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术后胆管引流(ENB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1例患者行ERCP术后胆管引流的有效护理。结果经过充分的术前检查与准备,61例患者行ERCP后通过胆管引流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有效的术后护理,对提高ERCP术后胆管引流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ERCP ENBD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引流后管道固定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胆管引流患者93例,按住院日期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两组患者在对高危评估不到位、约束不当、痴呆及宣教到位情况等方面,无差异性。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后管道固定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引流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进行管道固定护理,提高了引流效果,脱管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上也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管引流患者的术后管道固定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因胆管的刺激对患者鼻咽部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防止引流管的阻塞与导管的脱出,降低胆管引流患者的拔管率。

  • 标签: 鼻胆管引流 管道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管引流(ENBD)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管引流(ENBD)患者进行观察,并进行可预见性的护理,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与程度。结果本组资料36例,在护理工作密切配合下,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预见性护理在ERCP术后胆管引流(ENBD)护理中尤为重要.可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处理,降低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胆管引流(ENBD)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2001年1月至2010年5月行ERCP术后未行ENBD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ERCP术后行ENBD的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24小时血清淀粉酶变化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6小时、24小血清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38.71%、38.71%;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16.13%,实验组对照组术后6小时、24小血清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14.71%、6.25%;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6.25%,两组术后6h、24h高淀粉酶血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RCP术后放置ENBD管及通过精心护理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及高淀粉酶血症的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胆管引流后护理要点。方法对行ENBD的40例病人,术后给予密切的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护理。结果40例病人术后恢复好,未发生胆管梗阻及感染等护理并发症,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积极的术后护理可以预防术后护理并发症,最大程度地满足病人的舒适感。

  • 标签: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共进行108人次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其中,68例(76人次)行左外叶下段支胆管进针置管,24例(36人次)行右前叶支胆管进针置管引流,将引流管均置入患者扩张的胆管内,并保留。结果92例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成功率100%,其中,1次成功率为87%(80/92),2次成功率为8.7%(8/92),3次成功率为4.35%(4/92),经过手术治疗,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简单、安全、准确率高,符合现代手术微创原则,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引流(ENBG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行ENBGD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护理,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4例患者中配合良好,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均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ENBGD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满意,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有力的术前、中及术后护理配合,对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鼻胆囊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手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间的64例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的临床资料分析,在患者手术后,对其进行护理,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中,治愈患者有62例,治愈率高达96%以上,死亡2例,结论脑室外引流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有效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生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脑室外引流术 护理分析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运用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闭式灌洗引流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收治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7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运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置管冲洗负压引流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形成肛瘘的几率。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随机分为置管冲洗负压引流组(治疗组)和切开引流组(对照组)。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病例追踪随访6个月,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半年内治疗组40例中形成肛瘘者1例,占2.5%,对照组40例中形成肛瘘者7例,占17.5%,P<0.05。结论肛周脓肿置管冲洗负压引流式与切开引流式相比较,前者可显著降低术后形成肛瘘的几率。

  • 标签: 置管负压引流 切开引流 肛瘘发生率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8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实施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8例胸部创伤患者中,39例痊愈,8例有效,1例无效,但经过胸膜固定治疗后全部痊愈。并且经过为期1个月-1年的随访后,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适。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术 临床应用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在创伤骨科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VSD治疗患者42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和相关康复训练指导。结果42例行VSD治疗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VSD围手术期护理,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明显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骨科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索治疗气胸简单有效方便的方法,减轻气胸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创伤及治疗费用,得出结论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手段,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瘢痕,病人容易接受;活动基本不受限制;门、急诊患者均可实施;引流通畅,引流效果确切;可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住院费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美观度影响。方法选取94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程度、乳房变性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切口美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相比,前者优势更大。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传统脓肿引流术 乳腺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伤骨科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期间52例患者均在彻底清洁创面后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见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游离皮瓣植皮术后伤口愈合无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转变了传统换药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VSD封闭引流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在骨科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22例患者经清创后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10d。结果拆除引流装置后,创面均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结论负压封闭转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其住院时间,减轻了医护人员得工作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缝合与常规引流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32例低位肛瘘患者分成两组,切开组与常规组,每组14例,切开组采取切开缝合,常规组采取常规引流,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切开组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16/16),常规组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5%(12/16),切开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32例患者都完成随访,切开组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25%,常规组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1.25%,切开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缝合治疗低位肛瘘临床疗效好,复发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切开缝合术 常规引流术 低位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与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切开挂线治疗(观察组,62例)与采用切开引流治疗(对照组,58例)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本组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后,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3.868,P<0.05;t=48.326,P<0.05;t=29.574,P<0.05)。结论采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