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虚药对氧自由基和膜脂质过氧化的阻止作用。方法对几种补虚药人参、黄芪、首乌、当归作用机理的研究。结论补虚药中有效成分能够明显作用于生物膜,阻止其过氧化反应。

  • 标签: 补虚药 氧自由基 膜脂质过氧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来源的金银花类药材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比较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活性,根据研究结果为临床用药和以山银花为原料的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色法对不同来源的金银花类药材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抗氧化活性山银花>金银花。

  • 标签: 金银花 山银花 抗氧化活性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儿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相比于正常细胞,癌细胞从抗氧化物得到的获益更多,这一发现增加了人们对于癌症病人食用饮食中抗氧化物的担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DJ-1是一种氧化应激传感器,参与者多种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从DJ-1的基因、抗氧化应激作用机制等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损伤性疾病的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DJ-1 细胞抗氧化应激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通过对60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氧化治疗,对比分析讨论N一乙酰半胱胺酸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内毒素诱发的中性粒细胞炎症,在COPD患者中可减慢FEV1的下降速度,并且缓解病情,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抗氧化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氧化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方法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124例,随机选取108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应用抗氧化制剂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足部按摩、健康教育护理,然后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周围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四肢麻木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0.8%、76.2%;自发性疼痛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2.9%、97.2%;感觉减退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80.0%、96.0%;怕冷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6.7%、95.2%;怕热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1.4%、85.7%;双足蚁行感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5.5%、81.8%;脚踏海绵感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6.7%、86.7%。结论抗氧化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果好,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对其效果进行有效巩固。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抗氧化制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树发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评价连续回流法得到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抑菌圈试验分析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树发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清除率相当于同浓度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清除率的95.90%,半抑制浓度达0.039mg/mL;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提取物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对所试14种微生物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能力最强。结论树发提取物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

  • 标签: 树发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性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总结40只实验动物大鼠的相关实验资料及生化检验结果,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化组大鼠主动脉钙的含量均值为(1.55±0.24)mmol/g,碱性磷酸酶含量均值为(55.60±9.33)U/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组织学考察结果方面,对照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值分别为(240.5±11.38)U/ml和(13.05±6.11)U/g,均明显高于钙化组,而丙二醛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77±0.35)nmol/mlVS(21.33±7.12)nmol/ml(P<0.05)。结论组织内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失调可能会促使血管钙化的形成,如果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会显著性改善血管的钙化现象。

  • 标签: 血管钙化 血浆 抗氧化能力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组)高、低剂量组,造模第7天后取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肺纤维化模型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GSH含量及SOD水平的显著下降,高、低剂量NAC组血浆中GSH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用高、低剂量NAC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BALF和血清中SOD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且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N - 乙酰半胱氨酸 肺纤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心病患者血清β2-MG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7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27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β2-MG及TAC、SOD、CAT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β2-MG高于对照组,血清TAC、SOD、CAT则低于对照组,且风湿活动期患者的变化大于缓解期的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风心病患者血清β2-MG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较大,且活动期患者的波动相对更大。

  • 标签: 风心病 &beta 2-MG 抗氧化能力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来源银杏叶药材的指纹图谱和银杏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银杏叶的品质评价,为其合理采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批不同产地和不同指纹周期的银杏叶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对银杏叶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进行测定,初步分析银杏叶抗氧化活性和指纹图谱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多数银杏叶样品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较高,银杏叶的采收期不同时,其指纹图谱的总峰面积与抗氧化活性大小一致。结论通过对银杏叶指纹图谱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银杏叶合理的采收时间,为其质量判定提供依据。

  • 标签: 银杏叶 药材 指纹图谱 抗氧化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艾粉、艾片、艾油的抗氧化、抗络氨酸酶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生化酶学法。结果艾粉、艾片、艾油与阳性对照清除DPPH自由基的大小顺序为熊果酸﹥维生素C﹥艾油﹥艾粉﹥艾片,在抗络氨酸酶活性实验中,艾粉、艾片在0.25mg?mL-1时抑制效果最佳分别达到31.82%、41.67%,艾油的抑制率在0.25mg?mL-1~2.0mg?mL-1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最高达到62.50%。结论艾粉、艾片、艾油缺乏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抗络氨酸酶活性。

  • 标签: 艾粉 艾片 艾油 抗氧化活性 抗络氨酸酶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因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一直成为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的探讨和治疗方案的研究呈现多样化,本文就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在脊髓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脊髓损伤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继发性损伤 神经修复 综述
  • 简介:摘要分析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特性及杀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包括医疗器械、湿化瓶、呼吸机管路、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提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高效、速效、环保型消毒剂,可应用于供应室的日常消毒。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维生素E和氧化应激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200例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控制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适量的维生素E。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人数。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数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可以通过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可以很好限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减少其带来的对机体不利的影响。

  • 标签: 维生素E 氧化应激 糖尿病 抗氧化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细胞过程及环氧氯丙烷预处理(EC)对猪主动脉瓣纤维结构的影响,探讨EC对去细胞猪主动脉瓣钙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三组新鲜瓣叶组(F组)新鲜猪主动脉瓣未作任何处理。去细胞瓣叶(A组)以胰酶消化,TrintonX100漂洗法去除瓣叶的细胞成分。EC预处理去细胞瓣叶(E组)以2%的EC/PBS溶液预处理去细胞猪主动脉瓣48h。以电子万能拉力计测定各组瓣叶的断裂强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各组瓣叶的游离羧基、酰胺基团变化。原子吸收法测定SD幼年大鼠皮下埋藏8周后钙含量,vonkossa染色观察钙沉积。结果1、A组的断裂强度与F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619±98.9g/mm2vs632±89.8g/mm2p>0.05),E组较F组稍有增加(799±37.4g/mm2vs619±98.9g/mm2p<0.05)。2、红外光谱图显示F组瓣叶在1700~1750cm-1波长范围(游离羧基的特征性吸收光谱)内没有明显的吸收峰,A组吸收峰深大,而E组又有明显的回落。在1600~1650cm-1范围内(酰胺基的特征性光谱)F组吸收峰明显,A组吸收峰回落,E组吸收峰介入两者之间且较前两者均左移。3、体内埋藏2周后各组瓣叶钙含量开始增加,到达第六周时,新鲜瓣膜组钙含量有显著增加。去细胞瓣膜组增加缓慢,而经EC处理去细胞瓣膜组钙含量始终维持较低水平。4、vonkossa染色显示F组瓣叶被破坏吸收,未见有新的细胞生长,有大量钙化斑存在。A组及E组瓣叶均可见大量的新细胞生长,前者仅出现散在的微小钙化灶,后者未见有明显的钙化灶。结论去细胞后瓣叶的机械强度没有明显减低,游离羧基有明显的暴露,酰胺基团减少。经EC预处理可封闭游离羧基,增加酰胺基团含量,使瓣叶结构紧密,增加去细胞瓣叶的机械强度,具有减缓钙化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14年8月~2015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分别为(4.1±1.8)、(79.3±10.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状态,促进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研究归芪多糖体外抗红细胞膜质过氧化和红细胞溶血作用。结果显示,归芪多糖提取物在体外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抗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溶血的作用,且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C相当。

  • 标签: 归芪多糖 维生素C 脂质过氧化 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