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管挤压排脓法与泪管切开术治疗泪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断泪管炎38例(3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经泪管挤压排脓法的患者为25例,其中13例(52%)经1次治疗后痊愈,10例(40%)经至少3次治疗后治愈,2例(8%)治疗多次均复发,改行泪管切开术;行泪管切开术均为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共13例,手术后全部治愈。结论泪管挤压排脓法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泪小管炎 泪小管切开术 治疗
  • 简介:摘要非细胞肺癌(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目前非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放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放射治疗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化放疗综合治疗、非细胞肺癌的术后放射治疗、肺癌的三维适形放疗。本文就非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三个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切口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Ⅱ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对33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Ⅱ型骨折进行外侧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均采用外侧切口,根据术后X线片及膝关节功能判定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到2年(平均1.2年)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Lysholm评分优2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0%。

  • 标签: 小切口 外侧胫骨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瞳孔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中的护理体会。方法12例(12眼)瞳孔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给予手术前的相关指导与准备工作、监测和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方面;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注意无菌原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后注意对术眼的保护及进行必要的随访。结果术后视力12例(12眼)术后疗效良好,矫正视力≥0.57眼(58.3%),0.3~0.53眼(25%),0.02~0.21眼(8.3%)。<0.021眼(8.3%)。无眩光、感染、继发性青光眼、严重瞳孔变形等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小瞳孔白内障患者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的视觉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白内障 小瞳孔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股沟斜疝治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腹股沟横切口治疗)和对照组24例(传统腹股沟斜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外环横形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瘢痕,不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大幅缩短治疗周期等优点,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与腹腔镜手术相比,综合疗效上基本相同,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小横切口 小儿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口阑尾切除术和传统手术之间的临床效果差异,对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阑尾切除术患者共6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选择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选择传统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术后身体恢复时间以及切口留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比对照组、术后恢复速度比对照组要快且术后随访三个月发现观察组伤口疤痕要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阑尾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急救运用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诊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38例,分为两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9例试验组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轻型、中型及重型乙醇中毒患者症状舒缓时长及神智清醒时长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治疗后轻型、中型及重型乙醇中毒患者症状舒缓时长及神智清醒时长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急救运用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临床急救 急性乙醇中毒 价值
  • 简介:摘要非细胞癌症属于肺癌的一种,也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目前临床对癌症的治疗常采用靶向治疗,也取得了不小的治疗成果。但是,在对非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靶向治疗的初期,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如果解决靶向治疗引起的耐药性是目前临床主要研究的重点内容。近几年来,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疾病中,因此临床非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非细胞肺癌患者体内潜在的致癌基因已经被验证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MET基因扩增,KRAS基因突变等。本文重点对非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耐药的机制进行阐述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疗依据。

  • 标签: 非小细胞癌症 肺癌 靶向治疗,耐药性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2瑞慈医院普外科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0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1.25±8.99min,术中出血量为38.64±7.41ml,住院时间为5.02±1.11d,均少于对照组的60.05±10.14min、72.36±9.68ml、7.62±2.09d,而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36.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100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将其采用抽签法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每组中45(50眼)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来进行治疗。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散光度、眼压、前房深度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散光度、眼压、前房深度等基本没有差异,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明显跟高,散光度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也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前房深度要明显更高,两组患者间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3年—2015年12月,医院采用骨窗手术治疗HICH患者8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骨窗手术56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48后血肿清除率、末次随访AD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院感染、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结合骨窗治疗HICH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内镜 小骨窗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口法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阑尾炎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腹部切口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长(15.6±5.1)min。活动恢时长为(0.7±0.4)min。术后住院时长为(4.1±1.3)d,抗生素使用时长为(3.3±1.5)d。治疗有效率为98.00%。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使用切口手术,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活动能力,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长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阑尾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使用切口PFNA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与患侧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0分钟,平均出血量80ml,术后平均负重时间3天,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复查拍x线片骨折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优良率96.15%。结论切口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允许早期活动及负重、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及较高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切口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细胞肺癌的患者44例,对多层螺旋CT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多层螺旋CT用于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由表1可知,多层螺旋CT阳性检出率为91.67%,与病理检查阳性检出率相比,虽然还有一定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多层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也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之一。结论多层螺旋CT对细胞肺癌患者诊断,特异性较高,检测结果可靠性较高,临床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之一。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可结合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对患者开展进一步的确诊治疗。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小细胞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毛刺征在CT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和15例良性结节,对CT边缘有毛刺征结节的例数进行有效的统计,根据横断薄层和长度5mm为界将毛刺分为长毛刺和短毛刺。结果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中,在横断面薄层图像上未显示毛刺的周围型肿瘤患者共3例,而在MPR图像上集中表现为细短毛刺,检出率较之前提高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刺征在CT诊断周围型肺癌中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非常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毛刺征 CT诊断 周围型小肺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阑尾炎患者应用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相关资料来自于2015年期间在本院接受外科治疗阑尾炎患者2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120例(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121例(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患者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后归纳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差异以及预后质量。结果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记录以下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后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差异性,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用腹部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相对于传统外科阑尾切除术治疗更具优越性,对患者创伤低且还具有操作简便、高效以及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讲课应用于在职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利用晨晚间查房时或查房后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本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知识薄弱点以及常见病例的护理常规、操作流程、卫生法规、应急预案、风险防范等内容的培训。结果实施后临床护理质量与护士综合能力优于实施前,满意度较前提高。结论讲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实景为题材,针对性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 标签: 小讲课 全科医学科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下切口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腋下切口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及经验。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全组5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腋下切口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腋下小切口 肺癌根治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Ⅲ期非细胞肺癌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序贯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6.55%明显较对照组的近期疗效79.31%好,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可以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提高近期的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局限期细胞癌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同步放化疗治疗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