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法医病理学的司法鉴定在司法案件中,特别是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鉴定工作中的问题和纠纷产生的原因都是时间工作的总结,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的司法鉴定程序的规范规定,特别是我国司法鉴定中存在问题,即纠纷产生原因,本文拟对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鉴定 司法鉴定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司法精神医学对本组疾病的鉴定作简要的讨论。方法对我院79例颅脑外伤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发现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在急性期以意识障碍为主。个性改变、智能障碍半年内发生较多。3—6个月出现痴呆症状,脑电图、颅脑CT异常率较高,脑外伤综合症、心因性反因出现较早。拖延鉴定和处理将给被鉴定人造成极大的心理、精神和躯体痛苦,增加义务主体经济负担。结论及时正确鉴定和处理案件对于维护受害者的权利、减少心理障碍、维护社会安定、减少受害者反复就医及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凶杀案的案例特点。方法对118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医学、法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病人作案有其普遍性,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有文化低、人口流动性大特点,作案随意性强,以亲人为作案对象多见,手段凶残,再作案机率高。申请司法鉴定主体呈多样化。结论精神病人的救治、监管应制度化,加大社会支持,以减少类似案件发生。精神病司法鉴定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对司法鉴定工作的研究,完善司法鉴定工作体系。

  • 标签: 精神病人 凶杀案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医学 法学
  • 简介:摘要卫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简称“两法衔接”)工作是目前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卫生行政执法部门比较困惑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洛阳市卫生行政部门在“两法衔接”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指出了卫生行政执法中涉及“两法衔接”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几点建议。

  • 标签: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案件移交 工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8例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图像来提高对FNH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MRI图像资料,主要观察病灶大小、形态、信号,强化方式,并计算MRI诊断正确率。结果18例病灶大小(1.6-4.8)cm,平均(3.2±1.6)cm。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肿块,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下降,但仍稍高于肝实质;其中14例(78%)见中心疤痕,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动脉期中心疤痕及纤维分隔无强化;13例门脉期、延迟期中心疤痕逐渐强化呈高信号,1例FNH中心疤痕无延迟强化,4例未见中心疤痕。结论MRI能够较清楚地显示FNH,诊断正确率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性侵害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性自我防卫能力的状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008~2011年我院鉴定的女性性侵害案例的一般资料、相关医学资料及法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被鉴定人以精神发育迟滞者居多,慢性精神分裂症次之,精神发育迟滞者年龄明显低于精神分裂症者;精神发育迟滞者中度以下者居多。两组以评定为无性防卫能力居多。结论中度以上精神发育迟滞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性侵犯的主要群体,家庭及社会应对其进行教育,加强性防范,鉴定时注意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 标签: 司法鉴定 精神医学 性侵害 性自我防卫能力
  • 简介:摘要房性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AT)包括灶性AT和大折返依赖性AT。灶性A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然而,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于有症状灶性AT患者的治疗比较困难。而且,灶性AT可以诱发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L)等其他房性心律失常。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灶性AT。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灶性AT的成功率很高,逐渐成为有症状患者的首选治疗。

  • 标签: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电生理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MRI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脏灶性病变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由我院收治的,治疗后确诊为肝脏灶性疾病的患者64例,首先采用CT技术在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将其定义为对照组,然后采用MRI技术在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肝脏灶性病变疾病治疗前诊断与治疗后确诊结果的符合率、肝脏灶性病变治疗前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肝脏灶性病变疾病治疗前诊断与治疗后确诊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脏灶性病变治疗前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MRI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脏灶性病变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MRI 肝脏局灶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灶性节段肾小球硬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已经有46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起决定作用。

  • 标签: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监狱服刑人员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0例服刑人员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有精神障碍的服刑人员以抢劫、盗窃等财产性犯罪和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为主,青壮年比例高,危害后果严重。鉴定构成比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9例(61.3%),心境障碍7例(8.8%),癫痫及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0例(12.5%),精神发育迟滞2例(2.5%),神经症3例(3.8%),癔病2例(2.5%),其他7例(8.8%)。入狱后出现精神异常者36例(45.0%),有精神病家族史者16例(20.0%)。结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病所占比例最高,暴力性犯罪和财产性犯罪所占比例大,社会危害大,设立精神病分监区集中管理和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 标签: 服刑人员 司法精神病鉴定 精神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灶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率CT表现,同病理做对照。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经我院及院外术后病理证实的、CT影像学表现50例患者(肺部孤立磨玻璃结节)为观察对象,分析其CT表现。结果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皆多见为是纯磨玻璃结节、边界清晰、为圆形或类圆形;浸润性腺癌则多见为不规则形、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结论针对肺灶性磨玻璃结节的临床诊断虽有一定困难,但结合以其CT表现,是可以有效提示病灶性质的。

  • 标签: 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 CT表现 病理 高分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肝癌与肝灶性增生结节的超声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组)与16例肝灶增生结节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维彩超扫查与超声造影,进一步对两组患者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方式主要表现为快进快退型,门脉相、延迟相呈低回声;对照组患者造影方式表现为中央型,并且多数属于规则性增强,门脉相与延迟相多数属于高回声或较高回声;两组在时相、造影增强方式方面均有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时相、造影增强方式方面,利用超声造影能够将原发性肝癌和肝灶性增生结节准确地区分,使误诊率得到有效降低,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成功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局灶增生结节 超声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脏灶结节性增生患者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并探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肝脏灶结节性增生患者设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与治愈率分别为100.0%、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与58.33%,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5.56%)低于对照组并发症(33.33%)发生率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灶结节性增生患者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相比于保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在临床手术中中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

  • 标签: 肝脏 外科手术 局灶结节性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卫生监督所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卫生监督执法的执行机构,同时承担着管理公共卫生事务、保障市场经济、维护社会正常卫生秩序、预防和控制流行性疾病和保护公众健康权益的重任。当前,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深入和发展,卫生监督机构需要建立起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卫生监督文化,以增强卫生监督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卫生监督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打造普陀区卫生卫生监督所文化体系,需要依托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和谐卫生监督文化,包括探索和确立卫生监督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卫生监督精神、改进和转变卫生监督工作作风、树立和打造卫生监督员新形象、构建文化氛围和完善制度规范等内容。

  • 标签: 卫生监督 文化建设 有效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在肝灶性病变动脉早期情况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确诊的肝灶性病变患者,均采用MSCT进行动脉早期增强扫描诊断,对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临床符合率比较分析,并对不同强化方式的临床检测情况和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MSCT平扫检测符合率为76.0%,MSCT强化扫描符合率为90.0%。不均匀强化共检出22例不同病症患者,其中HCC检出15例;均匀强化共检出8例不同病症患者,血管瘤患者6例;环状强化共检出16例患者,转移瘤患者12例。不均匀强化对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91.4%,均匀强化对血管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86.4%,环状强化对转移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9.5%,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结论MSCT增强扫描在肝灶性病变动脉早期情况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局灶性病变 MSCT 增强扫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42例,分别使用超声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在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方面,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准确度显著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准确度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扫描 超声检查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诊断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急性胃炎的65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仅采用法莫丁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88%,研究组的有效率为72.72%。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相对单一法莫替丁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法莫替丁 硫糖铝 急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灶性距骨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灶性距骨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清理组、微骨折组,分别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结果微骨折组治疗后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均优于清理组,差异显著(P<0.05)。微骨折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优于清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用于灶性距骨软骨损伤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活动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恢复。

  • 标签: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 局灶性距骨软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