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骨与双骨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骨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骨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22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88.0%;部分清除3例,清除率为12.0%,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分别为脑脊液漏1例和癫痫发作,无张力性气颅发生和精神障碍出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9±3.1)d;对照组19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76.0%,血肿部分清除5例,清除率为20.0%,有1例出现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25),其中脑脊液漏2例,癫痫发作3例,精神障碍1例,张力性气颅1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1±3.9)d。以上数据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骨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血肿清除率高,损伤小且并发症少,可作为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单骨孔技术 双骨孔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技术治疗颈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10例诊治为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均采用椎间镜进行手术治疗并实施系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系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 系统化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自2003-2012收治的8例闭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治疗,其中7例开腹手术,1例腹腔镜手术探查、中转开放手术,缝合关闭闭。术后死亡1例。结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诊断、手术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例闭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28.6%),其中经盆腔CT检查确诊1例;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5例(71.4%),7例均经腹手术治愈。结论闭疝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极易误诊,盆腔CT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闭疝唯一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闭疝是一种罕见的腹壁疝,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总结了闭疝诊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6年收治的5例闭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81(70~92)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17.8,生育次数波动在2~7次。术前均以肠梗阻收治入院。1例病人Howship-Romberg征阳性;3例病人术前通过盆腔CT确诊。2例病人手术确诊。3例病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4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手术确诊,术后并发MODS死亡。结论对老年、瘦弱、多产的女性病人,出现肠梗阻,应高度怀疑闭疝,应行腹部和盆腔CT以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接受椎间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83%(83/100)。结论椎间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确切。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间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均拟行椎间镜术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测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并用Macnab标准评估腰椎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疗效评价,优良率达到92.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间镜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LDH)是骨科常见、多发病,是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腰腿疼最常见原因。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轻体力劳动者53%、重体力劳动者64%;出现腰疼患者35%可发展为椎间盘突出。目前手术治疗可分为传统开放式手术和微创手术两大类。相较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疗效显著的特点。在所有微创手术中内镜技术进展最为迅速,椎间镜因为具有操作简单、学习曲线平缓,直面神经根和硬脊膜减压,因此效果较佳。下面就着重对椎间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适应症,治疗的并发症以及近年来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椎间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椎间镜及Bei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椎间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79例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优45例,良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4.93%。结论Maxmorespine椎间镜及Bei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Maxmorespine椎间孔镜 Beis技术操作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Thessys椎间技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根据其手术措施的差异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Thessys椎间技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比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疗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Thessys椎间技术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Thessys技术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经非测量考察方法观测,发现该例标本左右闭动脉分别于髂总静脉起起于髂外动脉与股动脉交界处与腹壁下动脉的起点共干,呈“Y”型分支。左右闭动脉分别于髂外静脉起点前面向后上行,经耻骨梳上后入盆,进入闭组织。

  • 标签: 闭孔动脉变异 髋关节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通过TESSYS技术治疗,观察骶骼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时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3-4、L4-5、L5-S1段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结论椎间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椎间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机制、特点。方法对35例手术病例进行术前、术后1年、3年随访,行VAS及ODI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ED术后1年、3年优良率为91.4%和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年、3年VAS及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PTED术能直接到达病变位置,摘除突出髓核,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技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根据椎间镜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筛选出120例,采用经皮椎间技术治疗,观察并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显效为86例,有效为25例,无效为4例,3月内再次复发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并发症发生率为0例,复发率为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经皮椎间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 经皮椎间孔镜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18例闭疝病例。结果18例患者均以肠梗阻收住入院,术前确诊13例,确诊率72.22%。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闭疝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多发于老年多产女性,术前确诊率低。应加强对该病临床表现的认识,早期手术治疗.探讨闭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CT检查可以提高闭疝的诊断率。准确的诊断以及及时的手术是改善闭疝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闭孔疝 临床诊治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经皮椎间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技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依据Macnab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低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疗效判定优良率为92.9%。结论经皮椎间技术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选择,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微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闭疝临床少见,因其部位隐蔽,缺乏外在表现,且一般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作者医院近4年时间收治闭疝患者共8名,全部手术治疗,其中3名患者予以腹腔镜探查手术,5名患者予以剖腹探查手术治疗,8名患者均治愈出院。

  • 标签: 闭孔 肠梗阻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骨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及预后良好率,改善生存质量。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颅脑CT检查,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采用局麻加强化,穿刺血肿,术中抽出血肿占总容积的30~50﹪,合并破入脑室者,如果量大或者有梗阻性脑积水者,同时予以侧脑室体外引流。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价患者的预后,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23例;Ⅱ级可独立生活或部分恢复,45例;Ⅲ级拄拐行走或需他人帮助,32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清醒,21例;Ⅴ级植物生存状态,3例;死亡2例。结论微骨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及预后良好率,改善生存质量,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微骨孔高血压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