,因此需要加强产程管理,尽早识别难产,采用有效的副损伤防治对策,降低副损伤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分娩过程 剖宫产 严重副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血液质量。方法从制备的每一个细节着手,持续改进,加强过程控制并对改进前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规范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的各项标准和操作,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后,白细胞过滤故障导致滤盘更换比例0.23‰,离心破损率0.78‰,红细胞保存液混入血浆比例0.11‰,三项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一次成浆率70%,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细节管理,加强质量控制,能更好地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和制备成本。

  • 标签: 去白悬浮红细胞 制备过程 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健康企业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职业人群身心健康,本文就健康企业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关对策作简要阐述。

  • 标签: 健康企业 健康促进 创建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降低医院维修施工过程中需电焊、切割金属等产生火花(俗称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方法应用FMEA法分析医院施工动火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制定和执行改善管理措施,将改善前后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进行对比。结果改善后各项风险指数(RPN)相比改善前,均降低50%以上。结论运用FMEA法能降低医院在维修施工过程中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

  • 标签: FMEA法 施工动火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降低医院维修施工过程中需电焊、切割金属等产生火花(俗称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方法应用FMEA法分析医院施工动火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制定和执行改善管理措施,将改善前后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进行对比。结果改善后各项风险指数(RPN)相比改善前,均降低50%以上。结论运用FMEA法能降低医院在维修施工过程中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

  • 标签: FMEA法 施工动火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血站采血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50例在本血站进行采血的无偿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采血时间为2015年1月—12月;2016年1月—12月本血站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随机抽取这个时间段在本血站进行采血的无偿献血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7%,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血站采血过程中无偿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无偿献血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扩大无偿献血队伍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血站采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气象因素(Meteorologicalfactors)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高危因素之一,也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因素的热点领域。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气象变化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事件。随着对各种气象因素的深入研究,证实了除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肥胖外,气象变化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及降雨量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篇综述旨在总结气象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气象因素 温度 相对湿度 气压 风速 降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同时采取质量评价指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率、杜绝护理缺陷率、护理记录完整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行质量评价指标管理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质量评价指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对鼻咽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3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共346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73人,干预组在放化疗期间给予全程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通过电子鼻咽镜检查并活检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照射野包括鼻咽部原发病灶及相关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在Dt66-72Gy。放疗期间患者进行了同步化疗,在放疗前后,使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筛查,通过监测放疗患者的白蛋白(AB)、放疗副反应、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BMI等指标,寻找这些指标与放疗副反应,放疗敏感性,以及疗效、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营养干预组在BMI、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不良反应(吞咽疼痛和骨髓抑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生存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推荐鼻咽癌进行放化疗的患者进行全程的营养支持治疗。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营养干预 效果评价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老年病患7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①病情发展快且凶险;②容易误诊;③伴随较多基础疾病;给予所有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易误诊、病情发展快且凶险等,临床一旦诊断,在无明显禁忌症者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老年 诊治
  • 简介:摘要由于中药饮片具有来源广泛与性能复杂等特点,而不同的药物中其所含成分也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储存时极易受到自身内在或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存在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的可能。对此,本文对中药饮片在储存期间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养护方法。

  • 标签: 中药饮品 储存 养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保健对孕妇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院就诊的孕妇8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般常规处理,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孕前保健措施。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不同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中有8例孕妇出现妊娠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2%。对照组中有3例孕妇出现妊娠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68%。对照组中患者剖宫产率为38.6%,早产儿率6.8%,新生儿窒息率0,产后大出血率2.3%,过期妊娠率2.3%。实验组中患者剖宫产率为11.4%,早产儿率2.3%,新生儿窒息率0,产后大出血率0%,过期妊娠率2.3%。结论孕前保健能够减少妊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并对妊娠结局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孕妇的顺利分娩。

  • 标签: 孕前保健 妊娠过程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器械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质量改进方法。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处理过程中出现难点,并通过加强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等措施实现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均抽取100件器械,比较合格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合格率为89.0%,改进后合格率为100.0%,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存在处理时间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流程管理,提高医疗器械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外来医疗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种植牙手术的由于术前焦虑引起血压升高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人种植牙所选的植体种类均为奥齿泰,且均为单颗种植,对照组患者给予种植牙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沟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压波动情况和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六个月骨结合率差异不大;实验组术中血压较对照组波动幅度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沟通 种植牙手术 护理过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干预效果。方法从我社区2016年4月-2018年2月预防接种儿童中抽取8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40例接受针对性心理干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儿童配合度、接种疼痛感、家长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疫苗接种配合度92.50%高于对照组的5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接种时、接种后F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疫苗接种满意度87.50%高于对照组的52.5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明确掌握社区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心理特征,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其接种疼痛感,提升家长满意度和儿童接种配合度。

  • 标签: 儿童 干预 心理 护理 特征 预防接种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将自行研制的平头钝钻头(Flat-headedDrill)与新锐钻头(NewDrill)在新鲜人体股骨头标本临床钻孔试验,比较两者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同时观察平头钝钻孔的安全性,以降低临床手术中不易识别的关节面穿透引起的手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自股骨颈骨折患者22例,骨密度检测T≤-2.5。术后取得新鲜人体股骨头标本22枚,随机分为两组,F组使用平头钝钻头,N组使用新锐钻头。将钻孔后的结果再进行分组,测量钻道深度值,穿透钻道的深度值,计算两组数据差值记为尖顶距DBC(distancebetweencenters)。将每位医生钻穿股骨头关节面瞬时力量程度用VAS评分。结果未钻穿实验使用不同钻头时DBC数值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285);逆钻比顺钻在DBC上所得到数值更小,且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1)。钻头类型与钻孔方向之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1076);钻穿实验使用不同钻头,平头钝钻头在VAS上获得更高的数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逆钻比顺钻在VAS上所得到数值更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钻头类型与钻孔方向之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1546)。结论平头钝钻头结合逆转技术能有效得减少钻头在股骨近端股骨颈锁钉钻孔过程中钻穿股骨头关节面事件的发生,并且能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加贴近股骨头关节面软骨下骨的螺钉孔道,从而达到更佳的固定效能及固定稳定性。

  • 标签: 平头钝钻头 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 股骨头关节面穿透 不易识别关节面穿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足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介入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过程中是否给予舒适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3例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介入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糖尿病足 介入手术
  • 简介:摘要质量控制是保障药品检验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品检验极易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药品质量,造成多种安全事故,威胁大众安全;因此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提升质量控制的关注度,明确其实行的必要性,并探析其相关的实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药品检验 质量控制 必要性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