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简单有效的固定方式。方法1998~2006年对186例肱骨干骨折分别使用外固定支架、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随访6~18个月,从优良率、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不愈合率等方面评价,外固定支架优于带锁髓内钉固定,带锁髓内钉优于钢板固定。结论外固定支架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给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也提供了多种选择,这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血供、减少临床症状、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帮助患者提高了生活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冠心病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具体论述中,首先从冠心病常见的几种治方法入手去分析,其次对影响选择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冠心病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冠心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讨论调查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统计。根据调查问卷以及孕妇在医院的个人病例等统计分析孕妇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871例孕妇中有207例患者是自然分娩,另外664例孕妇采用剖宫术分娩,剖宫产率为76.2%。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的几率越大;对于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的越高。婚育情况则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没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家庭经济情况则显示,月收入越高的家庭,选择剖宫产的比率越高。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中除了有手术指标需要剖宫产外,其他不具有手术指标的孕妇中,认为剖宫产安全的孕妇占的比例最大有26.8%,其次是孕妇害怕疼痛有16.6%,还有9.94%的孕妇希望选择生产的日期而进行剖宫产。选择自然分娩的孕妇,其主要的选择原因是认为自然分娩对于身体的损伤较少,分娩后身体恢复较快;其次是认为自然分娩较为安全,且生产费用也相对较低,占有30%。结论孕妇及其家庭的意愿会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因此需要对孕妇进行正确的生育信息的教育,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避免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保证分娩质量。

  • 标签: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80例与B组40例,B组仅行单纯性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A组给予双侧甲状腺全切加不同范围的颈清扫术。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都无住院及手术期间死亡;经过观察,A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上神经损伤、颈部肿胀、食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B组(P<0.0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积极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手术 双侧甲状腺全切 颈清扫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早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305例,剖宫产时发生产后出血的56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均使用缩宫素10u宫体注射,及10u静脉滴注,其中10例经上述治疗出血得到有效控制,20例增加使用欣母沛治疗后出血减少,14例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取得成功除,10例行子宫捆绑术止血,2例子宫切除术挽救了患者生命。结论为减少双胎剖宫产术中出血,应常规使用缩宫素宫体注射机静脉注射,对子宫收缩乏力者可继续使用欣母沛加强宫缩。宫腔纱条填塞术及子宫捆绑术在治疗产后出血时疗效相当。可根据手术医生对术中情况作出判断。当保守治疗失败时,为抢救产妇生命,子宫切除术是最快、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双胎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妇产科手术麻醉方法选择适合病患的麻醉方案,旨在提升其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取并予以外科手术的48例妇产科手术病患,参照随机法方案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同样24例。治疗时,实验组病患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而对照组病患则选择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病患麻醉的有效性。结果手术后,发现实验组病患在药物起效的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满意程度等指标方面表现出的优势十分明显。同时,实验组有2例(8.33%)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有9例(37.5%)不良反应病例,存在着差异(P<0.05)。结论基于妇产科手术病患来说,手术操作中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除了可以缩短其药物起效的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还可以提升病患满意程度,同时能够控制不良反应,建议在妇产科手术操作环节进行大范围推广。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麻醉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适当选择超声检查方法,供临床医生参考。方法根据病情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快而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减少病人负担,少走弯路,为病人提供廉价、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无创伤 安全 首选 方法 子宫内膜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手指受挤压旋转撕脱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再植方法,为临床断指再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自我院外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因挤压旋转撕脱性断指,断指需要再植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按其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邻指动脉移位,对照组采取自体小静脉移植法,每组各14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结果观察组21指的完全成活为20指,成活率为95.2%,对照组22指完全成活为16指,成活率为72.7%,可见,观察组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8周的功能跟踪显示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指受挤压旋转撕脱后,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再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严格掌握其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以此来提高其成活率。

  • 标签: 断指 再植 显微外科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膈疝的影像学检查特征,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膈疝患者进行相关影像检查,分析对比患者的临床及造影检查资料。结果17例患者影像表现各异,其中食道裂孔疝11例,2例食道裂孔疝同时伴有胃扭转,胸腹膜裂孔疝4例,创伤性膈疝2例。结论正确分析膈疝的影像表现,对临床确定合理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膈疝 影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HCG定量检测在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检测血清β-HCG并结合B超扫描诊断早期宫外孕,以选择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使用甲氨喋呤和米菲司酮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通过开腹手术或宫腔镜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方法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84例宫外孕患者β-HCG监测,其中手术治疗患者为43例(保守治疗不成功手术者有3例)占51.2%,保守治疗41例占48.8%。结论当发生宫外孕时,血清β-HCG的水平可以作为宫外孕治疗选择治疗方法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血清&beta -HCG 宫外孕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B超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异同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联合X线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并给予该组患者非手术治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联合MRI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并给予该组患者手术治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8.57%,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关节镜检查阳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检查联合MRI检查的方法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提升阳性检查的正确率,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肩袖损伤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采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耐受情况,并对三组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和耐受率从低至高均依次为PVP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中,治疗后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PVP和PVK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术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方法对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骨伤科收治的86例骨折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其使用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进行选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功能锻炼指标及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P<0.05)。结论将选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护理方法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提升其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改善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长,促使患者尽快的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口的最佳包扎止血方法方法将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按照包扎止血方法用桡动脉止血带注气15ml、定时减压、低压力水平维持8-12h包扎;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包扎止血。观察两种包扎止血方法术后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穿刺点渗血、血肿,桡动脉闭塞,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部肿胀、麻木、发绀和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l或P<O.05),而两组局部渗血、血肿和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以确定桡动脉穿刺口的包扎方法,能减少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穿刺 包扎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方法在超高龄患者的选择的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期间我院收取的45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A组(麻醉方法单侧腰麻SA)和B组(麻醉方法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及C组(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EA),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均短于C组;而C组的布比卡因使用量却远远高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的麻醉效果均优于C组。结论SA只要掌握好用量,可以充分的满足超高龄老年患者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需求,并且该种麻醉方法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弛度良好,对超龄老年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高龄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拔管时机选择与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分为(n=30),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n=30),拔管前行有效镇痛,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抗炎消肿,拔管后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治疗不配合的发生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躁动、挣扎及哭闹次数明显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小儿行扁桃体摘除术后,在患儿恢复的过程中行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对治疗与护理依从性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儿扁桃体 摘除术 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SICU)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诊断的9例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与诊断治疗的过程,结果9例患者中3例为股静脉血栓,行抗凝治疗并由介入科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拔除静脉导管,4例为颈内静脉血栓,予以抗凝后拔除导管,2例锁骨下静脉,监测其血栓的形态,后予以拔除静脉导管,无病例行溶栓治疗,无肺栓塞、血栓相关死亡并发症。结论通过ICU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检查结果可靠,操作方便,易于学习,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血栓具体情况决定治疗策略,滤器、溶栓、抗凝不是必然的选择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导管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