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成人腹股沟疝行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的不同分成A、B两组,A组30例为治疗组行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30例为对照组行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及切口异物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无疝气复发。结论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前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者,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编网 补片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中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非细胞癌患者,均采取调强放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3%。1年、2年、3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8.32%、26.51%、12.63%;其中位无进展的时间分别为11.8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62%、45.32%、24.63%;其中位生存期为11.6月。1年、2年、3年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2.31%、36.52%、26.19%。全部患者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20.63%、17.50%、31.87%。结论对中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存在轻微不良反应但可耐受,是一种有一定临床价值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晚期 非小细胞癌 调强放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胸骨上段切口主动脉瓣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实施的32例胸骨上段切口主动脉瓣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对该类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在熟练手术操作基础上,配合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住院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脑卒中、脑栓塞、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功能障碍、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实施胸骨上段切口主动脉瓣手术必须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同时配合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才能充分显示出胸骨上段切口手术的优势。

  • 标签: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主动脉瓣置换 微创 护理
  • 简介:摘要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开发了新的靶向和免疫疗法但是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仍旧很低。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circRNA在非细胞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最新研究表明,circRNA在肺癌的发生,转移和预后中起相关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肿瘤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circRNA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夹板外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小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与观察组37例(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夹板外固定方法可有效改善小儿骨折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疗效 小儿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小骨窗微创手术 脑出血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共50例,随机分为切口组和传统组,切口组实施切口阑尾切除术,传统组行传统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切口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且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肯定,且安全性较高,利于患儿的术后身体恢复。

  • 标签: 小儿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小切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夹板外固定法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一病区2018年1-12月收治的小儿股骨骨折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夹板外固定法予以治疗,对其治疗后的恢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在应用夹板外固定法治疗之后,80.49%的患者骨折基本愈合,同时骨头对位优良率为87.8%,效果非常显著。并且患儿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骨折,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夹板外固定 小儿股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抽吸联合腋下隐蔽型横切口治疗副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检查为腋下副乳56例患者,其中B超检查含乳腺组织的50例患者,无乳腺组织的假性副乳6例患者。结果切口一期愈合患者52(92.86%)例;2(3.57%)例患者在切口出现一定的糜烂现象,在经过换药后痊愈;1(1.79%)例患者有血肿情况出现,经过抽吸后痊愈;1(1.79%)例患者切口周围出现皮下淤血情况,经过1周后自然痊愈。结论对于副乳患者采用脂肪抽吸联合腋下隐蔽型切口进行治疗,可有效抽吸副乳周围脂肪堆积,完整切除副乳腺的同时保证了局部的平整性,整形效果较好,避免单纯切除后局部留下难以遮盖的凹陷性疤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恢复时间较短,手术操作比较简单。

  • 标签: 脂肪抽吸 腋下隐蔽型小切口 副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切口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采用改良的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估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的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改良的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手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非细胞肺癌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治疗,研究A组单独实施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研究B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研究A、B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B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35.48%、研究A组35.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非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荨麻提取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以水、乙酸乙酯、70%乙醇为提取溶媒,采用回流提取法对荨麻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等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来观察荨麻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荨麻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实验菌均没有抑菌作用,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对部分试验菌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比水提物的抑菌效力强。

  • 标签: 荨麻 抑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简单经济适用且疗效优异的治法。方法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2例,采用Dienst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优5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5.0%。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简单经济适用,疗效优异,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法整复小夹板 固定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甲状腺肿瘤应用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0例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实验组行改良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实验组在各项手术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数量不一的并发症,其中实验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声音嘶哑,总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术后则出现3例切口感染、2例呼吸困难、2例切口年龄及1例低钙抽搐,总发生率为16.0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显著(χ2=4.000,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肿瘤疾病,采用改良切口手术治疗,较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的1000件消毒灭菌器械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未开展细节管理时的1000件消毒灭菌器械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消毒灭菌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高于观察组的0.5%,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中,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承气汤灌肠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功能性便秘标准的60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承气汤灌肠,对照组采用开塞露灌肠,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均较前改善,且实验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承气汤灌肠可改善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开塞露灌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承气汤 灌肠 功能性便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我院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及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创伤,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 标签: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下切口(VAMT)肺叶切除在早期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3年9月施行肺叶切除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电视胸腔镜辅助切口(VAMT)组肺叶切除手术65例,TAMT组肺叶切除手术6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方式下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疼痛药物的使用、术后住院时间。结果TAMT组无术中切口延长,无中转开胸,清扫数目7.2±1.6枚,出血量217.3±68.2ml,引流量315.5±88.3ml,置管天数3.7±1.3天,疼痛评分3.5±1.3分,止痛药使用时间2.9±0.9天,术后住院时间7.8±1.4天。结论TAMT组肺叶切除术与VAMT组肺叶切除术相比除手术时间稍长外,其他指标都没有统计学差异,两者有相同的手术效果,且容易在基层医院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小切口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价值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4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低位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总出血量(28.2±3.5)mL、手术时长(49.6±6.9)min、术后引流量(19.8±7.6)mL、手术切口长度(2.1±0.8)cm和疼痛评分(4.5±0.2)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的手术总出血量(87.1±4.5)mL、手术时长(78.6±4.2)min、术后引流量(35.5±7.3)mL、手术切口长度(5.4±0.9)cm和疼痛评分(6.8±1.2)分来说优势显著(P<0.05)。结论使用低位切口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低位小切口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良性结节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应用于早期非细胞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早期非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行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患者术后满意度、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患者切口总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淋巴结清扫数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低于对照组的16.78%但无显著差异(χ2=0.147,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χ2=4.026,P=0.045)。结论单孔胸腔镜应用于非细胞肺癌患者中,其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减轻患者的并发症,提升术后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早期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