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模式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88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进行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和进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各44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40名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另40名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癌 手术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健康的心理教育是现代教育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健全,能正常对待外界的各种变化,从情绪到内心能适应并能及时调整。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基础。

  • 标签: 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2型糖尿病患者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富顺县保健院待产5天以上的12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产前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孕产妇研究前后的SAS、SDS评分及非自然生产率。结果两组孕产妇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孕产妇评分降低更多,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非自然生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妊娠后的心理状态,也会使非自然生产率降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方式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130例的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例行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1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乳腺增生症 心理状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形式,实验组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实验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74例冠脉搭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量都为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改善了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脉搭桥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各种不良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冠脉搭桥患者 不良心理状态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孤残孤儿采用心理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机构的46例孤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采用心理教育护理模式的观察组(n=23),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3)。分别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孤残儿童的焦虑、抑郁等评分,以及ADL(ActivityofDailyLiving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SAS)平均为(40.39±5.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2±5.29)分,观察组的抑郁评分(SDS)平均为(40.67±4.7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8±4.22)分,观察组的ADL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心理教育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残疾孤儿的心理状况,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残疾孤儿 心理教育模式 焦虑 抑郁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一般都存在着焦虑、抑郁、孤独感、被动依赖、主观感觉异常、少数敌对、不合作等心理和行为1,而此类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抑郁、焦虑。透析早期心理问题以怀疑、焦虑、不合作为主,而抑郁情绪存在于透析的各个阶段。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活动,使其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血液透析观念。

  • 标签: 抑郁 经济因素 亲和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之前SCL-90和GWB量表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GWB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之前各项血糖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和主观幸福感。

  • 标签: 糖尿病 个性化心理护理 主观幸福感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将社区医院近3年接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别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为(120.32±11.21)mmHg、(75.32±4.58)mmH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心理疏导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高龄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80例高龄产妇进行研究观察,并将产妇随机分组,A组(n=90)实施常规护理指导,B组(n=90)在A组条件下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高龄产妇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A组与B组在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体质量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比A组护理后的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产后抑郁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术后排气,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高龄 剖宫产 心理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 标签: 老年 脑血栓 心理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剧技术对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20例精神分裂照料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应用心理剧技术干预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应对方式、心理弹性量表评估。结果(1)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心理弹性水平总分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得分升高,退避、自责得分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追踪后测试显示,研究组心理弹性总分提升,其中坚韧得分提升明显;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得分继续提升,退避和自责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弹性总分无明显提升,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退避、自责改变不明显,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剧技术和常规健康教育均能提高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弹性及改善应对方式,心理剧技术干预效果佳,且有持续改善效果。

  • 标签: 心理剧 分裂症照料者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剧技术对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20例精神分裂照料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应用心理剧技术干预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应对方式、心理弹性量表评估。结果(1)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心理弹性水平总分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得分升高,退避、自责得分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追踪后测试显示,研究组心理弹性总分提升,其中坚韧得分提升明显;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得分继续提升,退避和自责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弹性总分无明显提升,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退避、自责改变不明显,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剧技术和常规健康教育均能提高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弹性及改善应对方式,心理剧技术干预效果佳,且有持续改善效果。

  • 标签: 心理剧 分裂症照料者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医生通过微信建群进行孕期陪伴对孕期心理感受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来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期建册并参加社区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妊娠期妇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孕中晚期接受微信陪伴的心理感受差异。结果孕产期有社区医生微信陪伴的孕产妇心理感受评价良好率较高,两组孕产妇孕期心理感受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微信陪伴有利于改善心理感受,在社区有进一步探索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社区医生 微信陪伴 孕期 心理感受
  • 简介:摘要飞行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是空战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独特的理论知识。临战的心理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战斗能否顺利进行,只有飞行员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具有强大的自信和灵活机动的处置能力,在瞬息万变、危险重重的战斗中沉着应对,从而正常或超常发挥战斗技能。因此如何保持飞行员强大的心理素质,使其具备充足的心理能量,是当下飞行员心理素质训练的重点内容。文中从保持飞行员强大心理素质的意义出发,探究飞行员临战需具备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飞行员 临战 心理素质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在戒毒后的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经过戒毒治疗后的甲基苯丙胺滥用者100例(A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与100例健康女性(B组)的心理状态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综合总分分别是(165.39±23.55)分、(129.57±15.79)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A组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大于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女性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在治疗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差,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心理干预方法,改善心理状态,避免再次出现复吸。

  • 标签: 女性 甲基苯丙胺 滥用者 戒毒治疗